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3亞洲杯預選賽踢到最后一輪,局勢算是徹底明朗了,44支隊伍、11個小組,最終只有15隊能晉級,眼下已經有18支球隊提前出局,其中最慘的要數北馬里亞納群島,兩場小組賽丟了24個,一個球沒進,徹底成為本屆預選賽的笑柄,而國足雖然眼下積6分排名小組第二,但最后一場偏偏要硬碰澳大利亞,麻煩就出在這里
從積分情況看,澳大利亞和中國隊都是6分,但對比凈勝球,一個拉滿到20個,一個是11個,直觀數據就說明雙方的差距,而且別忘了澳大利亞首輪14比0按在北馬里亞納身上碾壓,火力真不是開玩笑,中國隊雖然也踢了個10比0,但這種級別的菜團子比賽拿來對比沒啥實際意義,所以兩隊真正的實力對話,是天平嚴重傾向澳大利亞的
問題來了,中國隊即便前兩輪全勝,依然沒法穩(wěn)坐出線,6分只是保底,如果最后輸給澳大利亞,多半就停留在6分,這就意味著被其他小組的高分第二反超的概率極大,別忘了不少小組第二都有拿到7分甚至更高的空間,按規(guī)則比較排名,中國隊幾乎沒有優(yōu)勢,換句話說,能保證底線的不是自己,而是對手的情緒和比分
說到這里,不得不提“默契球這回事,國足同澳大利亞的比賽結束時間更早,等到其他小組看到國足只拿到6分,那就有操作空間了,比如兩個已經積4分的對手,末輪一握手,制造個平局,瞬間都變成7分,這種場景在亞洲賽場其實不罕見,既不算明目張膽,但懂球的都懂,中國隊就很可能被當成犧牲品
再把鏡頭拉回場上,中國隊要想在比賽里拿分,說實話幾乎只能靠守,靠對方失誤,或者靠極限反擊搞個進球,現實是這支U23國足跟澳大利亞的身體對抗、硬度和速度差距明顯,球員配置也缺乏爆點,雙方一旦進入對攻節(jié)奏,中國隊幾乎必然被打穿,所以擺低姿態(tài)、盡量磨時間,也許才是最實際的選擇
但話說回來,就算真拼死拿到1分,也不代表穩(wěn)了,因為6分加凈勝球11個,這數據放在所有小組第二的對比里,目前只能算中位甚至偏下,要知道約旦、卡塔爾、阿聯酋、韓國這幾隊不僅同樣6分,凈勝球都比中國隊高多了,出線規(guī)則歸根到底是個數字游戲,國足沒有絕對優(yōu)勢,最后一輪結局幾乎被動掌握在別人手里
其實這種尷尬局面早就寫進劇本了,前期打弱隊刷數據,表面看風光,匯總到整個積分榜就是“高分堆,一旦和強隊交鋒失分,就會被瞬間拉下去,這也是亞洲足球殘酷的一面,尤其是擴軍背景下,球迷一邊覺得看似機會多了,另一邊又發(fā)現自己恰好卡在門檻,走不出去也掉不下去,既無突破也無驚喜
更扎心的是,還被放大鏡照出了差距,同樣是暴打北馬里亞納,澳大利亞能進14個,中國隊進10個,看似不大,其實背后是執(zhí)行力、硬實力、心態(tài)的綜合體現,當水平差距拉大到極限時,強隊能把比賽打到近乎訓練課的效率,而這正是國足所欠缺的冷酷和穩(wěn)定
當然話得說回來,預選賽不是世界杯,層級有限,但對于球迷來說,每一屆這樣的失望都在疊加,哪怕這次只是U23的比賽,也照出了整個體系的硬傷,人才儲備不到位,打法思路單調,最后就只能糾結于計算分數和盯別人臉色,那種被動感比輸球更難受
此情此景,中國隊其實沒有太多選擇,剩下的只有一件事,盡自己全力去打澳大利亞,把結果交給場上的90分鐘,其他諸如默契球、凈勝球這些外部因素,不是球員們能掌控的,倒不如把這場當成真正的試金石,看看差距到底有多大,也讓外界看到一個態(tài)度
最終結論其實也很簡單,中國隊目前的位置就是“被動候選,末輪大概率陷入被動,能否僥幸突圍很難說,但這已不取決于他們自己,歸根結底還是那句話,當你把命運交給別人,就要做好被算計的準備,這就是國足的現狀,也是球迷的無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