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特約通訊員 金浩田)近日,海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文飛教授團隊的“生物防治芽孢桿菌及其基因實施生產技術”成果轉化并落地實施,成為《海南省全面深化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實施方案》出臺后,海南首個采用“高校+大學科技園+成果完成人”共同持股轉化模式的股權類成果轉化案例。
據介紹,海南師范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作為此模式的核心推動者代持學校股份并履行股東職責,通過種子基金注資參股的同時提供法律、市場對接等12項標準化全周期服務,組織專項路演對接投資資源,著力破解成果轉化的核心難題,目前已吸引省內3所高校的接洽合作。接下來,海南師范大學將聯合國有投資公司設立專項成果轉化基金,努力將三方持股成果轉化模式推廣至人工智能、熱帶農業(yè)等海南特色優(yōu)勢領域。
據悉,為攻克抗蟲基因技術,張文飛科研團隊在海南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熱帶雨林芽孢桿菌庫(30萬份),完成1000余株菌株的全基因組測序并克隆1500余個抗蟲和抗除草劑基因,異源表達300余個基因,人工改造合成200余個基因,同時鑒定出10余個具有顯著商業(yè)化前景的關鍵基因,目前已通過與高校研究所及國內外企業(yè)開展合作加速成果轉化。
作者:金浩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