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20又鴿了?93大閱兵沒露面,轟-20真的存在嗎?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門廣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盛大舉行,眾多新型武器紛紛亮相,讓軍迷們大飽眼福。然而,大家心心念念的轟-20隱身戰(zhàn)略轟炸機卻依然沒有出現,這讓不少期待它驚艷登場的軍迷無比失望。從2016年官方首次暗示其存在,到2025年93閱兵的“再度爽約”,轟-20如同一個“遲到的巨人”,讓國人的期待一次次落空。作為中國核三位一體的重要一環(huán),轟-20承載著國人對強大國防的殷切期望。隨著國內六代機的頻繁試飛,人們不禁遐想:未來的轟-20是否會一躍成為超越美國B-21的存在,甚至躋身六代或七代轟炸機之列,成為西方國家的噩夢?
轟-20到底是一款怎樣的戰(zhàn)機呢?談及轟-20的設計定位,其核心在于“隱身”與“戰(zhàn)略”。不同于現役的轟-6K,轟-6K雖然經過現代化改造,但在突防能力和生存性上仍受限于非隱身設計。從2016年首次傳出研發(fā)消息,到如今已經過去近十年,轟-20依舊神龍見首不見尾。雖然轟-20還沒有正式露面,但從一些公開的信息和專家的推測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不少情況。從目前零星透露的信息和軍事專家的分析來看,轟-20絕非轟-6K的簡單升級版,而是一款具備隱身能力、超遠航程和強大打擊能力的全新戰(zhàn)略轟炸機。
轟-20被廣泛認為是一款具備隱身性能的戰(zhàn)略轟炸機,其設計理念與美國B-2和B-21轟炸機有著相似之處。在軍事迷眼中,轟-20的意義早已超越一款武器裝備。作為“核三位一體”(陸基洲際導彈、海基潛射導彈、空基戰(zhàn)略轟炸機)的空基核心,轟-20是中國從“區(qū)域防御型空軍”向“戰(zhàn)略進攻型空軍”轉型的標志性裝備。這意味著轟-20能悄無聲息地穿透敵方嚴密的防空網,對深遠目標實施精確打擊。作為一款真正的戰(zhàn)略級武器,轟-20的航程、載彈量和作戰(zhàn)半徑都將遠超前代,能夠覆蓋更廣闊的區(qū)域,執(zhí)行包括核威懾在內的多種任務。
轟-20是否真的存在?盡管官方從未正式確認,但種種跡象表明,轟-20絕非空穴來風。近年來,各種渠道泄露的信息,轟-20的存在得到了多方證實。2016年,時任空軍司令員馬曉天公開表示“我國正在發(fā)展新一代遠程轟炸機”。2017年,英國《簡氏防務周刊》披露的衛(wèi)星圖片顯示,似乎轟-20已經有原型機出現。2018年,中國航空工業(yè)集團發(fā)布的宣傳片《大國起飛》片尾,一架被幕布覆蓋的飛翼式布局飛機,配文“THE NEXT…”,引發(fā)了全網轟動。這種“官宣”式的預熱,意味著項目早已脫離圖紙,進入工程制造甚至原型機階段。美國國防部在2024年的報告中也明確指出,中國正在研發(fā)一款名為轟-20的隱身戰(zhàn)略轟炸機,并預計其將在2030年前后服役。
轟-20為什么遲遲不肯露面呢?轟-20的“難產”并非技術瓶頸,而是多種戰(zhàn)略考量的結果。近年來,中國在高超音速武器、陸基洲際導彈、核潛艇等領域取得顯著進展,這些武器系統(tǒng)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對隱身戰(zhàn)略轟炸機的迫切需求。例如,東風-41洲際導彈和094型核潛艇已經構成了可靠的二次核反擊能力,使得轟-20的優(yōu)先級相對降低。當前國際局勢敏感,過早暴露性能參數可能引發(fā)對手的針對性反制。美國B-21“突襲者”轟炸機的問世,迫使中國對轟-20的性能提出更高要求。為了不“一出生就落后”,中國可能選擇在技術上進一步打磨,確保轟-20能夠全面超越B-21。
對比美國的B-2和最新的B-21轟炸機,中國目前主要依賴的是轟-6系列的改進型號。與美國擁有B-2、B-21組成的隱身轟炸機群相比,中國目前的主力轟-6K系列雖經多次升級,但仍屬于亞音速中程轟炸機,缺乏隱身能力和洲際打擊半徑。雖然轟-6K在多次演習中表現出色,但其技術水平與現代隱身戰(zhàn)略轟炸機相比仍顯不足。美國憑借先發(fā)優(yōu)勢,在隱身戰(zhàn)略轟炸機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這不僅體現在飛機本身的技術水平上,還包括配套的作戰(zhàn)體系和支持設施。中國之所以尚未推出新型隱身戰(zhàn)略轟炸機,并非缺乏意愿或能力,而是遵循著自身裝備發(fā)展的路徑和節(jié)奏,力求在關鍵技術上實現突破,避免盲目跟風。
隨著我國多款六代戰(zhàn)機的出現,未來轟-20一旦亮相,會是一款六代隱身戰(zhàn)略轟炸機還是七代隱身戰(zhàn)略轟炸機呢?當美國還在為B-21的五代半技術沾沾自喜時,中國已在六代機領域頻頻發(fā)力。從目前的信息來看,轟-20不僅具備六代機的典型特征,如隱身、超音速巡航、人工智能輔助決策等,還可能進一步融合七代機的概念,如高超音速飛行、全維隱身、量子通信等。如果參照中國“裝備一代、研發(fā)一代、預研一代”的傳統(tǒng),轟-20的定位極可能超越B-21,成為全球首款六代或準七代隱身戰(zhàn)略轟炸機。轟-20一旦問世,將不僅僅是一款戰(zhàn)略轟炸機,更可能成為一個空中作戰(zhàn)平臺,集偵察、電子戰(zhàn)、指揮控制于一體,成為未來空戰(zhàn)體系的核心節(jié)點。
轟-20的真正威脅,不在于“比B-21飛得更遠、載彈更多”,而在于它將徹底打破美國主導的“全球隱身轟炸機壟斷”,重構全球戰(zhàn)略平衡。對美國而言,B-21的核心任務是“在亞太地區(qū)穿透中國反介入體系”,而轟-20的出現將讓美國本土首次面臨“中國隱身轟炸機的直接威懾”——從中國東北起飛,經北極航線,轟-20可在2小時內抵達美國阿拉斯加,4小時內覆蓋美國西海岸;若從南海島礁起飛,可威懾澳大利亞、印度洋美軍基地。對周邊國家而言,轟-20的“區(qū)域拒止”能力將進一步強化中國的“戰(zhàn)略安全邊界”。更深遠的影響在于,轟-20的列裝將標志著中國“核三位一體”體系的正式成型,使中國從“核反擊能力”向“核威懾與核反擊并重”轉型。對于轟-20隱身戰(zhàn)略轟炸機,你有什么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