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問我:"血壓有點高,醫(yī)生讓我吃藥,但我才35歲,真的要開始吃藥了嗎?能不能先試試運動減肥?"
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心里都有過。更讓人擔心的是,不少人開始吃降壓藥后,感覺身體沒什么異常,就悄悄把藥停了。
但一項剛剛發(fā)表的研究結果,可能會徹底改變你對這件事的看法:僅僅停藥4個月,腦出血的風險就會飆升到原來的近4倍!
一個讓人震驚的發(fā)現(xiàn)
這項研究來自日本,發(fā)表在權威的《美國心臟協(xié)會雜志》上。研究者跟蹤了超過6萬名高血壓患者,時間長達5年。
結果發(fā)現(xiàn):連續(xù)4個月或更長時間沒有服用降壓藥的人,腦出血風險比堅持用藥的人高出277%。
什么概念?就是說停藥的人,腦出血的可能性是堅持用藥人的近4倍。
更關鍵的是,這個結論排除了年齡、性別、糖尿病等其他因素的影響,純粹就是停藥帶來的風險。
? 高血壓:身體里的"定時炸彈"
很多人覺得高血壓沒什么大不了,因為平時確實感覺不到什么異常。但這恰恰是高血壓最可怕的地方。
想象一下,我們的血管就像家里的水管。正常情況下,水流平穩(wěn),水管相安無事。但如果水壓突然增大,而且長期保持高壓狀態(tài),水管就會承受巨大的沖擊。
血管也是一樣。長期的高血壓就像給血管加了過大的"水壓",特別是大腦里那些細小的血管,它們比頭發(fā)絲還要細,承受能力有限。
時間久了,這些血管壁會變硬、變脆,就像老化的橡膠管一樣失去彈性。一旦壓力再次升高,就可能突然"爆管"—— 這就是腦出血。
小貼士:很多人以為腦出血離自己很遠,其實不然。腦出血的死亡率和致殘率都很高,即使搶救及時,也可能留下偏癱、失語等后遺癥,不僅自己痛苦,家人也要承受巨大的經(jīng)濟和精神負擔。誰最容易"任性"停藥?
研究發(fā)現(xiàn),最容易自己停藥的主要是兩類人:
年輕人(40歲以下)"我這么年輕,血壓高一點應該沒關系吧?" "吃藥是不是意味著我真的有病了?" "先試試運動減肥,實在不行再吃藥。"
中青年男性工作忙,顧不上按時吃藥; 覺得自己身體還行,扛得住; 擔心藥物副作用影響"男性功能"。
但現(xiàn)實很殘酷:年輕人一旦發(fā)生腦出血,往往更加兇險。因為年輕人的血管原本彈性好,一旦破裂,出血速度快、范圍大,搶救難度反而更高。
關于降壓藥,你需要知道這些
降壓藥會成癮嗎?不會。降壓藥不是鎮(zhèn)痛劑或安眠藥,它只是幫助你的血管保持在一個安全的壓力范圍內(nèi),就像給水管安裝了一個"減壓閥"。
降壓藥有副作用嗎?任何藥物都可能有副作用,但現(xiàn)在的一線降壓藥經(jīng)過了幾十年的臨床驗證,安全性很高。而且醫(yī)生會根據(jù)你的具體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藥物。
能不能靠鍛煉和飲食控制代替吃藥?生活方式的改善確實很重要,但對于已經(jīng)確診的高血壓,特別是中度以上的高血壓,單靠生活方式往往不夠。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改善需要雙管齊下。
小貼士:有些藥物(如某些β受體阻滯劑)突然停用可能導致血壓反彈性升高,比治療前還要高。所以任何關于停藥、換藥的決定,都必須咨詢醫(yī)生,千萬別自作主張。如何讓吃藥變成一種習慣?
選擇合適的藥物優(yōu)先選擇每天只需吃一次的長效降壓藥 如果需要吃多種藥,問問醫(yī)生能否用復方制劑(一片藥含多種成分)
建立用藥提醒系統(tǒng)手機設置用藥提醒 用周藥盒提前分裝一周的藥量 固定在某個日?;顒雍蠓帲ū热缢⒀篮?、吃早餐時)
算清楚這筆"健康賬"每天一片藥,大概幾元錢 換來的是腦出血風險降低80%以上 而一次腦出血的治療費用,可能就是十幾萬
真正的"降壓秘籍"
藥物治療雖然重要,但它只是控制血壓的手段之一。想要真正的健康,還需要從根本上改變生活方式:
飲食方面每天鹽的攝入量不超過5克(一個啤酒瓶蓋的量) 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減少油膩食物
運動方面
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 快走、游泳、騎自行車都是不錯的選擇 運動強度以微微出汗、能正常說話為宜
生活習慣保證7-8小時的優(yōu)質睡眠 戒煙限酒 學會管理壓力和情緒
小貼士:這些生活方式的改變,不僅有助于控制血壓,還能降低心臟病、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病的風險??梢哉f是一舉多得的"健康投資"。什么時候可以考慮停藥?
并不是說一旦開始吃降壓藥就要終身服用。在醫(yī)生指導下,以下情況可以考慮調(diào)整用藥方案:
通過嚴格的生活方式干預,血壓長期穩(wěn)定在正常范圍 出現(xiàn)明確的藥物不良反應,需要更換治療方案 隨著年齡增長,血壓控制目標需要個體化調(diào)整
但記住一個原則:任何關于用藥的調(diào)整,都要在專業(y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千萬不要自己做決定。
高血壓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就是因為它平時不聲不響,關鍵時刻卻能要人命。降壓藥雖然不是萬能的,但它確實是我們對抗這個"殺手"最有效的武器之一。
作者:劉蕓
排版:LEO
關注公眾號,獲取更多學術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