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精通易容術(shù),善于反偵察,曾多次刺殺蔣介石;
他,曾化身商販,到上海日軍倉庫騙取了大量的機槍與炸藥,并運送到蘇北新四軍處;
他,曾只身闖入國民黨的國防部,竊出絕密軍事地圖,交給人民解放軍。
然而,當他只身來到延安想要投奔毛主席時,卻被主席嚴詞拒絕。
他到底是誰?曾在歷史做過什么事情?主席為何要拒絕他?
尋找出路,不變初心
他就是有著“百變殺手”之稱的華克之,華克之的父親為私塾老師,生活在晚清時期,眼睜睜看著國家被外辱欺負,自然義憤填膺。
其經(jīng)常給兒子講述太平天國的故事,洪秀全從廣西金田起義,在大半個中華大地上殺洋人,宰貪官,真是大快人心。
這里面藏著一個舊時代的儒家知識分子對那個時代的認識,在他看來這是拯救中國的一劑良藥。
也正是從這一個個的故事,引起他的思考,到底怎樣才能讓這個民族更好?
1911年,那一年他九歲,親眼目睹了革命者在紹興激戰(zhàn),他們前仆后繼,義無反顧犧牲的精神,使得那顆幼小的心靈極為震撼。
他們付出了這么大的犧牲,到底是為了什么?
那個嶄新的中華民族到底是什么模樣?
帶著這些問題,他進入了學堂,紹興中學是一個以現(xiàn)代化教育為主的學校,在這里,他接觸到了大量的新思想,宛若打開了一扇通向新世界的大門。
不過,真正令其思想發(fā)生變化的當屬1919年的五四運動,這是一場由巴黎和會外交失敗而引發(fā)的運動。
當時,由于新文化運動的傳播,民智漸啟,自然不能容忍北洋政府在那紙喪權(quán)辱國的條約上的簽字。
也是從這里,他找到了前行路上所追尋的目標——三民主義。
他并沒有因為參與學生運動,就放棄了學業(yè),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學習,只有自身的本領(lǐng)提高之后,才能更好地為國家服務。
而后他又升入了金陵大學,在這里他結(jié)識了一生的密友——張玉華、賀項光。
此二人皆信奉馬克思主義,學校里各種思潮激蕩,各個社團也在學習之余進行辯論,這是其思想理論逐漸成熟的一個時期。
以后,他將走出這所學校,去接受社會大熔爐的檢驗,驗證一下自己的思想是否經(jīng)受得住各種考驗。
1924年,他加入了由中山先生一手創(chuàng)建的國民黨,在那個時刻,他認為自己走在救亡圖存的正確道路上,遇到任何事情,都是積極組織同學,第一時間往前沖。
五卅慘案發(fā)生時,他身先士卒,一心為國人叫屈,也正是在這場運動中的出色表現(xiàn),后來他被任命為南京方面青年部副主任。
他以為自己會沿著這條正確的路一直走下去,命運卻從來不會依照個人的思維行事,而是有著自身的一套運行模式。
中山先生去世之后,蔣介石與汪精衛(wèi)開始爭奪黨內(nèi)大權(quán),并且發(fā)動了清洗我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與七一五反革命政變。
華克之與我黨十分親近,其大學時期的密友張玉華等人就是我黨人員,其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朋友被抓捕,內(nèi)心十分不是滋味,倔強正直如他,直接挺身而出。
結(jié)果在1927年的5月份,其直接被關(guān)入了南京模范監(jiān)獄。
對于那些爭名逐利者,他們紛紛選擇站隊,以換取更大的政治前途,他卻優(yōu)先考慮到了國家,而不是個人的得失。
在監(jiān)獄當中,他結(jié)識了張子華,張子華乃是王亞樵的手下,王亞樵乃民國時期的梟雄,由其成立的鋤奸鐵血團,在當時宰了不少漢奸鬼子,就連黃金榮與杜月笙都得讓其三分。
張子華亦是愛國義士,兩人英雄惜英雄,結(jié)為了好友,在張子華的幫助下,他越獄成功。
離開監(jiān)獄之后,他在上海的法租界租下一幢二層小樓,這幢小樓從外面來看是危樓,實則為暗殺老蔣的核心指揮部。
此刻的華克之一身本領(lǐng),不僅會易容,善偽裝,而且還能模仿出各色人的聲音,演技堪稱奧斯卡級別的,畢竟都是實踐中鍛煉出來的。
在先后多次的刺殺行動中,他們距離成功最近的一次,莫過于國民黨四屆六中全會的會議現(xiàn)場,當時負責執(zhí)行任務的人名喚孫鳳鳴。
當時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為什么他們會再次失敗呢?
奔赴延安,一心為國
按照會議的要求,在結(jié)束會議時,大家要到第一會議會議廳的門口拍照留念。
南京中央黨部戒備森嚴,要想進入難上加難,孫鳳鳴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時機,眼見著各與會人員都紛紛出來,老蔣就是不肯出來。
只有汪精衛(wèi)以行政院主席的身份,與與會者進行拍照留念。
孫鳳鳴眼見這次行動即將失敗,哪怕不能刺殺老蔣,也要刺殺其中一位,讓其知道“晨光社”的厲害,說著便扣動扳機,朝汪精衛(wèi)的方向射去。
他掏出口袋中的左輪手槍,一邊射擊,一遍大喊著“嚴懲國賊,誅殺漢奸”,汪精衛(wèi)連中三槍,倒了下去,他自己也中了兩彈,隨即倒了下去。
很多人都以為這是老蔣的手筆,卻不知殺手要刺殺的最終目標并非汪精衛(wèi)。
當然,也有很多人認為老蔣實現(xiàn)早就得知這一消息,這也是他遲遲不現(xiàn)身拍照留念的原因。
無論當年的情況到底如何,總之,這一事件令老蔣十分被動,當時許多無辜的人都受到了牽連,華克之僥幸躲過了這一劫。
可老蔣怎么可能放過這位仁兄,其命令親信戴笠親自策劃了一場名為“春雷”的行動,目的就是抓捕華克之。
戴笠雖然令許多感到可怕可怖,但是與華克之可謂是棋逢對手,兩人較量了多個回合,戴笠卻始終沒有抓到他,每次趕到現(xiàn)場時,都是撲空。
1937年暮春時節(jié),華克之來到了延安,他渴望見到教員,經(jīng)過了這么多年的斗爭,他認為老蔣他們已經(jīng)背離了三民主義的初衷。
而他的朋友們大多都在我黨,經(jīng)過長期的相處了解,他認為中華民族未來的希望就在延安。
教員親自接見了這位令老蔣頭疼的人,華克之向其表明了自己的心跡,表達了自己渴望留在延安,加入我黨的想法:“毛主席,讓我留在這里工作吧!”
就在他滿懷欣喜要加入我黨時,主席卻皺起了眉頭:“克之同志,你雖然做了很多革命的事,但是你決不能留在延安?!?/p>
華克之剛準備開口要詢問主席為何時,周總理從屋外走了進來,他告訴了華克之主席的顧慮。
原來,主席也有著自己的思量,現(xiàn)在正是國共合作時期,國民黨背地里雖然在使壞,但明面上我黨要釋放友好,若是老蔣這個時候讓我黨交出華克之,主席是交還是不交呢?
當時正處于國共合作的關(guān)鍵時期,當時最重要的任務是抵御日寇,若是老蔣方面以此為把柄,突然變了卦,于國家不利。
華克之也了解老蔣此人,知道此人絕對干得出這樣的事情。
但是我黨并沒有棄之不理,而是將其藏在了另外一個地方,讓其以另外一重身份繼續(xù)工作。
1939年底,在潘漢年等人的介紹下,他成功地加入了我黨,成為了隱秘戰(zhàn)線中的一員。
憑借出色的能力,他屢立奇功,新四軍缺少彈藥衣服,他化身商販,變身記者,又或者化身教授,變身種植園主,如同善于七十二般變化的孫悟空。
每次深入虎穴,都是拿性命在與敵人搏斗,在騙取日軍倉庫機槍彈藥時,沒有人能夠想到他能夠成功。
畢竟日軍警戒線極強,同時還要把這些武器從上海運送到蘇北,各種困難可想而知,但是最終他還是成功啦!
國民黨的國防部戒備更是森嚴,里面藏有各種機密的文件,哪怕是其黨內(nèi)的高官,要想進入,也要經(jīng)過多重程序,閑雜人等進入,就是在刀尖上行走,說白了,就是玩命。
但是他仍舊大搖大擺進入,還成功地拿到了絕密地圖,這份絕密地圖使得我軍在作戰(zhàn)時,減少了傷亡,其作用不亞于一個師。
這就是華克之,一個心心念念國家的民族英雄。
這樣的英雄,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他,歷史也會永遠銘記他,揚州寶應縣革命烈士陵園,存放他的銅像。
在這里你可以聽到講解員,用栩栩如生的話語講述其當年的故事,從這一段段的故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對這個國家與民族的熱愛。
這份精神至今仍舊流淌在中華大地之上......
參考資料:
1.無聲的功勛丨無名——原創(chuàng)2021-07-02 17:15·荔枝新聞
2.華潔:《傳奇英雄——華克之》——2024-10-31 13:53:00 來源:新江蘇客戶端·中國江蘇網(wǎ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