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不是迷信!七月十五中元節(jié),記得:1不燒、2不曬、3不供、4不動
“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于是夜誦經(jīng),餓節(jié)囚徒亦得解脫”,這是古籍中的記載。同時也說明了,中元節(jié)的核心思想就是“地官赦罪”,因此,在中元節(jié)的時候,“鬼門”大開,冥間的孤 魂 野天鬼到處亂竄了。當然,這也是來到凡間能夠收到錢紙的。
從老祖宗的角度來看,中元節(jié)到來,不同的思想也是有發(fā)揚慈悲為懷的。比如說,道教以道士誦經(jīng)祈福,而佛教舉行盛大的“盂蘭盆會”,以豐富的供品普度眾生??梢姡性?jié)的傳統(tǒng)習俗不僅是對自己先人的緬懷,還是發(fā)揚樂善好施的傳統(tǒng)美德的時候。在一些地區(qū),每到中元節(jié)的時候,舉行“普度”邀請,以這樣的方式來告慰先人,同時也是邀請親朋好友的好機會。
當然,中元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與迷信不同,這一點我們還是要有所區(qū)分的。同時在中元節(jié)到來之際,傳統(tǒng)習俗當中的講究說法我們也必須要懂得的。
這里老祖宗給我們總結出來了,中元節(jié)記得:1不燒、2不曬、3不供、4不動。這些說法具體指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聊一聊:
1不燒
這里說的是中元節(jié)最大的儀式就是給逝去的親人燒錢紙。這也是古人“事死如事生”的思想說法,人們先人在那邊也是需要用冥錢來解決衣食住行的。因此,在三大“鬼節(jié)”的時候,燒錢紙是必須的。但是,燒錢紙也是有講究的。比如說,沒有包,沒有注明的錢紙不燒,上午的時間不燒。燒紙一般從午時開始到晚上八九點鐘這段時間都是可以的。
2不曬
這里說的是在中元節(jié)舉行燒紙上墳儀式的時候,我們不要選擇太陽最強烈的時候。畢竟現(xiàn)在還是孟秋時節(jié),秋老虎高溫還是會出現(xiàn)。而燒紙上墳過程還是比較久的,因此,我們不能在太陽光照下暴曬,謹防中暑了。
3不供
這里說的是在進行祭祀活動的時候,我們需要準備一些供品的。比如像魚、肉類、雞鴨等等。但是,也有一些水果是不宜作為供品的。比如說梨子,從諧音上來說有“分離”之意。還有說的不能供“葡萄”,因為葡萄成串成串的,作為祭祀供品寓意不好的。因此,當我們挑選供品的時候不要挑選梨子、葡萄之類的。可以挑選蘋果,因為蘋果有平安果之稱。寓意好,祈福也好。
4不動
這里說的是,在中元節(jié)的時候,我們親人之間團聚了。并且大家懷著悲痛的心情去給先人上墳燒紙的。想到曾經(jīng)先人在世的一幕,讓人很悲痛的。大家相隔陰陽兩地,心情很不好的。因此,這個日子是不宜動怒的,要心平氣和的與家人相處。否則,如果發(fā)生了爭吵,那是很傷親人間的感情的。先人已逝,親人更加要珍惜感情了。
綜上所述,七月十五中元節(jié),習俗講究不能少的,同時我們也要把傳統(tǒng)傳承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