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閱兵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大家伙兒肯定都挺興奮的,那場面多壯觀啊,坦克裝甲車一輛輛開過去,氣勢磅礴??赡阌袥]有想過,這些大家伙的履帶會不會把瀝青路面給禍害了?畢竟坦克那么重,履帶又是金屬的,碾壓起來路面能扛得住嗎?這事兒其實挺有講究的,
履帶是坦克行走的核心部件,它不像輪子那樣點接觸,而是面接觸,能把坦克的重量均勻分散到地面上,這樣在泥地沙地里才不會陷進去。早期的坦克履帶大多是純金屬的,由一塊塊金屬板用銷子連起來,表面有防滑筋條,抓地力強,耐用性高,尤其適合戰(zhàn)場上的復雜地形。比方說,二戰(zhàn)時期的坦克,像德國的虎式或蘇聯(lián)的T-34,履帶就是全金屬的,那時候設計重點是越野性能和耐久,城市道路啥的根本沒考慮那么多。
但問題就出在這里,金屬履帶在硬路面上的表現(xiàn)可不咋地。坦克重量一般在幾十噸,履帶接觸面積雖大,但壓強還是不小,特別是轉(zhuǎn)向的時候,履帶會側(cè)向摩擦,像是用鐵爪子撓地面。瀝青路面是柔性的,遇上這種力道,容易被撕裂或壓出溝槽。舉個例子,俄羅斯的勝利日閱兵,坦克彩排后,紅場附近的道路常常被壓得坑坑洼洼的。
資料顯示,T-34那樣的老坦克,原地掉頭就能把路面損壞嚴重,因為履帶邊緣鋒利,直接切入瀝青層。俄軍為此還專門開發(fā)了道路修復車,幾分鐘就能補好,但這也說明破壞是實打?qū)嵉?。類似的情況在美國也討論過,他們?yōu)槭裁床桓闾箍舜箝啽科渲幸粋€原因就是金屬履帶會毀壞華盛頓的街道,維修成本高,還影響交通。
再來看咱們中國的情況。1969年南京長江大橋建成后,為了檢驗承載力和戰(zhàn)備狀態(tài),許世友組織了一個坦克團過橋。那是9月26日的事兒,涉及80多輛62式輕型坦克和一些裝甲車,總重量不小。這些坦克用的是金屬履帶,沒掛膠塊,直接開上去肯定會刮花橋面瀝青。所以,他們提前鋪了厚厚的草袋子,還灑水濕潤,坦克過橋時禁止停車、剎車和大轉(zhuǎn)向,每輛間隔50米,車隊拉得老長,綿延好幾公里。
結(jié)果橋面雖有壓痕,但沒大損傷,證明了大橋的堅固。這事兒后來傳開,好些國家想模仿,但有的沒處理好路面保護,出了問題。比如有個國家試過類似檢驗,損失上億,還撤了好些人職,教訓挺深刻。
為什么金屬履帶這么“破壞王”呢?簡單說,坦克的自重加上動摩擦,履帶板直接磨路面。瀝青是混合料,高溫下軟,低溫下脆,遇上坦克的剪切力,容易變形或碎裂。資料里提到,坦克在公路上機動時,如果不加措施,路面損傷率很高。按照公路法,履帶車輛上路得有保護,不然不允許。早期解放軍用59式坦克訓練,公路就被履帶刮壞過不少,后來才逐步改進。
好在技術(shù)沒停步,現(xiàn)在的坦克履帶大多用掛膠設計。啥是掛膠履帶?就是在金屬履帶板上鑲嵌耐磨橡膠塊,像給履帶穿了鞋子。這些橡膠塊柔韌,能緩沖沖擊,減少對路面的摩擦力。優(yōu)點明顯:在城市道路上行駛,破壞小多了,噪音也低,還能延長履帶壽命。比方說,國慶閱兵時,長安街上的坦克基本都用掛膠履帶,開過去路面基本沒事。資料顯示,掛膠履帶在瀝青上的附著系數(shù)比純金屬高,除非極端的冰雪路面,金屬的抓地才略勝一籌。橡膠塊還能分散壓力,讓坦克在硬地上的機動性更好。
不過,掛膠履帶也不是完美無缺。缺點在于抓地性能在泥濘或濕滑地形上稍弱,因為橡膠不如金屬那么“咬地”。另外,橡膠磨損快,尤其長期使用,得定期換新,這增加了維護成本和時間。在野外訓練或作戰(zhàn)時,很多部隊還是換回純金屬履帶,追求最大通過性。像M113裝甲輸送車,用全橡膠履帶后,重量輕了56%,速度快,油耗低,但強度有限,極端環(huán)境下易裂,得整體更換,費用不低。
再說說橡膠履帶的變種。全橡膠履帶主要用于輕型車輛,材料是橡膠加骨架,優(yōu)點是輕、安靜、通過性好、抗腐蝕。但壽命短,強度不夠,在復雜路況下容易斷裂。相比掛膠,它更適合城市或公路巡邏,不太行在戰(zhàn)場上。現(xiàn)代坦克設計時,會根據(jù)任務選履帶類型,大閱兵這種場合,肯定優(yōu)先掛膠,平衡展示和路面保護。
從歷史看,履帶技術(shù)的發(fā)展挺有意思。最早的履帶是畜力車上用的木條繩索,防止陷泥。后來工業(yè)革命,蒸汽機車用上金屬鏈條。二戰(zhàn)后,坦克履帶從單銷到雙銷,材料從鋼到合金,掛膠是上世紀中葉的創(chuàng)新?,F(xiàn)在,有些國家在研發(fā)復合材料履帶,結(jié)合橡膠和金屬優(yōu)點,還加智能調(diào)節(jié),能自動適應地形。未來,大閱兵的坦克可能用上更先進的履帶,既不毀路,又保持戰(zhàn)斗力。
大閱兵快來了,坦克履帶會不會成“破壞王”?取決于用啥類型和怎么準備。金屬的肯定有風險,但掛膠的就穩(wěn)多了。像咱們的閱兵,組織方早有經(jīng)驗,長安街路面加固過,坦克也掛膠,基本不會出大問題。俄羅斯閱兵雖有損壞,但他們有快速修復辦法??偟膩碚f,這事兒反映了軍事技術(shù)和城市管理的平衡,得兼顧威武展示和實際保護。
其實,這不光是技術(shù)問題,還牽扯到國家實力和工程水平。早年南京大橋用坦克檢驗,體現(xiàn)了自力更生的精神,現(xiàn)在閱兵坦克開街頭,沒事兒一樣,說明科技進步了。國外有些國家不搞坦克閱兵,除了政治原因,路面破壞也是顧慮。比方說法國巴士底日,勒克萊爾坦克上街,他們保留石板路,就是因為石板比瀝青耐壓。坦克履帶這事兒,說白了就是權(quán)衡利弊,技術(shù)在進步,路面保護越來越好,大閱兵時,大家放心看熱鬧就行,不會成“破壞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