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與俄羅斯的邊境地區(qū),正成為北約與俄羅斯對峙的新前線。短短幾天內,五個北約成員國相繼宣布向波蘭派遣部隊,這是冷戰(zhàn)后歐洲最危險的軍事集結之一。
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此前曾警告“外國軍隊進入烏克蘭就將成為打擊目標”,但北約似乎找到了策略性應對方式——既逼近俄羅斯邊境,又不給其直接開戰(zhàn)的理由。
北約與俄羅斯的緊張關系因近期無人機事件再度升級。波蘭總統(tǒng)近日簽署文件,正式允許北約部隊以“東部哨兵”名義進駐該國。
法國率先行動,派遣“陣風”戰(zhàn)機,意在維持其在歐盟的軍事領導地位;英國調派“臺風”戰(zhàn)機,脫歐后希望通過軍事行動鞏固北約影響力。
荷蘭提供300名士兵及“愛國者”導彈系統(tǒng),協(xié)助構建防空網(wǎng)絡;捷克作為中東歐國家,通過派兵展示對北約的忠誠。
瑞典作為新成員迅速派出“鷹獅”戰(zhàn)機和防空系統(tǒng),成為第五個派兵國家,證明其北約資格。這對俄羅斯構成直接挑戰(zhàn)。
波蘭與俄羅斯的歷史恩怨由來已久。從18世紀的三次瓜分到二戰(zhàn)時期的卡廷慘案,兩國關系始終充滿不信任。
如今俄烏沖突持續(xù),作為鄰國的波蘭安全焦慮與日俱增。波蘭政府已多次呼吁北約加強在其境內的軍事部署。
波蘭總理圖斯克公開表示:“波蘭軍隊很快將成為大陸最大的軍隊,很快就將成為裝備最精良的軍隊。”
波蘭當前軍隊員額超過20萬人,并計劃擴編至30萬人。甚至有報道稱波蘭計劃將現(xiàn)役部隊規(guī)模增加至50萬人。
這場危機的直接導火索是9月10日左右發(fā)生的無人機事件。波蘭聲稱約20架俄軍無人機侵犯其領空,波蘭軍隊啟動防空系統(tǒng)并確認擊落其中4架。
俄羅斯方面堅決否認針對波蘭,強調其無人機不可能飛抵波蘭境內。白俄羅斯事先向波蘭發(fā)出警告,稱“可能有無人機飛越邊境”,這讓人懷疑整件事是否早有預謀。
甚至有分析認為,這些無人機可能是烏克蘭方面故意放出的,目的是挑撥北約與俄羅斯的關系。無論真相如何,事件迅速被渲染成“俄羅斯入侵北約”的敏感話題。
面對北約的進逼,俄羅斯采取了兩手策略。一方面試射“鋯石”高超音速導彈,這種速度達9馬赫的武器能突破現(xiàn)有防空系統(tǒng),展示戰(zhàn)略威懾能力。
另一方面,俄羅斯將波蘭基地列為潛在打擊目標。俄白兩國還迅速啟動“西方-2025”聯(lián)合軍演,調集上萬兵力至邊境,并模擬使用伊斯坎德爾戰(zhàn)術核導彈打擊波蘭目標。
但俄方行動仍保持克制。普京政府顯然意識到同時在烏克蘭和北約兩條戰(zhàn)線作戰(zhàn)的風險過大。此前的警告更多是劃定紅線,但北約的持續(xù)東擴表明這些警告收效甚微。
在此緊張局勢下,中國外長王毅近日訪問波蘭,明確要求波蘭確保中歐班列暢通。這一表態(tài)具有深意,因為中歐班列是亞歐大陸的經(jīng)濟大動脈,年運輸價值超千億美元。
波蘭邊境若關閉,將重創(chuàng)歐洲產(chǎn)業(yè)鏈——從德國汽車廠的芯片供應到匈牙利工廠的原材料運輸都將受阻。中國的立場實際上為局勢降溫提供了現(xiàn)實路徑。
在會談后,中波發(fā)布共同文件,強調“雙方將共同保障中歐班列的安全暢通”。這表明波蘭放棄了對華施壓的計劃,認識到阻斷中歐班列對自身“百害無一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