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0日,中國籃協(xié)的第十屆全國代表大會上,姚明站起身,完成了他作為中國籃協(xié)主席的最后一次工作交接。
短短幾句話,便將他肩上這副重擔,輕輕卸下。
消息傳開,“姚明卸任!”這幾個字,瞬間火遍網(wǎng)絡(luò)。
有人拍手叫好,恭喜他“終于下課了”,中國籃球的“至暗時刻”過去了。
有人則感到惋惜,覺得他“功敗垂成”,改革沒有達到預(yù)期。
但無論哪種聲音,都逃不過一個事實:那個曾經(jīng)把中國籃球扛在肩上的“大姚”,這一次,真的放下了。
可如果只用“卸任”二字來定義他這一段經(jīng)歷,未免也太膚淺了。
聊姚明,你繞不開他那嚇人的身高。2米26,站在哪兒都像一座山。
但你知道嗎,他小時候可不是天生神力、所向披靡。恰恰相反,他的籃球之路,起步時竟然有點“笨拙”。
在上海的那個籃球世家,姚明打小耳濡目染。爸媽都是職業(yè)球員,這基因,想躲都躲不開。
按理說,他這身高,就該是為籃球而生??善改缸畛醪]想讓他走這條路。大概是太清楚運動員的苦,他們更希望兒子能過上安穩(wěn)日子。
然而,命運這東西,就是這么奇妙。小學運動會上,有個投籃比賽。小姚明上去一投,結(jié)果連籃筐都沒碰到!
可也正是那份挫敗感,像一?;鹦?,點燃了他內(nèi)心深藏的、連自己都沒意識到的籃球火苗。
從那以后,這孩子像是變了個人,開始琢磨籃球,開始認真對待。原來,夢想這東西,有時不是宏大敘事,而是一次小小的“不爭氣”。
13歲,他進入上海男籃青年隊。那時的訓練強度,別說孩子,大人都夠嗆。每天10多個小時,泡在籃球館里,汗水濕透了衣裳,手指磨出了血泡。
別人玩鬧的時候,他在加練。別人休息的時候,他在琢磨。那種近乎偏執(zhí)的努力,讓他可算是有了出頭之日!
終于,17歲。1997年CBA 賽場,姚明迎來了職業(yè)生涯的首秀。對陣空軍隊,他拿了8分7籃板。
可能當時這并沒什么多了不起,但那是他夢想照進現(xiàn)實的第一步。
接下來的日子,他就像開了掛一樣,在CBA賽場上不斷進化,從一個潛力新星,成長為呼風喚雨的聯(lián)盟中鋒。
4次“三雙”,幫助上海隊打破八一隊的壟斷,拿下隊史第一個總冠軍。
MVP、籃板王、蓋帽王,榮譽像雪花一樣落在他身上。那幾年,他是 CBA 當之無愧的“天選之子”。
2002年夏天,姚明被休斯頓火箭隊選中,以狀元身份登陸NBA。這是中國籃球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觸碰世界籃球的最高殿堂。
他帶著國人的期盼,也帶著外界的質(zhì)疑。彼時的美國,對中國籃球知之甚少。
一個黃皮膚的亞洲大個子,能在這片肌肉森林里立足?多少人心里都打著問號。
連 NBA 名宿巴克利都放話了:“如果姚明新秀賽季能單場拿 19 分,我就親驢屁股!”
那真是群魔亂舞的開局,語言不通、文化差異、對抗強度,一切都是新的挑戰(zhàn)。
姚明像個初入大觀園的孩子,小心翼翼又充滿好奇。但骨子里那股不服輸?shù)膭艃海屗杆龠m應(yīng)。
僅僅是新秀賽季,他就以超過百萬的選票,力壓奧尼爾,入選全明星首發(fā)!這不僅是能力的體現(xiàn),更是千萬華人球迷用熱情把他抬進了NBA的聚光燈下。
你很難想象,一個遠道而來的菜鳥,能在那個巨星云集的聯(lián)盟里,贏得如此巨大的聲望。他不僅打了巴克利的臉,更讓全世界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中國面孔。
在火箭隊的8年,姚明就像一個安靜的巨人。他沒有張揚的個性,只有扎實的技術(shù)、謙遜的態(tài)度和一顆永不言棄的心。
他把火箭隊的內(nèi)線打造成禁飛區(qū),把隊友連接成一個整體。9247分、4494個籃板、920次蓋帽,這些數(shù)字冰冷,卻印證了他對球隊的貢獻。
8次全明星,5次最佳陣容,他用實力證明了自己是這個聯(lián)盟最頂尖的內(nèi)線之一。
他不僅是火箭隊的圖騰,更是中國籃球的象征。因為他,無數(shù)中國少年愛上了籃球,無數(shù)中國人開始關(guān)注 NBA。
他把中國和世界的籃球舞臺連接了起來,像一座橋梁,橫跨太平洋。
2017年2月,姚明再次站在聚光燈下。而這一次,不是球場,而是中國籃協(xié)。他全票當選主席,成為中國籃協(xié)歷史上第一位由社會人士擔任的主席。
這可不是什么輕松活兒。那時的中國籃球,就像一團亂麻:聯(lián)賽發(fā)展停滯、裁判問題層出不窮、國家隊成績持續(xù)低迷、青訓體系幾乎斷檔……
球迷罵聲一片,圈內(nèi)怨聲載道。姚明接手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
用現(xiàn)在的話說,這絕對是“吃力不討好”的活??梢γ髌恿耍∷麤]有抱怨,沒有推辭,而是擼起袖子,大刀闊斧地干了起來。
他把國家隊分成了紅藍兩隊,讓更多年輕球員得到鍛煉機會,也給教練組提供了更多選擇。
他把征召制變成了邀請制,這是對球員最基本的尊重。
他推動 CBA 改革,增加比賽輪次,提升聯(lián)賽商業(yè)價值。
他規(guī)范球員合同,打擊“陰陽合同”。他整頓裁判體系,推出裁判報告,讓吹罰透明化。
他模仿 NBA 選秀,打通了CUBA和CBA的人才通道,讓大學生球員有了更多職業(yè)機會。
甚至,他還大力推廣“小籃球”項目,讓更多孩子從小接觸籃球。
這些改革,每一項都觸及深水區(qū),都面臨著巨大的阻力。他頂著罵聲,冒著風險,如同一個執(zhí)拗的斗士,一點點地往前拱。
成果有嗎?當然有。
中國女籃,在他的任期內(nèi),一路高歌猛進,世界杯亞軍、亞洲杯冠軍、亞運會冠軍,世界排名穩(wěn)步提升,從未缺席奧運會。
三人女籃更是拿到了世界冠軍和奧運銅牌,創(chuàng)造了歷史。這些都是實打?qū)嵉某煽儭?/p>
可男籃連續(xù)無緣奧運會,亞洲賽場表現(xiàn)不佳。球迷的失望,最終匯聚成了對姚明鋪天蓋地的指責。
“太失敗!”“中國籃球不行了,都怪姚明!”各種帽子扣了上來。
他有沒有感到委屈?我想,大概是有的。他把所有的經(jīng)驗、智慧和熱情都傾注其中,卻未能讓男籃走出泥潭。
但改革,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魔法。它需要時間,需要耐心,更需要無數(shù)人的共同努力。中國籃球的問題,不是姚明一個人造成的,也絕不是他一個人能解決的。
他在位七年,頂著巨大的壓力,做了無數(shù)看起來“正確”但“吃力不討好”的事。
他搭建的改革骨架,為中國籃球未來發(fā)展打下了基礎(chǔ)。那些措施,可能現(xiàn)在看不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假以時日,一定會顯現(xiàn)出其應(yīng)有的價值。
如今,姚明卸任了。他終于可以把更多時間留給家人。有網(wǎng)友拍到他,和家人一起逛街,身高逆天的一家子,卻顯得格外普通。
和妻子葉莉從少年相識到相守一生,這份低調(diào)而堅實的愛情,在名利場中顯得尤為珍貴。女兒姚沁蕾也亭亭玉立,繼承了父母優(yōu)良的基因。
你看,卸下主席重擔的姚明,似乎變得更“輕松”了。
他出席活動,不用再小心翼翼,不用再謹言慎行。他還是那個高大的姚明,但眼神里,少了一絲疲憊,多了一分從容。
但你以為他真的“下課”了,就和籃球切割了?那就大錯特錯了。
他依然是亞洲籃球聯(lián)合會主席,依然是中職聯(lián)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jīng)理。
他在更宏大的國際舞臺上,繼續(xù)為籃球貢獻著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依然積極參與公益活動,推廣籃球,培養(yǎng)下一代。
姚明卸任籃協(xié)主席,絕不是他與籃球的“分手”,而是他與這份工作的“和解”。他不是放棄了,而是換了一種方式去愛。
他曾經(jīng)一年能賺 4 億人民幣,但他卻放棄了安逸,選擇了那份“吃力不討好”的籃協(xié)主席工作。
這本身就說明,在他心中,有些東西,比金錢更重要。那些外界認為的“失敗”,在他看來,或許只是通往成功路上必經(jīng)的曲折。
4 億,換不來一個夢想。
但一個純粹的籃球夢想,卻可以支撐一個人,去放棄 4 億,去承受罵名,去披荊斬棘,去為他所愛的事業(yè),拼盡全力。
因為對姚明來說,籃球,早已融入血脈,成為生命的一部分。這份深沉的愛,不會隨著任何職位的變動而改變。
這就是姚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