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烏克蘭不會割讓一寸土地?!边@是澤連斯基曾經(jīng)對世界的承諾,可如今基輔火光四起,西方軍援難產(chǎn),26國的駐軍承諾被現(xiàn)實打了回票,就在火海中,澤連斯基終于松了口:烏東那幾塊地,或許可以談。
這不是立場的動搖,而是被戰(zhàn)爭的鐵拳打疼了。從最初的“寸土不讓”到現(xiàn)在的“只要不全面淪陷就是勝利”,烏克蘭總統(tǒng)的態(tài)度變了,變得更現(xiàn)實,也更無奈。而壓在烏克蘭身上的,不只是導彈和無人機,還有一個越來越冷漠的國際社會。
燒不盡的基輔,救不來的援軍
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喊出了一個很熱鬧的口號:未來一旦俄烏停火,26國會向烏克蘭派駐保障部隊,負責保護烏克蘭的軍事實力不被削弱,聽起來挺有排面,但別誤會,這些部隊不會上前線,更不會現(xiàn)在就來,說白了是“等你不打了,我再考慮幫你站站崗”。
這場由法國和英國主導的線上會議,雖然聚集了35個國家,但真正有動作的只有嘴。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甚至連“部署”這兩個字都沒提,只說“未來幾天看看要怎么支持”。意思很清楚,美國不會再當這個冤大頭。
俄羅斯的反應就沒那么客氣了,外交部直接定性:這是“赤裸裸的干預”,誰敢真把部隊派進烏克蘭,就是對俄羅斯國家安全的挑釁,普京不打嘴炮,直接上導彈,9月7日基輔遭到大規(guī)模轟炸,無人機和導彈齊上陣,政府大樓被炸了個稀巴爛,傷亡數(shù)字上了新聞,意義卻在數(shù)字之外——這是對26國駐軍計劃的明確回應。
無人機成了俄羅斯的“平價打擊神器”,成本低、數(shù)量大、防不勝防。烏克蘭的愛國者導彈系統(tǒng)再先進,也架不住這么大車輪戰(zhàn)。而且這波空襲不只炸軍事目標,連政府象征都成了靶子,目的很明確:打的不是建筑,是士氣。
一手握憲法,一手舉白旗
戰(zhàn)爭打到這個份上,烏克蘭的局勢已經(jīng)不能再“強硬”了,俄軍正逐月推進,每月拿下六七百平方公里,烏軍每天損失近兩千人,裝備跟不上,就連基本的彈藥供應都成了問題,而在后方,GDP下滑、公共服務癱瘓,1000萬人流離失所,國家債務快要把財政壓垮。
澤連斯基也不是鐵人,最開始,他拿憲法當擋箭牌,說烏克蘭“一寸土地都不能讓”,因為憲法寫著“領土不可分割”??傻搅?月,他在歐洲領導人面前悄悄換了說法:已經(jīng)被俄羅斯占領的地盤,或許可以割讓,只要別再多拿。
這個轉(zhuǎn)變,不只是語言上的“模糊處理”,而是戰(zhàn)略上的“重新定義”,他開始說:“只要俄羅斯沒全面占領烏克蘭,那我們就算贏?!边@個版本的“勝利”,比當初要溫和得多,也實際得多——畢竟,現(xiàn)實已經(jīng)把烏克蘭打得不剩多少堅持的空間。
而特朗普就更直接了。他批評澤連斯基“拿憲法當借口”,還暗示:不妥協(xié)就別想繼續(xù)做局內(nèi)人。從這句話里,能聽出兩個意思:第一,美國不會無限支持;第二,烏克蘭要是太倔,可能連談判桌都坐不上。
談的是和平,換的卻是地
澤連斯基的“妥協(xié)”,并不是無條件投降,他試圖引入“朝鮮半島模式”,劃一條?;鹁€,把局勢“凍結(jié)”,然后再靠西方簽個“共同防御條約”來兜底,他想的是烏東那幾塊地暫時不提,別打了,把國家穩(wěn)住再說。
可問題是,俄羅斯根本不買賬。普京提出的條件比“凍結(jié)”更苛刻:烏克蘭必須從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全境撤軍,連那6600平方公里的頓巴斯核心區(qū)都得讓出來,作為交換,俄羅斯只愿意退還北部邊緣地帶440平方公里,面積差距15:1。這個“領土交換”,怎么看都像是敲竹杠。
而歐洲這邊也沒閑著,他們提出的方案聽起來很公正:“?;饍?yōu)先,領土談判必須對等,歐洲必須參與最終協(xié)議,”可問題是,歐洲自己都不愿意派兵上前線,德國等國對軍事援助也越來越謹慎,再加上26國的“保障部隊”說了半天還是個“空頭承諾”,誰來真正保障烏克蘭的未來,沒人敢打包票。
更現(xiàn)實的是,烏克蘭憲法規(guī)定,任何涉及領土讓渡的協(xié)議都必須經(jīng)全民公投。這意味著,即便澤連斯基想談,國內(nèi)也不一定同意。而戰(zhàn)爭拖得越久,國內(nèi)的不滿情緒越高,公投的通過率越低。這就是一個死循環(huán)。
火燒到門口,才知道風往哪吹
澤連斯基的轉(zhuǎn)變,不是背叛,而是現(xiàn)實的倒逼。戰(zhàn)爭不是靠激情打贏的,尤其當你的盟友一個個開始“轉(zhuǎn)身”,你就只能自己找臺階下,現(xiàn)在的他一方面還要維持國內(nèi)士氣,一方面又得在國際上爭取談判空間,左右為難,進退皆難。
而這場沖突,已經(jīng)不僅僅是烏克蘭和俄羅斯的事。26國的駐軍承諾,把這場戰(zhàn)爭推向了一個更復雜的階段:是繼續(xù)支持烏克蘭抗戰(zhàn)到底,還是接受一個不完美的?;鸱桨?,成為所有國家都得回答的問題。
但問題是火燒到自家門口之前,沒人愿意出手救火。等到基輔變成火海,才明白“保障部隊”只是說說而已,而澤連斯基也終于在廢墟中松了口。
嘴上說著勝利,心里卻知道,想贏就得先活下來,戰(zhàn)爭的盡頭,不一定是和平,但一定是選擇。此刻的澤連斯基,正在用土地換喘息,用妥協(xié)換未來。這個決定,不光是對烏克蘭的考驗,也是對整個西方世界的拷問。
參考資料:
“26國承諾,俄烏停火后向烏派兵”
2025-09-05 海南新聞
俄反對無效,馬克龍公開宣布,26國將在烏克蘭駐軍,但有一個條件
2025-09-10 搜狐網(wǎ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