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以美國為主導的“聯(lián)合國軍”為了取得勝利不擇手段,甚至向朝鮮的平民區(qū)投射炮彈,使大量百姓或葬身槍炮之下,或流離失所,妻離子散。
在戰(zhàn)火紛飛中,作為中方抗美援朝志愿軍后勤部隊戰(zhàn)士的王興復,在幫助百姓重建家園的同時,也遇到了一生摯愛吳玉實。
一、亂世烽火情終定
王興復是于19歲時加入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的志愿軍,但是,他并不是在一線沖鋒陷陣的士兵,而被編入了志愿軍第4兵站,負責后勤工作。
后勤工作雖不用奔赴前線真刀真槍的實戰(zhàn),卻也不是輕易就能勝任的。王興復每天要和其他的后勤兵一起把在戰(zhàn)場上傷亡的戰(zhàn)士運送回國,為前線的戰(zhàn)士及時提供彈藥和各種補給。
隨著戰(zhàn)爭如火如荼地進行,后勤工作的強度在不斷加大,導致后勤部隊有限的人數(shù)顯得力不從心。于是,在動員協(xié)調朝鮮軍民的同時,尋找村子里的朝鮮人民幫忙的擔子也落到了后勤兵身上。
1953年戰(zhàn)爭進入尾聲,后勤部隊接到命令去幫助當?shù)氐某r人民重建家園,這對本就在朝鮮村民的支援中與他們建立友誼的后勤兵們,自然是樂意至極。
后勤兵們穿梭在石嶺的人家中,為村民們重建家園,也就是在這個石嶺,王興復認識了朝鮮本地姑娘吳玉實。
吳玉實是個苦命人。吳家一共有七個孩子,卻在戰(zhàn)爭的硝煙中所剩無幾,兩個哥哥在參軍打仗時不幸犧牲,兩個弟弟也在戰(zhàn)亂中不及撤退而去世。直到戰(zhàn)爭結束時,只有年老的母親和兩個妹妹相依為命。17歲的她被迫長大,堅強地挑起生活的重擔。王興復了解到她們家的狀況后,十分心疼這個還未成年的姑娘,把她當成自己的親妹妹,對她多加照顧。
平日里,王興復會把自己的伙食分給吳玉實充饑,并承包了她們家女人解決不了的力氣活。而吳玉實也會在王興復幫她們重建房屋的時候,為他傳遞工具,打水做飯等。
一來二去,兩個年輕人熟悉起來后,在日常交往中漸漸暗生情愫。
二、為愛艱難棄國籍
1954年9月,志愿軍開始分批從朝鮮撤離。戰(zhàn)士們熱淚盈眶,終于能回到闊別已久的故土,唯有一人不愿離開朝鮮,他就是王興復。王興復早已與吳玉實情投意合,約定終身。他既對故鄉(xiāng)牽掛思念,又對吳玉實情意深切,陷入了糾結的抉擇之中,然而,最后王興復還是做出了艱難的決定:留下來。
在當時,志愿軍紀律有明確規(guī)定,不許和朝鮮人民通婚。王興復能不能留下先不論,與吳玉實結婚更是一大難題。
王興復便向領導求情。得知此事的領導也明白,規(guī)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朝鮮戰(zhàn)爭已經結束,再拆散這對鴛鴦也是一種罪過。于是,領導就將此事上報給高層。
王興復和吳玉實的事使得中、朝兩國的高層進行一次研究對話,均認為不宜拆散雙方。于是提出了一個建議:就地復員。
所謂“就地復員”,就是讓王興復退出中國志愿軍,在朝鮮本地工作,且其工作一切由政府安排決定。
上級對王興復說:只要他退出抗美援朝志愿軍,不再是志愿軍的戰(zhàn)士,自然不用再遵循軍中的規(guī)矩。并且如果王興復答應復員,就得放棄中國國籍,加入朝鮮國籍。
王興復深陷糾結與愧疚,他想留下與摯愛吳玉實廝守終生,同時又抱著不能回鄉(xiāng)省親的遺憾與愧疚。可惜,好事難兩全,有舍才能有得,王興復選擇了為愛而答應復員,提交復員申請。這一申請歷經層層審批,最終才將手續(xù)批完。
1959年,王興復退出了中國國籍,加入朝鮮國籍,并與吳玉實于1962年獲得朝鮮行政部門批準后才得以順利結婚。
婚后的日子雖然拮據,但是,十分幸福。王興復在華僑和政府的幫助下從事教育工作,憑借自己的努力考取了朝鮮認可的教師資格證,成為真正的老師。不僅事業(yè)有成,和吳玉實還擁有了可愛的小寶寶。事業(yè)和家庭雙豐收,然而,王興復卻在幸福與滿足的同時,感到一絲空虛。這份空虛來源于對故土和親人的牽掛,無根之萍,終是漂流。
三、落葉歸根入鄉(xiāng)懷
這份空虛在王興復年齡漸長后愈演愈烈。中國古話說:落葉歸根。王興復在夜深人靜時總是獨自望向窗外,深感“月是故鄉(xiāng)明”。
妻子吳玉實也感受到丈夫的異常。體貼的她知道王興復的思鄉(xiāng)之情,便對丈夫說:如今母親也走了,我們在朝鮮已無什么牽掛,我完全可以陪你回到中國,回到你的故鄉(xiāng)。
說到底,吳玉實對王興復這幾年的付出感到十分心疼,現(xiàn)在也輪到她為了丈夫放棄一些東西。
妻子的話讓王興復觸動萬分,既已無后顧之憂,他決定重新加入中國國籍,只是,第二次申請更改國籍又談何容易?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王興復于1967年成功重獲中國國籍,退出朝鮮國籍,并為自己已有的四個孩子也取得了中國國籍,但是,在1967年后的三個孩子,根據朝鮮當局安排,隨母親的國籍,為朝鮮國籍。
70年代末,王興復向中國相關部門遞交申請回國定居的相關材料,最終,取得了回國生活的權利。王興復終于可以牽著妻子和孩子的手,投入祖國母親的懷抱。王興復與吳玉實的這段跨國戀情傳為佳話,為后人傳頌。
作為妻子,吳玉實十分感謝中朝的友誼,她和丈夫王興復的愛情正是這份友誼的見證。所謂英雄難過美人關,而每位英雄又有著為祖國戰(zhàn)斗的錚錚鐵骨和拳拳的愛國之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