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介紹了父親推薦的京味菜的熱菜,同時留了一個“扣子”,今天這一篇,介紹菜單中的主食、湯類和酒水等。
主食:
炸醬面
北京只有炸醬面,沒有“老北京炸醬面”,這么叫的基本是北漂在北京討生活賣給來京游客的。在北京,每一家都會做炸醬面。
炸醬面的靈魂當然是那碗肉醬,這也是最見做飯人功夫的。傳統(tǒng)做法一定以六必居干黃醬為主,混合甜面醬與五花肉丁炒制,肉丁焦香,醬汁咸甜交織。
面條一定要手搟面——是真正自己搟出來那種。最講究的是“鍋挑兒”,現(xiàn)煮現(xiàn)盛,一定吃出那種鍋氣來。
炸醬面的菜碼,雖然簡單,卻也見廚師的用心。菜碼講究時令,常見黃瓜絲、豆芽、心里美蘿卜絲、芹菜丁等十余種。別致一點的,可以把北京稻香村的醬牛肉切絲加進來。
鍋貼兒(三鮮餡兒)
這是北京街頭的經(jīng)典,變化了的煎餃,皮薄餡大,底部金黃酥脆。三鮮餡以豬肉末為主,加入鮮蝦、韭菜提鮮。包制時將面皮對折捏緊,留小口露餡。平鍋刷油后碼入鍋貼,小火煎至底部金黃,再沿鍋邊淋入水淀粉,加蓋燜煮至水汽收干,形成薄脆的“冰花”。
湯類:
豆腐腦
這本來北京人早餐的必備,為了給來京的朋友品嘗京味小吃,把它作為湯類菜品。豆腐腦以嫩滑豆腐為基底,澆上咸香鹵汁。鹵汁由肉末、黃花菜、木耳、香菇熬制,加黃豆醬油調色。豆腐腦要“喝”,用勺沿碗邊輕輕推動,讓鹵汁均勻裹住豆腐,感受細膩與濃郁的碰撞。
甜品:
奶酪(奶皮子酸奶)
現(xiàn)在北京的各個本地風味餐廳,都開發(fā)出了自己的奶酪。所以如此,因為奶酪源自宮廷。以牛奶為基,經(jīng)發(fā)酵、冷藏,形成綿密質地。
這道甜品,也可以用來餐前開胃,保證食欲大增。
酒水:
酸梅湯
酸梅湯本來是用來解暑的,現(xiàn)在已經(jīng)演變成了佐餐飲品,因為它可以酸甜口味,可以用來消食。
酸梅湯也是見廚師功夫的東西,如炸醬一般。因為在過去,北京人家家戶戶都會在夏日來臨之后熬之,配料、手法都會不同。至于偏好——甜一點兒、酸一點兒、淡一點兒,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燕京啤酒
1980年建廠至今,已成為中國啤酒行業(yè)標桿?,F(xiàn)在流行的是10°P清爽型,物美價廉,北京俗稱“大綠棒子”。不過要是在飯店里,加價過高,可以考慮燕京純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