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萬五千里長征路上,毛澤東身邊那群默默無聞的"小人物",后來竟有4人成了將軍。
這個看似不起眼的警衛(wèi)班,承載著怎樣的傳奇?2人犧牲,20多人的命運軌跡,折射出一個時代的風云變幻。
被編入"第三梯隊"的領袖
1934年10月,中央蘇區(qū)籠罩在失敗的陰霾中,第五次反"圍剿"徹底失敗,紅軍被迫進行戰(zhàn)略轉移。
這時的毛澤東,處境相當尷尬。
他被李德等人"邊緣化",編入了所謂的"第三梯隊"。胡昌保和吳吉清拿著分配清單,看得一頭霧水。
中央三隊除了毛澤東,就是警衛(wèi)班十幾個戰(zhàn)士,剩下的全是馬夫、挑夫、擔架員。
毛澤東擺擺手:"不要緊,行起軍來,還不是會走亂隊形?我們編在哪個梯隊都一樣,只要能跟上隊伍就行。"
組織上給毛澤東準備了擔架和坐騎,擔架,毛澤東用得很少。不是讓給生病的警衛(wèi)員,就是讓給凍了腳的紅小鬼。
那匹坐騎,更是成了秘書、警衛(wèi)、勤雜人員的"公共交通工具"。
警衛(wèi)班的核心成員就是班長胡長保,警衛(wèi)員陳昌奉、吳吉清。
胡昌保,江西吉安人,1911年出生,1930年參加紅軍時才19歲,1934年初成了毛澤東的警衛(wèi)班長。
陳昌奉更年輕,參軍時只有15歲,毛澤東戲稱他為"紅小鬼",這孩子不識字,連自己名字都不會寫。"陳昌奉"三個字,就是毛澤東一筆一畫教他寫的。
吳吉清原名吳接傳,會昌人,放牛娃出身,1930年餓得暈倒在路邊,被路過的紅軍救起。"老表,老表,你醒醒!我們是紅軍!"這句話改變了他的一生。
三個人,三種出身,卻有著同樣保衛(wèi)毛澤東的安全的使命。
血染長征路的英雄
1935年6月2日,四川滎經縣。
紅軍總部從化林坪出發(fā),沿途不斷遭到敵機轟炸,毛澤東因為前一天工作到凌晨,沒趕上中央直屬隊,和衛(wèi)生部隊伍一起行進。
警衛(wèi)班長胡長保和陳昌奉緊緊跟在身邊。
走了十多里山路,大家累得氣喘吁吁,毛澤東見警衛(wèi)戰(zhàn)士們疲憊不堪,提議休息一下,還給大家講起了曹操"望梅止渴"的故事。
突然,頭頂響起嗡嗡的馬達聲。
胡長保機敏地擺手示意大家停下,三架敵機從東南方向沖過來,在警衛(wèi)營上空盤旋。
"隱蔽!"
可是來不及了。
敵機俯沖下來,扔下幾顆炸彈,呼嘯聲刺破長空,爆炸聲震耳欲聾,其中一顆炸彈落在離毛澤東很近的地方。
眼疾手快的胡長保大喊一聲"主席——",猛地向毛澤東撲去,趁勢將他推向一邊,瞬間,毛澤東剛才休息的地方騰起煙柱。
爆炸聲過后,胡長保倒在血泊中,炸彈片深深打進了他的肚子,雙手緊捂著腹部,臉色蠟黃。
毛澤東蹲在他身邊,一邊用手撫摸著他的頭,一邊對衛(wèi)生員鐘福昌說:"快,給他上點藥。"
胡長保向主席擺了擺手:"主席,我不行了,你們繼續(xù)前進吧!"說話非常吃力,像有什么東西堵住了喉嚨。
毛澤東坐下來,讓胡長保的頭枕在自己臂上:"胡長保同志,你不要緊,堅持一下,我們把你抬到水子地,找醫(yī)生治療就會好的。"
胡長保在主席懷里轉動了一下頭:"主席,我不能讓您抬著我走,我不行了,血全流在肚子里了。我沒有什么牽掛的,如果有可能請您轉告我的父母,他們住在江西吉安,只可惜我不能跟您一起去看看我們的新根據地。"
說完,他轉過臉對陳昌奉說:"陳昌奉同志,你要好好地保護主席和中央首長。"
聲音越來越小,他用最大的力氣抬起頭:"祝革命勝利!"
合上了雙眼。
"班長!班長!"陳昌奉急促地喊著,眼淚止不住地流。
毛澤東慢慢從胡長保脖子底下抽出手,緩緩站起來,低聲說:"夾被。"
陳昌奉順手將夾被遞過去,毛澤東將夾被打開,親手蓋在胡長保身上。
走出一段路后,毛澤東又返回墓前,親手添了一抔土,將隨身帶著的一瓶辣椒水灑在胡長保的墓上。
這一瓶辣椒水,承載著毛澤東無法言表的情感。
胡長保是唯一一名為掩護毛澤東而壯烈犧牲的警衛(wèi)員。
從"紅小鬼"到將軍的傳奇
陳昌奉的命運軌跡,是那個時代最生動的寫照。
1915年,他出生在江西寧都縣嶺腦村一個赤貧家庭,14歲那年,陳昌奉背著父親離開家鄉(xiāng),在福建長汀參加了紅軍。
1930年3月,15歲的陳昌奉被調到毛澤東身邊當勤務員,第一次見面時,毛澤東問他叫什么名字。
孩子支支吾吾,說不清楚。
毛澤東拿出小本子,寫下"陳昌奉"三個字,撕下來遞給他:"我看,這幾個字就很好,你看看呢。"
陳昌奉雙手接過,視若珍寶:"嗯,就是這幾個字!"
從此,陳昌奉知道了自己名字的寫法。
長征路上的一個細節(jié),讓陳昌奉終生難忘。
快到六盤山時,陳昌奉發(fā)瘧疾,腿又突然腫起來,到山頂時,他頭昏眼花:"主席,這座山恐怕我過不去了。"
說完就栽倒在地。
醒來時,毛澤東的皮大衣已經穿在他身上,秋風吹動著毛澤東單薄的灰色軍裝。
"好些了嗎?"毛澤東問。
"好了!走吧!"
"好樣的!這才是紅軍的戰(zhàn)士,走!"
1946年5月,陳昌奉要調到山東工作,臨別時,毛澤東親自接見了他和家人,在照片背面親筆題詞:
"昌奉同志:努力工作,忠實于黨,忠實于人民!祝你勝利,毛澤東 1946年5月17日"
毛澤東拍著他的肩膀:"我們還會見面的!我等你們勝利的消息!"
1958年8月,毛澤東視察山東濟南軍區(qū),聽說陳昌奉也來參加會議,毛澤東非常高興:"快叫陳昌奉過來。"
陳昌奉快步跑到毛澤東面前,敬了個標準軍禮。
毛澤東不僅記得他的名字,還能說出他的老家,陳昌奉激動得淚流滿面。
"小鬼,十多年不見,如今官當得不小嘛。"毛澤東笑著說。
"主席,我現在是濰坊軍區(qū)副司令員。"
時隔12年未見,"憶舊"自然成了談話主題,說到胡長保時,兩人不約而同地沉默了。
許久,毛澤東眼中閃著淚光:"我要拜托你一件事,幫我找到胡長保的家人。"
陳昌奉鄭重承諾:"主席放心,即使您不提,我也會去做這件事。"
從15歲的"紅小鬼"到省軍區(qū)司令員,陳昌奉用一生詮釋了什么叫忠誠。
九死一生的傳奇人物
吳吉清的故事,比小說還要驚險。
1930年,21歲的吳吉清餓得暈倒在路邊,紅軍戰(zhàn)士的一句"老表,你醒醒",改變了他的命運。
參軍后,吳吉清很快被調到毛澤東身邊當警衛(wèi)員。"吉清"這個名字就是毛澤東親自取的,寓意要將反動勢力清算干凈。
有一次,吳吉清看毛澤東每餐只吃水煮青菜,心疼得很,他就獨自出去找紅辣椒,拿回來給主席炒著吃。
晚餐桌上出現這盤辣椒時,毛澤東立即詢問:"這辣椒從哪兒弄來的?"
"向老表要的。"吳吉清得意地回答。
毛澤東的眉頭皺了起來,面色凝重:"是不是連長沒告訴你'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毛澤東讓司務長從自己的伙食費里扣除這筆錢,請吳吉清送到老鄉(xiāng)家里道歉。
看到主席如此珍惜群眾,吳吉清熱淚盈眶,從此對保衛(wèi)工作更加竭盡全力。
到達延安后,吳吉清被調到中央機關合作社當主任,1937年,他因重感冒轉成傷寒住院。
幾天后,醫(yī)院竟然宣布他已經死亡,尸體被送進太平間。
恰好謝覺哉來醫(yī)院辦事,順便詢問吳吉清的病情,醫(yī)生回答:"已經去世了。"
謝覺哉越想越不對勁。吳吉清是身經百戰(zhàn)的戰(zhàn)士,怎么會因為傷寒死得這么突然?
他找到熟悉的醫(yī)生,要求到太平間看看,掀開蓋在臉上的布,謝覺哉伸手一摸,脈搏還在跳動!
"這明明是個活人,怎么說他死了?"
趕緊送回急救病房搶救,吳吉清在最后關頭被從"死亡"門檻拉了回來。
后經調查,主治醫(yī)生竟然是潛伏的國民黨軍統(tǒng)特務!一直在尋找機會加害革命干部。
幸好謝覺哉及時發(fā)現,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1962年,吳吉清再次見到毛澤東。
"35年到62年,27年過去了,小吳變成老漢了,怎么樣,一切都好吧?"
熟悉的聲音讓吳吉清激動不已:"好,好,主席,您也好吧?"
從放牛娃到廳局級干部,吳吉清用人生詮釋了什么叫傳奇。
這群默默無聞的"小人物",用血肉之軀護衛(wèi)著革命領袖,用忠誠書寫著歷史傳奇。
胡長保壯烈犧牲,陳昌奉成為省軍區(qū)司令員,吳吉清九死一生后成為廳級干部。20多個人的命運軌跡,折射出一個時代的風云變幻。
正是這些平凡人的不平凡堅守,才鑄就了不朽的傳奇。
參考資料;
中國軍網《星火燎原擷英丨陳昌奉:跟隨毛主席長征》
四川省情網《毛主席警衛(wèi)員胡長保烈士籍貫考證》
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毛澤東長征路上的4次落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