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日本紅了眼,蔣介石紅了眼,日本要三個月消滅中國,蔣介石打光了家底頂住日本三個月,子彈和刺刀,鮮血和憤怒。日軍三易元帥而不得進,中國反侵略悲壯之血曠古無前例!
(一)中日海空大血戰(zhàn)
淞滬地區(qū)位于長江下游黃浦、吳淞兩江匯合處,扼長江門戶。其中上海市是我國最重要的經(jīng)濟、金融中心和最大的國際貿(mào)易港口。在政治、經(jīng)濟和軍事上具有重要戰(zhàn)略地位。
日本統(tǒng)帥部認為,占領上?!笆蛊鋯适Ы?jīng)濟中心的機能?!薄扒袛嗥鋵ν饴?lián)系”,能使中國“軍隊及國民喪失戰(zhàn)斗意志”,迫使中國政府盡快屈膝投降。
因此,日本參謀部在入侵華北的同時,制定了華東地區(qū)的作戰(zhàn)計劃。
由于一·二八事變后《淞滬停戰(zhàn)協(xié)定》的限制,中國軍隊不能在上海市區(qū)及周圍駐防,市內(nèi)僅有淞滬警備司令楊虎所轄上海市警察總隊,及江蘇保安部隊兩個團擔任守備。
然而,日軍在滬兵力卻有海軍陸戰(zhàn)隊三千余人,在日租界各要點筑有經(jīng)營多年的堅固工事,還得到其海軍第三艦隊的支持。
中國政府為防止日軍再次攻擊淞滬、進犯華東,自1935年起先后修筑了吳福線(吳縣至福山)、錫澄線(無錫至江陰)、乍平嘉線(乍浦經(jīng)平湖至嘉善)三道國防工事,1937年初竣工。
“七七”事變爆發(fā)后;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判斷日軍有可能進犯上海,遂于8月上旬命令京滬警備司令張治中所部秘密向吳縣、常熟、無錫一帶集結,以應付突然事件。
1937的7月27日,日本人以一個所謂的“日本水兵被綁失蹤案”為借口,欲發(fā)動淞滬戰(zhàn)爭。
事情經(jīng)過是:7月24日晚,一個名叫宮奇貞雄的日本水兵在由輪船上跳入海中之后,卻被一中國船夫救起,中國當局對他進行了審問,他在自己寫的“自供文書”中承認:7月24日晚,他在上海四川路一家妓院里,被另一日本兵看見,因為這家妓院沒有經(jīng)過日本海軍陸戰(zhàn)隊的批準,所以不能“招待”日本水兵。他因觸犯軍紀害怕處分,所以棄戰(zhàn)潛逃,準備跳海自殺。
真相大白之后,我國政府當即將日本水兵送至日本領事館。于是日方企圖以“水兵被綁架失蹤”事件作為發(fā)動戰(zhàn)爭的陰謀遭到失敗。但日軍并不甘心,又耍其他詭計,進行挑釁。
1937年8月9日下午5時30分,日海軍陸戰(zhàn)隊中尉大山勇夫和士兵齊藤要藏,武裝駕車,無緣無故硬要闖進虹橋機場。守衛(wèi)機場的中國保安隊拒絕其無理要求,大山勇夫竟拔出手槍,打死保安隊員時景哲。周圍保安隊員怒火中燒,大家一起開火,兩名侵略者頃刻斃命。
上海市長俞鴻鈞聞訊后即與日方領事再三交涉,但日本處心積慮,必欲一戰(zhàn)。
8月11日,大批日艦開至上海,并要求中國政府立即撤出市內(nèi)保安隊,拆除軍事設施。
同日,蔣介石下令集結京滬線各部隊向上海推進,并命令海軍阻塞江陰水道,防止日海軍溯江西上。
次日,王敬久第八十七師進入上海市中心江灣,并以一部固守吳淞,孫元良第八十八師進至北站、江灣之間;炮兵第十團一營與炮兵第八團在真如、大場進入陣地;江防由江蘇保安第二、第四兩團擔任。
13日,云集上海的日艦已達三十二艘,并有海軍士兵二千余人登陸增援。
同日,中國軍隊在八字橋一帶修筑工事時,遭到日軍槍炮射擊,中方被迫還擊。日軍由租界向閘北進攻,占領八字橋、持志大學,淞滬會戰(zhàn)正式展開。
14日,中國政府發(fā)表自衛(wèi)抗戰(zhàn)聲明書,宣布:“中國為日本無止境之侵略所逼迫,茲不得不實行自衛(wèi),抵抗暴力。”
蔣介石下令,將京滬警備部隊改編為第九集團軍,張治中任總司令,攻擊虹口及楊樹浦之敵;蘇浙邊區(qū)部隊改編為第八集團軍,張發(fā)奎任總司令,守備杭州灣北岸,并掃蕩浦東之敵、炮擊浦西匯山碼頭;同時,空軍出動,協(xié)同陸軍作戰(zhàn)并擔任要地防空。
當天,日軍派出自譽為王牌的木更津轟炸機隊,由臺灣起飛偷襲南京、句容、杭州地區(qū);駐防句容機場的中央空軍第二十八中隊和第十七中隊配合及時升空迎戰(zhàn)。
第二十八中隊長陳其光率“霍克Ⅱ”式飛機7架在句容上空搜索警戒空域,及至發(fā)現(xiàn)敵機編隊正在右斜下方,當即率先俯沖對正敵長機攔腰發(fā)射截擊。
瞬間,那長機便變成一團火焰濃煙滾落于句容郊外。其他空軍戰(zhàn)士也各顯神威,共擊毀敵機4架。
另外,南京一地上空十七中隊也擊落敵機一架。
是役,共擊毀敵機6架而自己卻無一機損失。
抗戰(zhàn)以來的中日首次空戰(zhàn)而以“王牌”落敗告終,振奮了全民,轟動了世界,顯示了中華民族的抗敵御侮精神。
為此事,航空委員會秘書長宋美齡等一行特親臨句容機場勞軍,嘉勉備至。
也為此事,路透社記者要到句容機場采訪并核實戰(zhàn)況,得以揭穿了日本廣播電臺所謂“這是外國飛行員所為,并非敗于中國人之手”的無恥讕言。
15日,中國空軍又升空作戰(zhàn),轟擊了日上海總領事館海軍武官室、匯山碼頭等日軍陣地,擊落敵機31架,使日本更津、鹿尾兩航空隊精銳盡失,鹿尾隊長石井義江被迫剖腹自殺,以謝其國人。
這一天,陳其光還率機直飛舟山群島,穿過正在泗礁山附近海面集結的百余艘日艦的密集火網(wǎng),對準日艦依次俯沖投彈,敵第三艦隊旗艦“出云號”巡洋艦被炸得東搖西擺。
我空軍重創(chuàng)敵空軍的同時,我處于極端劣勢的海軍在淞滬會戰(zhàn)中,也給敵人以沉重的打擊。
中國海軍在江陰一帶沉船堵塞航道后,“平海”、“寧?!?、“莊瑞”、“逸仙”等艦,嚴陣以待,擔負著守衛(wèi)長江水上封鎖線的任務。
從8月16日起,日軍便派出大批飛機,飛臨江陰上空偵察,企圖炸通這條水上通道,以便沿長江西上,包抄我守軍后路。
8月22日下午4時5分,一場預料到的??占?zhàn)打響了。15架敵機盤旋在中國軍艦的上空,重磅的炸彈,雨點般傾斜而下,霎時江面騰起六七丈高的水柱,彈片橫飛。
中國海軍官兵立即開炮迎擊,密集的炮火帶著憤怒射向敵機,經(jīng)過激戰(zhàn),一架敵機被擊中起火,在空中冒出一股濃黑的長煙,可悲地墜于黃山山后。
另有兩架受傷敵機,搖搖欲墜,其余敵機驚慌失措,再也顧不上維持隊形,倉皇南逃。
9月22日中午,天氣陰云無風,敵機40架再次來襲,集中轟炸“平海”旗艦。
狡猾的敵人,改變了原來的戰(zhàn)術,用一字魚貫陣,向“平海”俯沖轟炸。
只有3門火炮、10挺機關槍的“平?!迸灒斪×藬橙艘淮斡忠淮畏磽?,打得十分壯烈。
裝填彈藥的士兵,有的被炸得血肉模糊,爬著、滾著把炮彈送到了炮位。甲板上,到處散落著壯士們的鮮血和爛肉。
炮管打紅了,耳朵震聾了。但沒有一個官兵后退。
一等兵周紹發(fā),半個胳膊被炸飛,痛得彎曲著身子,仍一聲不吭,另一只手緊緊握著瞄準器轉柄,向敵機開炮。瞄準器上沾滿了他的血肉,光榮為國捐軀。
二等兵鄭禮湘見機槍手負傷,冒著彈雨,沖上甲板,雙腿被炸彈片削斷,仍忍痛爬向機槍,接近機槍時,敵人的機關槍又穿透了他的胸膛。犧牲時,他還緊緊地攥著槍柄,眼直直地瞪著天空,為沒有消滅空中強盜而死不瞑目。
艦長高憲申腰部被彈片炸成重傷,血流不止,仍留在駕駛室指揮戰(zhàn)斗。
見習生高昌衢、孟漢霖,耳朵被震破出血,忍痛發(fā)炮,最后壯烈殉國。他倆剛從軍校畢業(yè),都不足20歲。
此役持續(xù)兩個小時,敵機被擊落1架,傷8架,中國海軍陣亡官兵6人,傷30余人,“平海”、“莊瑞”兩艦受傷。
9月23日,敵偵察機2架遠距離繞艦艇一周后飛去。中國海軍預料馬上會有一場更大的惡戰(zhàn),遂提前午膳,準備與敵決一死戰(zhàn)。
下午2時10分,敵機80架果然像一群烏鴉,分批向中國艦隊四周圍攻。以“平海”、“寧海”為轟炸目標。
一架架敵機從高空急降,扔下一枚枚炸彈。中國官兵死守炮位,戰(zhàn)斗十分緊張。
“寧海艦”航海員林人驥、槍炮副軍士長陳耕炳當場腦破陣亡。
艦長陳宏泰左腿被炸斷,血流滿地,誓死不下火線。
槍炮上士陳永相受傷后面部血肉模糊,猶大呼殺敵不已。
“平海”艦軍需員陳惠手掌被彈片穿透,雙腿受傷10余處,裹傷又戰(zhàn)。
機關槍見習生劉馥站在露天炮位,向敵機開火,槍架被彈片擊斷,遂手執(zhí)赤熱槍管強行掃射。左手被嚴重燙傷后,把手浸入水桶,在槍管上潑些水又戰(zhàn)。甲板上,堆滿了彈殼,炮管的灰漆被燒成了焦黃色。
“平?!薄ⅰ皩幒!倍嗵幨軅M水,遂斷錨起行,瘋狂的敵人,尾追轟炸。但全體官兵毫不畏懼,他們互相鼓勵,高喊“血戰(zhàn)到底”、“殺盡日寇”,頑強地戰(zhàn)斗著。炮彈不夠用,就用照明彈打。敵人終于被中國官兵的英雄氣概所震懾,扔下6架飛機殘骸,紛紛東竄向主子報喪。
中日??沾笱獞?zhàn),前后持續(xù)4個多月,日本出動飛機幾百架次,投彈數(shù)千枚;而中國官兵僅有幾十門火炮,靠自己的血肉之軀,他們?yōu)橹腥A民族筑起了一座水上長城。十幾艘軍艦被炸沉后,將士們就在江岸用從艦上拆下的炮來打擊敵人。至江陰縣城淪陷,日本海軍一直沒能實現(xiàn)其沿江西上的陰謀。
空、海大戰(zhàn)同時,中國陸軍也加緊向日軍進攻。
8月14日,第八十七、八十八兩師并列,向虹口、楊樹浦之敵發(fā)起進攻,戰(zhàn)斗至日沒,中國軍隊奪回八字橋、持志大學、滬江大學等地。
此后兩日,中國軍隊繼續(xù)攻擊,將五州公墓、愛國女校、奧東中學及日海軍操場各點克復。當時敵機限于航程,故未能對中國軍隊形成很大空中威脅。
17日,中國軍隊再次對楊樹浦之敵發(fā)起進攻,第八十七師攻占了日海軍俱樂部,第八十八師沖入日本墳山。
但日軍工事堅固,中國軍隊的炮火無法將其摧毀,且中國軍隊攻擊重點日海軍陸戰(zhàn)隊司令部是日軍防御的核心陣地,故雖付出重大代價仍未能攻克。
19日中國軍隊再攻,“因每一通路皆為敵軍堅固障礙物阻塞,并以戰(zhàn)車為活動堡壘,終至不得不對各點目標施行強攻?!眱H八字橋法學院一處就犧牲達一營之眾,攻勢仍進展不大。
20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頒布中國軍隊戰(zhàn)斗序列及作戰(zhàn)指導計劃;將全國劃分為五個戰(zhàn)區(qū),京滬杭地區(qū)為第三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馮玉祥(9月17日以后由蔣介石自兼),副司令長官顧祝同,前敵總指揮陳誠。作戰(zhàn)方針為:“以主力集中華東,迅速掃蕩淞滬敵海軍根據(jù)地,阻止后繼敵軍之登陸,或趁機殲滅之。”
第三戰(zhàn)區(qū)將全部兵力(共十九個師六個旅)劃分為:淞滬圍攻軍,指揮官為第九集團軍總司令張治中;長江南岸守備區(qū),指揮官為第五十四軍軍長霍揆章;長江北岸守備區(qū),指揮官為第一一一師師長常恩多;杭州灣北岸守備區(qū),指揮官為第八集團軍總司令張發(fā)奎;浙東守備區(qū),指揮官為第十集團軍總司令劉建緒。
同日,淞滬圍攻軍以新到達的第三十六師加入第八十七、第八十八兩師之間,再次對敵發(fā)起總攻,并將攻擊重點由虹口日海軍陸戰(zhàn)隊司令部改為匯山碼頭,擬將日軍截為兩段,再分別圍殲之。經(jīng)一夜激戰(zhàn),第三十六師突破日軍陣地進抵百老匯路,22日晚又一度進至匯山碼頭。但遭到敵海軍炮火阻擊,又因進展過快,對巷戰(zhàn)地區(qū)搜索不嚴,以致敵便衣隊與漢奸趁機縱火騷擾,攻擊部隊前后隔絕,失去指揮,形成混亂,官兵死傷達兩千之眾,遂奉命撤回唐山路原守陣地。
23日凌晨,日本援軍在吳淞、獅子林、川沙口等處陸續(xù)登陸,并以一部在殷行至張華浜之間登陸,對淞滬圍攻軍側翼造成威脅。中國軍隊遂被迫停止對市區(qū)日軍之攻擊,轉而對付登陸之敵。
(二)、中國軍隊每小時陣亡數(shù)以千計
日本上海派遣軍由第三、十一師團及第六、十三師團一部組成,司令官是松井石根。8月22日乘船到達舟山群島以北海面,當天午夜進抵川沙河口。松井石根決定,“與海軍協(xié)同,以一有力兵團在川沙鎮(zhèn)方面,以主力在吳淞附近登陸,”企圖于登陸成功之后迅速占領羅店鎮(zhèn),不后直指嘉定、南翔,控制京滬鐵路淞滬地區(qū)華軍側背。
第三戰(zhàn)區(qū)鑒于敵有以主力在吳淞、川沙登陸之企圖,作戰(zhàn)區(qū)域擴大,決定將長江南岸守備區(qū)編為第十五集團軍,陳誠任總司令。與第九集團軍的作戰(zhàn)分界線為南翔——蘊藻浜——吳淞鎮(zhèn)南端一線。
23日拂曉。日軍第十一師團各部分別在川沙口、獅子林、吳淞等處強行登陸。當時中國第十五集團軍各部除第五十六師以外,均未到達指定位置。川沙口僅有第五十六師一個連,抵擋不住強敵,日軍當天進占川沙鎮(zhèn),并以主力進攻羅店。
吳淞方面日軍2千余人在強大火力掩護下登陸,守備該處之保安團勢單力薄亦無法阻敵。
張華浜地區(qū),市警察總隊雖與登陸之第三師團展開激戰(zhàn),也未能有效阻止敵人上陸。
張治中得悉情況后,除命市區(qū)各部固守陣地外,急令“教導總隊第二團阻擊張華浜之敵,第七十八師調(diào)一個旅支援吳淞,并抽出第九十八師向?qū)毶健⑿?、楊行、羅店前進,由該師師長夏楚中指揮該師及第十一師阻擊上陸之敵。”
當天下午,第十一師不顧敵機轟炸進至羅店西南,立即對占領羅店之敵展開攻擊,敵人借優(yōu)勢火力死守,但我軍將士奮勇沖擊,用手榴彈一點一點往前轟,斃敵百余人,敵人只好逃走,羅店收復。
24日,日軍后續(xù)部隊上陸,一部占據(jù)吳淞炮臺,主力向獅子林前進。
當天,中國第十五集團軍各部先后到滬,陳誠決定向登陸之敵發(fā)起進攻,將其壓向江邊予以消滅。遂令“第九十八師攻擊楊行、寶山線(含)以左地區(qū)之敵;第十一師攻擊新鎮(zhèn)、月浦、獅子林(含)以左地區(qū)之敵;第六十七師為預備隊,并以有力之一部由羅店、聚源行、朝王廟以左地區(qū)配合第十一師進攻?!?/p>
第九十八師鑒于日軍正加緊進攻吳淞、寶山兩地,敵若得手既可南攻上海市,又可西取羅店,對我軍威脅甚大,遂向這兩處日軍展開進攻。與吳淞鎮(zhèn)守軍配合,傍晚將敵壓至江邊,殲敵3百余,解了吳淞鎮(zhèn)之圍。同時另一部由八字橋向?qū)毶匠橇⒆阄捶€(wěn)之敵3百余人急襲,激戰(zhàn)一小時收復寶山,日軍殘部向獅子林退逃。
第十一師于25日拂曉在新鎮(zhèn)附近與敵激戰(zhàn)。接替該師羅店防務的第六十七師,亦向羅店以北日軍發(fā)動猛烈攻擊,但由于日軍構筑工事速度很快,炮火猛烈并有飛機支援,致使該師陷于困境。
午后,日軍進逼羅嘉公路,第一九九旅將士不惜傷亡,與敵人反復肉搏,雙方傷亡慘重,互相不得向前,只好對峙于羅店以北。
張華浜方面,教導總隊雖英勇阻擊,但未奏效,日軍攻陷殷行鎮(zhèn)。后第三十六、八十七兩師抽調(diào)四個團兵力,幾經(jīng)攻擊,方將敵趕回張華浜。楊樹浦、虹口正面突入日軍陣地之部隊于24日晚撤回,沿租界各路口固守。
第十五集團軍于27日晚再由月浦鎮(zhèn)、新鎮(zhèn)、羅店、蒲家廟之線攻擊日軍。
羅店當面日軍為第十一師團主力,敵以飛機6架,大炮10余門對中國軍隊猛烈轟炸,步兵千余人分路向中方陣地猛撲。
中國軍隊雖數(shù)次增援并發(fā)起反攻,但日軍終于突入羅店。敵人發(fā)射的燃燒彈把建筑物全部燒著,守軍在熊熊烈火中與敵展開激烈巷戰(zhàn)。由于守軍傷亡慘重,羅店再度陷入敵手。
當晚,第十五集團軍力圖奪回羅店,但因各部苦戰(zhàn)竟日,減員嚴重,十分疲憊,攻擊三次,未能奏效。
30日,該集團軍控制寶山、獅子林、新鎮(zhèn)、顧家角、南北塘口、西蘇塘、金村、金家宅、袁家宅、杜宅南北和周宅一線。
日軍攻占羅店后,松井石根認為需要迅速攻占吳淞鎮(zhèn),遂命第十一師團一部協(xié)助第三師團行動。
31日,日軍第三師團第六十八聯(lián)隊在??栈鹆χг略趨卿恋顷?,中國該處守軍第六十一師一個團在敵強大火力襲擊下幾乎全部陣亡,吳淞鎮(zhèn)失守。
同時,日軍艦20余艘,飛機10余架,對獅子林炮臺進行轟擊,使守軍蒙受重大損失。
次日,敵步兵千余人登陸圍攻炮臺,第九十八師一部與敵反復白刃格斗達四小時,最后全部壯烈犧牲。
9月2、3兩日,日軍在海陸炮火掩護下繼續(xù)向楊家橋、月浦之間陣地猛攻,中國軍隊頑強抵抗,屢挫敵鋒。日軍見不能得手,遂將主力移至江邊,在海軍炮火支援下集中攻中國軍隊右翼,激戰(zhàn)多時,中方因傷亡嚴重,漸呈不支。4日黃昏被迫轉移至顧家宅、周家宅、楊家橋一線。
由青島調(diào)來增援上海的日軍第十一師團天谷支隊,9月2日奉命沿吳淞——月浦——羅店公路攻擊羅店方面華軍之側后。
敵以三十余輛戰(zhàn)車為前導,從軍工路突破中國軍隊陣地后繼續(xù)向西進犯,5日與進攻月浦的日軍會合。
守衛(wèi)月浦東側陣地的中國守軍傷亡過半,只好撤出,致使守衛(wèi)寶山城之第九十八師第五八三團第三營陷入重圍。
日軍艦炮、飛機猛烈轟炸,并以戰(zhàn)車攻擊,守軍在營長姚子青帶領下,沉著應戰(zhàn)。
當晚,姚子青致電夏楚中:“誓本與敵皆亡之旨,固守城垣,一息尚存,奮斗到底?!?/p>
敵5日夜至6日晨沖鋒十幾次,一直未能奏效,竟向城內(nèi)發(fā)射大量硫磺彈。全城房屋盡被大火燒毀,姚營長身處危城之中猶竭力死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