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大閱兵那天,天氣熱得不行。如果說年輕人還挺得住,天安門城樓上坐的大多數(shù)都是老年人。
如果由于天氣原因,發(fā)生點什么事,肯定是誰都不愿意看到的。
那個時候想,如果能降降溫,該有多好?
其實,這個問題,有些專家早就想到了?,F(xiàn)在的天安門城樓觀禮臺邊,在欄桿內(nèi)側(cè),其實就藏著一排排小出風口??赡苣切┘钨e沒有注意到,從這些小出風口里,正悄悄輸送著陣陣涼風。
這個體貼周到的設計,正悄悄減輕由于天熱而引發(fā)的煎熬感覺。
這個看著不太起眼的設計,背后可是咱們的工程師敖了無數(shù)個夜晚才搞出來的。
這事得從2024年夏天說起,在一場外事活動中,由于觀禮臺太熱,好幾位外賓都汗流浹背,看著就讓人難受。
工作人員一看這不行,開始反思這個問題,并成立了攻關小組,著手解決一個困擾多年的老大難問題。
但要想解決,還挺難的,畢竟這是給天安門城樓動手術。天安門可是國家重點文物,絕不能亂改,安裝空調(diào)太丑,又要涼快,但又不能破壞文物,最起碼得保住古建筑的樣貌。
整個團隊搞了10多種方案,最后才定下“隱形空調(diào)”這一招。設計的出風口就藏在欄桿的雕花紋里,管道用的也是仿漢白玉的格柵,融進欄桿中,幾米遠外根本就看不出來。
整個空調(diào)系統(tǒng)共有300多個微型出風口,每個也才二三厘米大,卻出來的冷風卻能覆蓋1.5平方米的范圍,至少可以保證站或坐在旁邊的嘉賓們在大熱天感覺涼爽,可以說相當?shù)木珳省?/p>
還有一個問題,裝空調(diào)是有外機的,但天安門城樓上肯定是不能掛起外機的,這也是擺在設計團隊面前的一個難題。
所以,為了不影響美觀,這些設備全部只能藏在哪個隱蔽角落。最后還終于在一個底層的角落里找到了一處空間,但由于太小,機器沒法運進去。安裝人員只得把機器拆散,分開運下去后再組裝,才把這個問題解決。
送風管道的鋪裝更難,因為不能打孔鉆墻,好在城樓原來就有的通風管道,完全可以借來一用,只是原來的管道很窄,可害苦了安裝工,好在這都不算困難,一一解決了。
不僅如此,這個還不只是一個簡單的空調(diào)系統(tǒng),其中的黑科技那是相當?shù)母叽笊?。如溫控這塊,系統(tǒng)就自帶人體感應,哪兒人多,出風量就自動調(diào)節(jié)增加。它還自連上了氣象臺的數(shù)據(jù),外面溫度濕度一變,制冷模式也跟著變……
當然,由于天安門系國家重點保護文物,保護肯定是排在第一位的。施工時,所有的工具都要套上防磕碰的套子,工人得穿布鞋,最大程度保護好文物。
實踐出真知。系統(tǒng)安裝好以后,接受了今年熱天的烤驗。在8月分進行測試的時候,30多度的高溫下,觀禮區(qū)的體感溫度直接降了6-8度,舒適度增加了不少,非常管用。
其實,天安門城樓觀禮臺還有不少貼心的設計,雖說很小,但很暖心。如座椅下都有USB充電口,地面鋪設了防滑材料……
這些設計,看著不起眼,卻藏著人性化,真講究,能讓每個登上城樓的人舒舒服服,心情愉悅,這大概就是咱們禮儀之邦的待客之道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