8月21日,一部聚焦二戰(zhàn)期間中國軍民營救美國飛行員壯舉的非虛構(gòu)作品——《英雄山河——1942年的衢州之約》在北京舉行發(fā)布會。這部由作家周立文創(chuàng)作的45萬字著作,首次以中國視角系統(tǒng)還原了“杜立特行動”中64名美軍飛行員在華東地區(qū)被冒死營救的震撼歷史,以扎實的史料、詩性的語言和深沉的情感,還原了一段幾乎被時代塵埃掩埋卻熠熠生輝的歷史。
杜立特行動與中國軍民的壯舉
1942年4月18日,二戰(zhàn)戰(zhàn)局焦灼。美國空軍詹姆斯·杜立特中校率領(lǐng)16架B-25轟炸機,從位于西太平洋海域的“大黃蜂”號航母上冒險起飛,突襲日本東京,史稱“杜立特行動”。這是同盟國對日本本土的首次空襲,極大地鼓舞了反法西斯陣營的士氣。然而,行動提前暴露,返航途中又遭遇中國華東地區(qū)大范圍降雨和通訊中斷,原定降落浙江衢州機場的計劃被打亂。15架飛機(另一架迫降蘇聯(lián)海參崴)最終在浙江、江西、安徽、福建約500平方公里的廣袤區(qū)域墜毀或迫降。
75名美國飛行員命運未卜。其中3人不幸在降落時罹難,8人被日軍俘獲。而其余64人,在黑夜、暴雨和日軍搜殺的極端危險下,得到了中國軍民不惜代價的營救。農(nóng)民、教師、士兵、地方官員……無數(shù)素昧平生的中國人挺身而出,他們冒著全家乃至全村被日軍報復屠殺的巨大風險,將分散各處的飛行員們隱藏起來,醫(yī)治傷口,輾轉(zhuǎn)護送。
最終,這些飛行員被安全集結(jié)于浙江衢州,繼而轉(zhuǎn)移至大后方重慶、昆明。這場驚心動魄的大救援,成為了中美兩國在反法西斯戰(zhàn)爭中并肩作戰(zhàn)、用血與火鑄造友誼的深刻見證。
較早到達衢州的4個機組飛行員在中國空軍第13總站防空洞前合影
填補空白:從西方敘事走向中國現(xiàn)場
83年過去,硝煙散盡,英雄的故事卻不應(yīng)隨風而逝。
盡管“杜立特行動”在美國被多次書寫,出版了數(shù)十種圖書,但正如本書作者周立文所言,除《東京上空30秒》外,大多數(shù)作品對中國軍民營救故事的敘述均不夠完整,且錯漏百出。西方視角的局限,使得這段歷史的全貌,尤其是其中中國人的勇氣、犧牲與貢獻,長期處于模糊和被遮蔽的狀態(tài)。
為填補這一巨大的歷史敘事空白,周立文自2024年8月起進行了大量的田野調(diào)查。他跋山涉水,尋訪每一處飛機墜毀點和飛行員降落點;他埋首故紙堆,查閱大量中外檔案和著述;他致力于將參與營救的中國軍民從歷史的背景推向前臺,讓他們成為故事真正的主角?!队⑿凵胶印芬虼顺蔀榈谝徊恳浴岸帕⑻匦袆哟缶仍睘轭}材的完整報告文學作品,第一次把參與營救美國空軍的中國軍民作為主角,更多地展示中國場景,講述中國故事。
“我基本上離棄了宏大敘事,更多地選擇那些能夠凸顯人性光輝的故事,于細微處落筆,以情感打動人。”周立文在發(fā)布會上分享了他的創(chuàng)作理念。他堅持“絕不編造任何場景和情節(jié),絕不使用沒有來源的對話,絕不對人物形象進行拔高”。他說:“我試圖以另一種方式敘述故事,而不是臆造故事;我徹底拒絕了小說、戲劇筆法,希望能夠走上詩歌的道路?!?/p>
《英雄山河—1942年的衢州之約》作者周立文
山河為證:歷史在當下的回響
這部作品獲得了學界、文學界和出版界的高度評價。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梅敬忠認為,《英雄山河》史料扎實,文筆流暢抒情,“既有難能可貴的田野調(diào)查、細致的檔案挖掘和口述史整理,又有感人的生動細節(jié)和場景呈現(xiàn)”,成功塑造了中國軍民個性鮮明的英雄群像。
歷史學家、杜立特行動研究專家羅時平認為,《英雄山河》以浙贛皖閩軍民救援美國飛行員的真實歷史事件為脈絡(luò)進行文學重現(xiàn),生動地揭秘了被塵封的用血與火鑄造的中美人民友誼故事,填補了杜立特救援行動的人民群眾視角的空白。
詩人王法艇認為,如果說史料價值是《英雄山河》的骨架,那么詩性語言則是它的靈魂。以山河為證,以英雄為魂,以紀實的筆法書寫英雄,以詩性語言喚醒記憶,這種將個體命運與民族精神熔鑄于自然意象的筆法,讓非虛構(gòu)作品突破了紀實的邊界,升華為一部關(guān)于人類共同命運的寓言。
浙江省衢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鄧崴介紹,衢州作為這場救援行動的關(guān)鍵樞紐,近年來持續(xù)深入挖掘這一寶貴歷史資源,成立研究會,舉辦“我們衢州見”國際人文交流活動,積極推動中美民間友好。他表示,在此刻——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的重要歷史節(jié)點——《英雄山河》的推出,對于弘揚正確的二戰(zhàn)史觀,展現(xiàn)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具有特別意義。
光明日報出版社社長潘劍凱分享了出版背后的初心:“從策劃之初,我們就確立了一條主線——必須讓書中的英雄精神與歷史情感得以完整而真實地呈現(xiàn)?!眻F隊秉持敬畏歷史、尊重事實的原則,確保每一段歷史的再現(xiàn)都貼近真實、觸動人心。
作家、文藝評論家、中國文聯(lián)原副主席郭運德,作家、中國作協(xié)原副主席何建明等文學界、新聞出版界人士,以及來自浙江衢州等地代表參加了會議。發(fā)布會上,還舉行了向國家圖書館和杜立特行動救援點贈書的儀式,寓意這段記憶將被永久珍藏并傳承下去。
原標題:《首部中國視角“杜立特大救援”紀實,《英雄山河》書寫二戰(zhàn)期間中美血火友誼》
欄目主編:江勝信 文字編輯:彭丹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來源:作者:文匯報 李揚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