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白玉蘭獎,格外熱鬧,也格外敏感。
入圍最佳女主角的5位演員,可以說個個都有拿獎的底氣。一個是憑《國色芳華》破平臺紀錄的楊紫,一個是一手帶火“黃玫瑰”的劉亦菲,還有多年沉淀演技的閆妮、馬伊琍,以及最終奪冠的宋佳。
在這一場視后的競爭中,沒有“水軍橫飛”的輿論操作,反而是少有的“觀眾服氣”,誰上都說得過去,誰落選也不算冤枉。然而,當主持人念出“宋佳”的名字,掌聲雷動的背后,卻也留下了些許遺憾與爭議。
一邊倒的口碑:宋佳用演技“硬吃”評審團
宋佳憑《山花爛漫時》拿下白玉蘭視后,其實在業(yè)內(nèi)早有呼聲。這部改編自張桂梅真實故事的作品,不靠流量,不玩噱頭,一路低調(diào)播出,卻口碑極佳。
宋佳飾演的“張桂梅”一角,不僅高度還原了外形神韻,更重要的是,她演出了那個時代教育工作者的堅韌與奉獻精神。一句“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配上宋佳那擲地有聲的語氣,幾乎成了今年國產(chǎn)劇臺詞天花板。
劉亦菲落選,爭議不在演技,而在“那兩個字”
事實上,今年最被討論的,并不是宋佳能不能拿獎,而是劉亦菲為什么“突然”缺席頒獎現(xiàn)場。
前一晚,她還出席了白玉蘭提名晚宴,甚至拒絕了LV大秀的邀請,似乎對獎項抱有期待。但到了正日,她卻沒有現(xiàn)身紅毯,也沒出現(xiàn)在觀眾席。
這反常的操作,引發(fā)了眾多猜測。粉絲說她“早知道沒獲獎,不想陪跑”,路人卻覺得“她輸不起”。但真正細心的網(wǎng)友翻出了一條被忽視的信息——提名名單中,唯獨劉亦菲后面,標注了“國籍:美國”。
你沒看錯,五位視后候選人中,只有她不是中國籍。
回顧白玉蘭獎過往幾十年,2007年后再無外籍演員獲得最佳男女主角獎。雖未明文規(guī)定“必須中國國籍”,但實際評選中早有傾向。這也解釋了劉亦菲為何在去年金鷹獎中被中途取消資格,理由同樣是“國籍”。
楊紫、馬伊琍、閆妮:陪跑亦值得尊重
與劉亦菲的“引發(fā)熱議”不同,其他三位女演員雖沒得獎,卻贏得了尊重。
楊紫大方出席,為對手鼓掌。馬伊琍低調(diào)從容,從不爭聲勢。閆妮淡定沉穩(wěn),享受屬于演員的榮譽時刻。
她們共同撐起了這屆白玉蘭獎的“專業(yè)高度”,也是近年來內(nèi)娛獎項中少有的高質(zhì)量群像。
甚至可以說,這場獎項不僅評出了最強女主,也評出了一個行業(yè)應有的態(tài)度——獎項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尊重舞臺、尊重角色、尊重同行。
從白玉蘭中國獎項的“隱形規(guī)則”
劉亦菲“落選”的根本,并非她不夠優(yōu)秀?!睹倒宓墓适隆分械乃?,確實憑一己之力帶火了角色,演技也遠非“花瓶”可以定義。但在越來越強調(diào)“文化自信”“價值認同”的當下,一位國籍標注為“美國”的演員,想拿下國家級大獎,始終難免尷尬。
金星曾說:“你放棄了這個國家的國籍,就意味著你選擇了另一種身份,那也得承擔相應的結(jié)果?!?/p>
這一點,很多網(wǎng)友并不苛責劉亦菲本身,但卻無法回避她“以外國身份享受中國紅利”的矛盾。
結(jié)語:獎項落定,風波未散
這一屆白玉蘭獎,給了觀眾久違的感動,也留下了不少現(xiàn)實的反思。
宋佳實至名歸,不僅代表的是個人的高光時刻,更是白玉蘭獎對“腳踏實地”的一種肯定。
而劉亦菲的缺席,則像一枚硬幣的另一面,提醒人們:演技之外,身份、認同、價值觀,也在悄悄影響著評獎的走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