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紹興魯迅紀念館的網(wǎng)紅打卡墻被人投訴的事情上了熱搜,引發(fā)網(wǎng)友的關(guān)注和熱議。說這是網(wǎng)紅墻,是因為墻上是那幅魯迅先生夾著煙沉思的版畫,到這的人都有點個打火機對著墻比個 “給先生點煙” 的姿勢的,有拍照配文 “致敬先生”的,沒人覺得不妥,反而滿是對魯迅的緬懷。
然而,一位孫姓女士卻跳出來,義正詞嚴地表示這畫 “誤導(dǎo)人室外抽煙”“帶壞青少年”,還兩次投訴到 “浙里辦”,要求紀念館把畫換了!開始看到這個事情的時候,我還以為是個惡搞段子,畢竟先生夾煙沉思的形象深入人心,這是來自歷史照片+版畫藝術(shù)加工,并非虛構(gòu),更不是動漫創(chuàng)作,而是真實存在的魯迅先生某一瞬間的定格。
看到這幅畫,大多數(shù)人關(guān)注的點并不是先生手里的煙,而是他黑暗中吶喊的勇氣。抽煙是魯迅先生生活中真實的一部分,是那個時代文人的常見狀態(tài),也是他個人形象的標志性符號。
孫女士卻認為“原畫里先生是在書房抽煙,墻畫把背景刪了,會讓人以為室外抽煙也沒事”,還擔心 “青少年看了會學抽煙”。更讓人無語的是,第一次投訴回復(fù)她覺得不滿意,反手又是一波投訴,理由還是那套 “誤導(dǎo)健康、帶壞孩子”。
不知道這位女生是真沒搞懂 “緬懷” 和 “模仿” 的區(qū)別,還是有意制造話題,博人眼球,如果看個魯迅抽煙的畫就想學抽煙,那看《西游記》是不是還想上天?看到關(guān)羽手里的青龍偃月刀,是不是會有“教孩子拿刀打架”疑慮?這邏輯,也太離譜了!
控煙是好事,但“以今非古” 本身就是對歷史的不尊重。我們都知道 “吸煙有害健康”,但不能拿 現(xiàn)在的標準,去苛責 100 年前的人啊!魯迅生活的年代,沒有 “控煙” 的概念,煙是文人、戰(zhàn)士緩解壓力的常用方式。不由得想起以前還有人投訴朱自清先生的名作《背影》,理由是父親翻越月臺,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會教壞孩子,這不是扯淡嗎?
好在現(xiàn)在網(wǎng)友們還是比較理性的,評論區(qū)基本都是駁斥的聲音,有網(wǎng)友表示“真正該管的是公共場所的真煙,不是百年前先生的畫?!薄盀榱怂^的正確就不要尊重歷史真實了嗎?”;“我們紀念魯迅,是紀念他的精神,不是紀念他的煙。但他的煙是他形象的一部分,是歷史的一部分。刪掉煙,就像給蒙娜麗莎畫個胡子,不倫不類。”……
魯迅先生要是泉下有知,知道自己百年后因為抽根煙被投訴,恐怕也會苦笑吧。他一輩子跟 “偽君子”“假道學” 作斗爭,沒想到現(xiàn)在還有人拿著 “道德大棒”,對著他的畫像指手畫腳。
希望紹興魯迅紀念館別被個別奇葩投訴帶偏。這面墻不是 “控煙反面教材”,是無數(shù)人緬懷先生的精神寄托;先生手里的煙不是 “不良引導(dǎo)”,是歷史真實的印記。
我們可以倡導(dǎo)健康生活,可以宣傳控煙理念,但不能拿歷史當 “靶子”,更不能讓先生 “百年后還要戒煙”。尊重歷史,尊重先生,就是尊重我們自己的精神根基 —— 這事兒,真不能瞎折騰!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