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七月二十五,藍采和圣誕,奶奶說“冷不冷,就看七月二十五”。
石龍門的老輩人講,藍采和穿破藍衫,一腳靴一腳光,拍板“嗒嗒”走市井。他提的花籃不簡單,撒把糧能長莊稼,摘片草能醫(yī)沉疴。
酒喝得再多不醉,釀的“藍酒”清冽,老酒鬼都說“比自家燒鍋香”。
拍板一敲,王侯聽了醒酒,百姓聽了暖心,神仙里屬他最接地氣。民間管今兒叫“財日”,奶奶邊曬秋邊念叨:“晴天臘月暖,陰天冬月寒。”農(nóng)諺第一條:七月二十五晴,臘月二十五暖。
晴天對應(yīng)臘月末不冷,老輩人看天吃飯,這話傳了幾輩兒。第二條:七月二十五陰,冬月大雪到。
陰天預(yù)兆十一月冷,雪片子能壓彎柴禾垛。村頭王大爺蹲墻根兒:“去年七月廿五陰,十一月真下了場大雪。
”李嬸子反駁:“前年七月廿五晴,臘月還凍裂了水缸呢!
”農(nóng)諺準(zhǔn)不準(zhǔn)?氣象站小張說:“老理兒有道理,可天氣受洋流、氣壓影響,不能全信?!比ツ甓?,鄰縣按農(nóng)諺備了厚草苫,結(jié)果暖冬,草苫堆墻角長了霉。
今年呢?張大爺往煙鍋里塞旱煙:“管他準(zhǔn)不準(zhǔn),麥種多蓋層土總沒錯。
”奶奶把曬好的花生裝袋:“老輩人的話,是土里長出來的經(jīng)驗,當(dāng)個參考唄。”村東頭趙二家的曬著棗:“你們說,今兒算晴還是陰?
東邊出日頭西邊云。
”留白的事兒,誰也說不清——到底是臘月暖,還是冬月寒?農(nóng)諺像老蒲扇,扇不走熱,卻能添點風(fēng)涼。關(guān)注我,等臘月二十五再來對答案,看老理兒靈不靈。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