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nèi)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jié)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秦始皇的一生充滿著傳奇色彩,即便是死后,他的陵墓也是歷代帝王中最神秘的存在之一。
史書記載,這座耗時近40年建造的帝王陵寢,在竣工后竟有72萬工匠被秘密處決,以確保陵墓秘密永不外泄。
然而,兩千多年過去了,后人不僅對這座地下宮殿的構造了如指掌,甚至連內(nèi)部的機關布局都能描述得栩栩如生,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血腥的屠殺
公元前210年,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在東巡途中病逝于沙丘。消息傳回咸陽后,丞相李斯和宦官趙高迅速啟動了早已制定的秘密計劃。
根據(jù)《史記》記載,始皇帝的陵墓在其生前就已基本竣工,但為了確保這座埋藏著無數(shù)珍寶和機密的地下世界永遠不被外人知曉,一場史無前例的大屠殺悄然展開。
這場屠殺的規(guī)模之大,手段之殘酷,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都是罕見的。
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的記述,參與陵墓建設的工匠、奴隸、刑徒等各類人員總計達到72萬之眾。
這些人中,既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能工巧匠,也有因犯罪而被判處徒刑的罪犯,更有大量被強征而來的普通百姓。他們用生命為這位千古一帝打造了一座前所未有的地下宮殿。
然而,當陵墓即將封閉的那一刻,這些建設陵墓的小人物就成了最大的威脅。
他們太了解陵墓的構造了,知道哪里有暗道,哪里藏著機關,更知道無數(shù)奇珍異寶的確切位置。
這場屠殺持續(xù)了數(shù)個月,直到所有知情者都被清除干凈為止。
據(jù)后來的考古發(fā)現(xiàn),在秦始皇陵周邊確實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亂葬坑,其中埋葬的尸骨數(shù)量驚人,這從側(cè)面印證了史書記載的真實性。
后人是怎么知道的?
既然知情者都被殺光了,那么后世是如何了解秦始皇陵內(nèi)部情況的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了。
在他撰寫的《史記》中,秦始皇陵的內(nèi)部構造有著極為詳細的描述,這些記述成為后人了解這座神秘陵墓的重要窗口。
在《秦始皇本紀》里,他寫道:"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余萬人……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史家向來古惜字如金,可司馬遷卻用了大量篇幅描寫秦始皇陵的構造,這段記述雖然簡潔,但信息量極大。
陵寢內(nèi)部仿造了整個天下的地理格局,用水銀模擬江河湖海,天花板上繪制了完整的天象圖。
但問題又來了,司馬遷生活在漢武帝時期,距離秦始皇去世已經(jīng)過了近百年,他又是如何得知這些細節(jié)的呢?
其實這還和司馬遷的家族有關,司馬家世代為史官,他的父親司馬談曾擔任太史令,有機會接觸到大量的宮廷檔案和秘密資料。
秦朝雖然短暫,大部分典籍也都和阿房宮一樣被項羽給燒了,可是劉邦當初是在項羽之前的入關的。
當時作為劉邦后勤部長的蕭何在進入咸陽之后,在第一時間進入了當時秦國丞相府的官方資料庫,搬出了檔案資料。
秦朝的典籍檔案也都被漢朝繼承下來了,很難保證這些官方資料里沒有關于始皇陵建造的詳細記錄。
或許司馬遷正是通過這些珍貴的第一手資料,才能夠如此詳細地描述出秦始皇陵的內(nèi)部構造。
更何況這么大規(guī)模的屠殺難免有幾個漏網(wǎng)之魚,即便是在當初在戰(zhàn)時,白起坑殺40萬趙軍的時候,依然有人幸存逃回了趙國。
即便是紀律嚴明的秦軍,也很難保證能夠完全將七十多萬工匠全部處死,畢竟這不是戰(zhàn)場殺敵,是沒有辦法兌現(xiàn)軍功的,很難保證這些幸存者不會對外透露一些消息。
結(jié)語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一個皇帝的如果像漢文帝那樣有德于民,即便是千年之后依然會成為仁君典范。
如果像桀紂那樣昏庸無道,那么自然也會遭到老百姓的唾棄。
秦朝統(tǒng)治者雖然采用了最極端的保密手段,但歷史的真相總會通過各種途徑在后世流傳。
今天,雖然秦始皇陵的地宮仍然沉睡在地下,但我們對它的了解已經(jīng)相當深入。這不僅要感謝太史公司馬遷的詳實記錄,更要感謝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
通過對陵墓周邊微生物群落的研究,基本可以肯定秦始皇陵確實存在大量水銀,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這座千古帝陵的神秘面紗終將被完全揭開。
參考:
史記-秦始皇本紀
秦始皇陵:千古之謎為何無法揭開?-文旅部
司馬談 - 維基百科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