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貢r間9月7日凌晨,基輔的天空被火光照亮,
810架無人機和13枚導(dǎo)彈雨點般砸向這座城市,烏克蘭政府大樓頂層燃起熊熊大火,
這是戰(zhàn)爭爆發(fā)以來,烏政府核心建筑首次遭到直接打擊,
就在48小時前,普京剛剛發(fā)出警告:北約敢派兵,就是宣戰(zhàn),話音未落,導(dǎo)彈就來了。
9月4日,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在巴黎舉行線上會議,聲稱有26個國家承諾向烏克蘭派兵,為戰(zhàn)后安全提供保障,
這話聽起來挺震撼,仿佛歐洲要組建一支"聯(lián)軍"馳援烏克蘭,
仔細一看,馬克龍的承諾有個前提條件:"將在未來(俄烏)達成?;鸹蚝推絽f(xié)議的框架下部署,不會部署在前線"。
換句話說,只有停火了才派兵,而且還不上前線,
當記者繼續(xù)追問具體哪26個國家時,各國的態(tài)度瞬間暴露了,
德國政府發(fā)言人含糊其辭,說要等"美國明確態(tài)度"才敢表態(tài),
意大利總理梅洛尼更直接,聲稱"只訓練不派兵",波蘭的態(tài)度最干脆:"就算停火了也不去。"
這些國家心里都打著小算盤,真派兵過去,不就成了普京口中的"合法打擊目標"?
法國《世界報》算了筆賬:就算只派1萬人,每年軍費就得增加50億歐元,還得時刻提防俄軍報復(fù)。
這種賠本買賣,誰也不愿意干。
馬克龍在巴黎吹牛的消息傳到莫斯科,9月5日普京明確警告,
"如果北約軍隊出現(xiàn)在烏克蘭,其將成為俄羅斯軍隊的'合法打擊目標'"。
普京從來不打空炮,2014年克里米亞"綠色小人",2022年2月的"特別軍事行動",
他說到做到,這次也不例外,當?shù)貢r間9月7日凌晨,普京的警告兌現(xiàn)了,
俄羅斯向烏克蘭境內(nèi)發(fā)射了805架無人機和13枚導(dǎo)彈,
這是自俄烏戰(zhàn)爭開始以來數(shù)量最多的一次。
基輔的夜空被無人機群覆蓋,防空警報響徹全城。
烏克蘭防空部隊攔截了大部分攻擊,但還是有漏網(wǎng)之魚,
重點是,這次的目標不再是軍工廠或油庫,而是直指權(quán)力核心。
無人機殘骸墜落導(dǎo)致烏政府大樓起火,該大樓頂層設(shè)有總理辦公室和政府會議廳。
火光沖天的畫面瞬間傳遍全球,俄軍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什么叫"斬首能力",
想打哪里就能打哪里,包括你澤連斯基辦公的地方。
就在幾天前,普京提議在莫斯科會面時,澤連斯基一口回絕,還反擊說"普京可以來基輔"。
他甚至聲稱,普京的邀請只是"拖延策略"。
現(xiàn)在政府大樓的火光或許徹底打醒了澤連斯基,截至目前,襲擊已造成2人死亡、18人受傷。
澤連斯基馬上變了臉,他緊急聯(lián)系馬克龍,接著又找北約秘書長斯圖滕貝格,
社交媒體上的口氣也從之前的"絕不妥協(xié)"變成了"需要立刻支援"。
在帖子中,他急切地提到:"我們必須落實在巴黎達成的所有共識,
我們也期望所有協(xié)議得到執(zhí)行,以加強我們的防空能力。"
這種轉(zhuǎn)變一點也不意外,當死神真的敲響你家門時,誰還有心情逞英雄?
可惜的是,歐洲各國的反應(yīng)相當冷淡,德國要等美國表態(tài),
意大利只訓練不派兵,波蘭直接拒絕。
這些國家心里都在盤算:真派兵過去,豈不是成了普京口中的"合法打擊目標"?
其實,在這場襲擊之前,外交渠道并非完全堵死,
今年8月,特朗普和普京秘密會晤后,曾傳出一個"440換6600"的土地交換方案,
俄羅斯從北部占領(lǐng)區(qū)退出440平方公里,烏克蘭讓出戰(zhàn)亂最激烈的頓巴斯6600平方公里。
這個方案從軍事角度看其實挺合理,頓巴斯地區(qū)戰(zhàn)火連綿,早就成了廢墟;
而俄軍在北部的控制也不夠穩(wěn)固,
用一塊雞肋換取核心利益,對雙方都不算虧本買賣。
但澤連斯基當時正飄在云端,覺得有歐洲撐腰,底氣很足。
他一口回絕了這個方案,還放出狠話說"去莫斯科談判就是投降",
現(xiàn)在看來,這句話成了最大的笑話。
9月7日的炮火過后,澤連斯基再也硬氣不起來了,
烏克蘭官方對沖突結(jié)束的預(yù)期也從2025年推遲到2026年底。
這種變化說明了什么?說明他們越來越悲觀,越來越清楚現(xiàn)實有多殘酷。
這整場鬧劇中,特朗普表面上參加了歐洲的線上會議,
卻只顧著喊"歐洲別買俄羅斯石油",對派兵的事只字不提。
美國的策略很明顯:讓歐洲當冤大頭,自己在后面撿便宜,
一旦局勢惡化,美國隨時可以抽身而退,留下歐洲面對俄羅斯的怒火。
德國官員私下透露,他們最擔心的就是"美國賣隊友",
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時,歐洲跟著美國制裁俄羅斯,結(jié)果能源價格漲上天,自己損失慘重。
這次要是真派兵,萬一美國突然跟俄羅斯做交易,歐洲豈不是成了冤大頭?
這種擔憂絕不是多余的,特朗普早就表態(tài),
"烏克蘭收不回克里米亞,也加不了北約,有些事永遠不會改變。"
話雖難聽,卻是現(xiàn)實,
在這種情況下,歐洲國家當然不愿意為了烏克蘭跟俄羅斯拼命。
這場沖突的本質(zhì),早就超越了簡單的領(lǐng)土爭端,
從歷史上看,俄羅斯和烏克蘭同屬東斯拉夫人,基輔還是東斯拉夫文明的發(fā)源地。
蘇聯(lián)解體后,烏克蘭逐漸分化成"親俄"和"親西方"兩派,矛盾越來越深。
普京這次動真格的,也是被逼到了墻角,
北約東擴已經(jīng)到了俄羅斯家門口,烏克蘭還一個勁想加入北約。
在俄羅斯看來,這就像"刀架在脖子上",不反擊就等死。
所以普京才會放話:"如果烏克蘭拒絕和談,我們就用軍事手段實現(xiàn)目標。"
基輔政府大樓的熊熊火光,正是這種威懾能力的最佳證明,
澤連斯基再也無法忽視一個現(xiàn)實:在這場實力懸殊的較量中,強硬只會換來更大的痛苦。
普京用一場精準的襲擊展示了肌肉,澤連斯基的強硬姿態(tài)被撕開了缺口,
歐洲的承諾成了空頭支票,美國則在一旁隔岸觀火。
這場沖突已經(jīng)打了兩年多,廢墟遍地,生靈涂炭,普通百姓承受著戰(zhàn)爭的全部痛苦,
或許只有當各方都放下執(zhí)念,真正坐在談判桌前時,這片飽經(jīng)戰(zhàn)亂的土地才能迎來和平的曙光,
基輔政府大樓的那場大火,可能就是這個轉(zhuǎn)機的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