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
聲明:本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為保護當事人隱私,文中人物均為化名,部分細節(jié)有藝術加工。
"你瘋了嗎?"張經理的聲音在辦公室里炸開,手里的辭職報告被他攥得變了形。
"沒瘋。"我平靜地看著他,"昨晚的飯,我已經買過單了。"
"就因為一頓飯?"他的臉漲得通紅,額頭的青筋都凸了出來,"李曉明,你在公司三年了,就因為請了頓飯就要走?"
"不只是一頓飯。"我把早就準備好的離職材料推到他面前。
他的手開始發(fā)抖,嘴唇動了幾下,卻什么都說不出來。那一刻,他的眼神里有種我從未見過的恐慌。
01
2024年的冬天來得特別早,12月剛過半,北京就下了第三場雪。
我在這家互聯(lián)網公司已經待了整整三年。從一個普通的產品專員,一步步做到了產品經理。公司不大,整個產品部門加起來也就二十來號人,但氛圍一直不錯,至少表面上是這樣。
年底了,大家最關心的自然是年終獎。
"聽說今年公司業(yè)績不錯,年終獎應該能多發(fā)點吧?"午休時,同事小王湊過來小聲問道。
"誰知道呢。"我笑了笑,繼續(xù)盯著電腦屏幕上的數(shù)據報表。
其實心里多少有些期待。今年我負責的兩個項目都完成得不錯,其中一個還超額完成了30%的業(yè)績指標。按照往年的慣例,年終獎應該不會太差。
張經理是個四十出頭的中年男人,挺著個啤酒肚,平時總愛在辦公室里踱來踱去。他有個習慣,喜歡在人多的時候顯擺自己的"管理藝術"。
"小李啊,這個月的數(shù)據報表做得不錯。"那天下午,他特意走到我工位前,聲音故意放大了些,"好好干,年終獎不會虧待你的。"
旁邊的同事都投來羨慕的目光。在這個公司,被張經理當眾表揚,往往意味著年終獎會比別人多不少。
我禮貌地道了聲謝,心里卻沒什么波瀾。三年了,我早就摸清了張經理的脾性。他這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畫餅,嘴上說得天花亂墜,真到兌現(xiàn)的時候總是打折扣。
12月20號,財務部的小陳悄悄告訴我們,年終獎的數(shù)額已經確定了,就等著25號的年終聚餐上宣布。
"聽說有人能拿到十幾萬呢。"小陳神秘兮兮地說。
辦公室里頓時炸開了鍋。十幾萬的年終獎,在我們這種中型公司已經算是天文數(shù)字了。大家都在猜測,到底是誰能拿到這么多。
"肯定是銷售部的老趙吧,他今年簽了好幾個大單。"
"也可能是技術部的王工,聽說他開發(fā)的那個系統(tǒng)為公司省了不少錢。"
議論聲中,張經理從辦公室里走出來,清了清嗓子:"都別瞎猜了,好好干活。25號晚上,公司在金茂大廈的旋轉餐廳訂了位子,到時候大家都去,一個都不許缺席。"
金茂大廈的旋轉餐廳,人均消費至少五百塊??磥砉窘衲甏_實賺了不少錢。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了25號。
那天下午,整個辦公室的氣氛都很躁動。女同事們早早就開始補妝,男同事們也都換上了平時舍不得穿的正裝。大家心照不宣,都知道今晚不僅是吃飯,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的年終獎到底有多少。
下午五點半,張經理準時出現(xiàn)在辦公室門口:"走吧,車已經在樓下等著了。"
公司包了兩輛中巴車,浩浩蕩蕩地向金茂大廈進發(fā)。路上,大家有說有笑,氣氛熱烈。只有我靠在窗邊,看著外面飛速后退的街景,心里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02
金茂大廈88層的旋轉餐廳,可以俯瞰整個北京城的夜景。
落地窗外,萬家燈火如繁星點點,在這個高度看下去,整座城市都顯得那么渺小。餐廳緩緩旋轉著,每轉一圈需要兩個小時,正好是一頓飯的時間。
"今年大家辛苦了!"張經理站起來,舉著酒杯,臉已經有些泛紅,"來,第一杯,敬大家!"
大家紛紛舉杯。酒過三巡,氣氛漸漸熱烈起來。
我坐在靠窗的位置,偶爾應付著同事們的敬酒,大部分時間都在觀察。張經理今晚格外興奮,不停地和每個人碰杯,嗓門也越來越大。
"說真的,今年公司能有這樣的業(yè)績,全靠大家的努力。"他又站了起來,搖搖晃晃的,"尤其是我們產品部,兩個重點項目都完成得相當出色。"
說到這里,他特意看了我一眼。
"李曉明,站起來!"他突然點名。
我放下筷子,緩緩站起身。
"大家可能不知道,小李負責的項目,為公司創(chuàng)造了多少價值。"張經理的聲音更大了,"光是第三季度,就帶來了近千萬的營收!"
掌聲響起,同事們都向我投來贊許的目光。我微笑著,心里卻在想,這么高調地表揚,肯定沒什么好事。
果然,張經理話鋒一轉:"所以啊,小李今年的年終獎,那是相當可觀的。"
他故意停頓了一下,所有人都豎起了耳朵。
"十五萬!"他伸出一個巴掌,又比了個五,"整整十五萬!"
餐廳里瞬間安靜了幾秒,然后爆發(fā)出一陣驚呼。
"十五萬?真的假的?"
"這也太多了吧!"
"不愧是李經理,就是厲害!"
各種議論聲此起彼伏。我愣在那里,一時不知道該說什么。十五萬?這個數(shù)字確實超出了我的預期。按照公司的慣例,我這個級別的產品經理,年終獎頂多也就五六萬。
"怎么,高興傻了?"張經理笑著拍了拍我的肩膀,"來,敬大家一杯!"
我機械地舉起酒杯,腦子里還在消化這個消息。
"等等!"張經理突然又開口了,"既然小李拿了這么多年終獎,是不是該表示表示?"
我心里咯噔一下。
"對啊,十五萬呢,請大家吃頓飯不過分吧?"銷售部的趙姐起哄道。
"就是就是,今晚這頓就該小李請!"技術部的王工也跟著說。
張經理哈哈大笑:"我看行!小李,你看怎么樣?今晚這頓飯,就你請了!大家說好不好?"
"好!"眾人齊聲響應。
我環(huán)視了一圈,看著那些期待的眼神,心里五味雜陳。這頓飯,二十多個人,人均五百,加上酒水,少說也要兩萬塊。
"麻利去買單啊,別磨磨蹭蹭的。"張經理的語氣里帶著一絲不容置疑,"拿了這么多獎金,請大家吃頓飯,不過分吧?"
我深吸了一口氣,擠出一個笑容:"不過分,應該的。"
說完,我轉身向收銀臺走去。
背后傳來一陣歡呼聲,還有人在起哄:"李總大氣!"
收銀臺的服務員微笑著遞過賬單:23800元。
我掏出信用卡,刷卡的時候手有些顫抖。不是因為心疼錢,而是因為憤怒。我知道,這不是第一次,張經理經常用這種方式"宰"拿了獎金的員工。但這次,他選錯了人。
"先生,請輸入密碼。"服務員提醒道。
我輸入密碼,按下確認鍵。交易成功的提示音響起,我接過賬單和信用卡,轉身往回走。
"賬結了?"張經理醉眼朦朧地問。
"結了。"我平靜地回答。
"好!大家繼續(xù)喝!"他舉起酒杯,"為小李的慷慨干杯!"
我坐回位子上,掏出手機,打開了一個加密文件夾。里面有幾張截圖,是前兩天從公司系統(tǒng)里導出來的。看著那些數(shù)字,我嘴角露出一絲冷笑。
03
聚餐結束已經晚上十點多了。
大家陸陸續(xù)續(xù)離開餐廳,張經理喝得最多,走路都有些不穩(wěn),被司機扶著上了車。臨走前,他還不忘拍著我的肩膀說:"小李啊,好好干,明年給你更多!"
我笑著點頭,目送他離開。
回到家已經十一點了。我坐在電腦前,打開了一個新建的Word文檔,開始打字。
"辭職報告"四個字出現(xiàn)在屏幕上。
其實,這個決定我已經考慮很久了。今晚的事,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手機震動了一下,是財務部小陳發(fā)來的微信:"李哥,今晚辛苦了。不過十五萬的年終獎,請頓飯也不算什么吧。"
我盯著這條消息看了很久,然后回復:"是啊,十五萬呢。"
放下手機,我繼續(xù)寫辭職報告。寫到一半,又拿起手機,翻開相冊,找到了那幾張截圖。
第一張截圖是公司的年終獎發(fā)放明細表,上面清清楚楚地寫著:李曉明,產品經理,年終獎金額:50000元。
第二張截圖是另一份文件,標題是"年終獎金調整方案",里面有一行被標紅的文字:經總經理批準,產品部經理張某年終獎調整為150000元。
第三張截圖最有意思,是張經理和財務總監(jiān)的郵件往來。郵件里,張經理要求把我的年終獎"暫時"寫成15萬,理由是"便于部門管理"。
我把這些截圖又看了一遍,然后關掉相冊,繼續(xù)寫辭職報告。
其實在三天前,我就發(fā)現(xiàn)了這個秘密。
那天下午,張經理臨時有事出去了,讓我?guī)退幚硪环菥o急文件。他的電腦沒有鎖屏,我在找文件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了桌面上一個名為"年終獎"的文件夾。
好奇心驅使下,我點開了文件夾。里面的內容讓我大吃一驚。
原來,公司給我的年終獎確實是5萬,這個數(shù)額雖然不算多,但也符合我的預期。而張經理的年終獎原本只有3萬,因為他今年的部門管理并沒有什么突出表現(xiàn)。
但不知道他用了什么手段,竟然說服財務總監(jiān)和老板,把他的獎金調整到了15萬。而為了掩人耳目,他讓財務在公開場合說這15萬是發(fā)給我的。
這樣一來,他既能拿到高額獎金,又能通過讓我請客的方式,把這件事做得天衣無縫。反正最后發(fā)工資的時候,我只能拿到5萬,到時候就算我有意見,木已成舟,他大可以說是"財務弄錯了"或者"領導臨時調整了"。
我當時的第一反應是憤怒,但很快就冷靜了下來。我用手機快速拍下了這些文件,然后若無其事地處理完了那份緊急文件。
這三天里,我一直在等。等今晚的聚餐,等他當眾宣布這個"好消息",等他讓我買單。
現(xiàn)在,一切都如我所料。
我保存好辭職報告,又打開了另一個文件夾。
里面不只有那幾張截圖。
還有更多東西。我調出了一份Excel表格,上面密密麻麻記錄著過去兩年里,張經理所有的"小動作"。挪用項目經費、虛報差旅費、收受供應商回扣...每一筆都有據可查。
最關鍵的是,我還有一段錄音。
那是上個月,張經理喝醉后在辦公室里和財務總監(jiān)的對話。他們以為辦公室里沒人,卻不知道我因為加班就睡在了茶水間的沙發(fā)上。
我打開錄音,張經理的聲音從音箱里傳出來:"...老劉,這次你幫我這個忙,回頭那個項目的供應商,我介紹給你認識..."
我關掉錄音,嘴角露出一絲笑容。明天,有好戲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