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的話題登上熱搜,畫面中他戴著老花鏡在火鍋店用餐,夾菜時動作小心翼翼,手部不時顫動,讓不少網(wǎng)友感慨成龍大哥也經歷了“斷崖式衰老”。
這一幕不僅勾起大眾對他輝煌演藝生涯的回憶,更將老花眼這個常見卻易被忽視的眼疾推到臺前。其實,老花眼并非老人專屬,它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生理變化,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聊聊老花眼。
老花眼的形成原理
眼睛 “調焦能力” 的衰退
老花眼,醫(yī)學上稱為老視,本質是眼睛調節(jié)能力隨年齡增長而減退的生理現(xiàn)象。我們的眼睛就像一臺相機,晶狀體相當于鏡頭,睫狀肌則是控制鏡頭焦距的 “調焦器”。年輕時,睫狀肌彈性好、收縮有力,晶狀體柔軟有彈性,能快速調節(jié)焦距,輕松看清遠近距離的物體。
但隨著年齡增長(通常40歲后開始顯現(xiàn)),睫狀肌老化、彈性減弱,晶狀體也會硬化、厚度增加,導致調焦能力下降。就像相機鏡頭無法靈活變焦,看近處的文字、手機屏幕時會變得模糊,需要把物體拿遠才能看清,這就是老花眼的典型表現(xiàn)。
成龍在火鍋店夾菜時的小心翼翼,正是老花眼導致近距視物困難的真實寫照。
老花眼的矯正手段
很多人認為老花眼 “戴副眼鏡就行”,但其實治療手段遠不止于此,可根據(jù)需求選擇:
01
框架老花鏡
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便捷的方式,分為單光鏡(僅看近)、雙光鏡(上下分別看近和遠)、漸進多焦點鏡(一副眼鏡滿足遠中近不同距離視物)。
路邊攤的老花鏡沒有經過驗光配鏡,度數(shù)和瞳距不對,且路邊老花鏡多為劣質鏡片,材料和透光率得不了保障,放大倍數(shù)不均,如長期使用,眼睛容易酸脹、干澀、流淚、頭痛、視力下降、視力模糊、疼痛等,甚至會引發(fā)眼部疾病。
建議老花眼患者到正規(guī)的眼科醫(yī)院驗光配鏡,在排除白內障、青光眼、黃斑病變等致盲性眼疾后,進行驗光配鏡,不僅可以達到良好的驗配效果,還可以及時掌握眼部健康情況,防控致盲性眼病的發(fā)生。
02
手術矯正
對于希望擺脫眼鏡的人群,可選擇通過手術矯正。
如果患者不止有老花,還伴隨近視、散光等屈光不正,那很可能出現(xiàn)遠處看不清,近處也看不清的情況,這種情況可考慮植入多焦人工晶體。
三焦點晶體能把人眼看遠、看中、看近的焦點都設計在人工晶體里,相比較以往的單焦點或雙焦點晶體,采用三焦點晶體置換術可以地提供更好的中距離視力。
三焦點晶體置換術能同時矯正近視、散光、老花、遠視,讓患者平時不需要佩戴眼鏡,也能獲取相對清晰的視力。
平時生活如何預防老花眼?
延緩衰退是關鍵
老花眼是生理老化的必然結果,無法完全避免,但通過科學養(yǎng)護可延緩其發(fā)展:
01
控制用眼距離時間、保證充足營養(yǎng)
看手機、看書時保持 33 厘米以上距離,每用眼40分鐘休息5—10 分鐘,遠眺放松睫狀肌。
多攝入富含維生素及葉黃素的食物(如胡蘿卜、藍莓、堅果、深海魚),延緩晶狀體老化。
02
避免不良用眼習慣
不要在昏暗環(huán)境中看手機、看書,減少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如熬夜追劇、連續(xù)辦公)。
看近處時保證光線充足,光線從左上方照射,避免直射眼睛或產生反光。
得了老花眼
這些注意事項要牢記
01
及時矯正,不硬扛
出現(xiàn)視物模糊時別強行瞇眼視物,否則會加重眼疲勞、頭痛,應盡早驗光配鏡,根據(jù)視力變化及時更換眼鏡。
02
定期做眼部檢查
老花眼人群每年應做一次眼底檢查,尤其40歲以上人群,排查白內障、青光眼、黃斑病變等與年齡相關的眼病,避免混淆癥狀。
03
選擇合適的矯正方式
若同時有近視、散光,建議選擇漸進多焦點鏡或個性化矯正方案,避免頻繁摘戴眼鏡的麻煩。
從成龍的老花鏡到身邊長輩的視物困擾,老花眼提醒我們:眼睛的衰老和身體其他部位一樣,需要被認真對待。清晰的視界,才能讓每個年齡段的生活都充滿質感。
廣州希瑪眼科新媒體部門 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