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浩源媽媽
表姐家老大自從上幼兒園起到現在都初中了,一直有個習慣——從來不在學校大便。
現在我聽說貌似好多孩子都有這習慣哈哈,原因也五花八門兒的。
我家哥哥小時候,表姐就特意囑咐我:“一定得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教會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很詫異,小孩子家家的你還指望他學會啥,學校都有老師呢!
聽表姐說完緣由,我這才一拍大腿,提醒的太及時了。
表姐家娃剛上幼兒園那會兒,還不太會自己擦屁屁,小孩子嘛,屎尿又多。
剛開始老師還挺溫柔,可連續(xù)三天表姐接到老師電話,說孩子拉褲子了,讓趕緊送衣服。
放學回家把孩子兇了一頓后感覺不太對勁,一問才知道,有一次老師給孩子擦屁股時不但非常粗暴,還兇了孩子。
從那以后,孩子想大便不敢說,更不敢去,憋不住了只能拉褲子里。
后來表姐趕緊在家一次次教孩子,可即便學會了,孩子就像有了陰影,從那開始從不在學校大便。
你看,幼兒園其實也是有些“潛規(guī)則”的:有些孩子老師確實不喜歡,只是人家不明說而已,咱當父母的可得心里有數。
一: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孩子
遇到我表姐家孩子這種情況,你是不是會疑問——難道是老師針對“我”孩子嗎?
其實并不是,而是這些瑣碎的事早已將老師的耐心給磨沒了。
首先,我們家長有兩個誤區(qū):
1:覺得孩子小,沒必要非得學會自己穿衣、吃飯、大小便。
2:覺得這些事,幼兒園老師都會幫助孩子去做。
確實,剛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因為各種原因,老師不得不去無微不至地幫孩子去做。
但這里有幾個問題,家長也要清楚:
首先,老師可以幫孩子們一陣子,但不能幫他們三年,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必須要自己學會才行。
其次,老師也是普通人,他們也會累,也會有情緒。
幾十個孩子的吃喝拉撒要管,還要講故事、做游戲,吃過午飯還要哄睡,有不睡的還得幫忙安撫。
就算有三個老師,那也是忙的夠嗆,累的要命。
所以,為了咱家娃入園后更受老師喜歡,更為了娃能在幼兒園過得開心快樂,入園前一定要教會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霸道又任性的孩子
都說這個社會“太老實的孩子吃不開”。
可是,有些孩子真的就是妥妥的被家長慣壞了,真是又霸道又任性。
你可以不分享,但也不能占為己有呀!
哥哥上幼兒園時,班上就有個“小霸王”,玩具明明是大家一起玩的,可他偏不,把桌子上的玩具都摟自己懷里。
誰要敢去拿不是咬就是打,打不過就躺地上打滾兒,嚎啕大哭……
老師一說,回家就告狀。更氣人的是,家長不但不教育自己孩子,反而去找老師理論。
老師見了這樣的家長和孩子都頭疼,索性將計就計,不理了,小朋友們也慢慢的疏遠他,不和他玩兒。
你以為是疼愛孩子,其實是把孩子往極端推,從小就被孤立,對孩子一生的性格和心理發(fā)展都是一種創(chuàng)傷。
三:邋里邋遢,不講衛(wèi)生的孩子
別怪老師是“顏值控”,穿得干干凈凈的孩子和邋里邋遢的孩子,你更喜歡誰?
作為一個85后,又是家里老小,小時候基本沒穿過啥新衣服,但媽媽總是把我打扮的干干凈凈。
從小吃飯媽媽就“嘮叨”我們:“吃飯地時候往前坐坐,別滴的到處都是。
所以,一頓飯下來,地上和衣服上基本都是干干凈凈的。
不是自吹哈,上幼兒園那會兒,天天被老師夸獎。
而班上有個小女孩兒,天天大鼻涕“過河”,上課總愛趴著睡覺不說,還總是尿褲子,可能是老師習慣了吧,從來也不叫她,也不理她,任由她去吧。
這個場景到現在都歷歷在目。
我在想,有時候也并不是老師想“帶著有色眼鏡”看孩子們,或許是每個人都有的本性吧。
而且你看,自理能力強的孩子,不僅在幼兒園更受歡迎,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也更加獨立。
一個講衛(wèi)生的孩子,不僅在幼兒園更受歡迎,未來的人際交往中也更占優(yōu)勢。
不是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