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特朗普為拿到稀土,開啟四輪交鋒,步步緊逼尋求中方妥協(xié)。
然而當美國試圖用“胡蘿卜加大棒”迫使中國松口時,反而被中國“拐了個彎”,歐洲的波蘭意外收獲了這張“稀土優(yōu)待券”。
那么,中國為何選擇波蘭作為“突破口”?這場牌局,怎么突然換了玩法?
特朗普的“稀土執(zhí)念”
美國想要的,沒拿到,中國不給的,偏偏送了出去。
特朗普重返白宮之后,迅速將“加碼對華貿(mào)易戰(zhàn)”設定為首要戰(zhàn)略目標,而在這一系列舉措之中,對中國稀土資源的掌控渴望顯得尤為突出。
從F-35隱形戰(zhàn)斗機的雷達吸波材料,到“愛國者”導彈的制導系統(tǒng),從衛(wèi)星通信設備中的永磁體,到核潛艇推進電機的核心部件……幾乎所有高端軍事裝備,都離不開一種看似不起眼的“黑色黃金”——稀土元素。
而在這場“資源競賽”中,中國早已是無可爭議的霸主。
中國稀土儲量占全球35%以上,產(chǎn)量卻高達70%,中國掌控著全球90%以上的稀土精煉能力,
從礦石開采到分離提純,再到高端材料制造,中國構(gòu)建了一條幾乎無法替代的完整產(chǎn)業(yè)鏈。
即便美國在本土或澳大利亞、非洲找到稀土礦,也必須運到中國進行加工——否則根本無法用于軍事或高科技產(chǎn)業(yè)。
換句話說,美國引以為傲的“軍事霸權”,其命脈竟被牢牢握在中國手中。
特朗普的施壓策略
為了達成掌控中國稀土資源的目的,特朗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極具攻擊性的 “談判 + 封鎖” 雙軌行動,試圖從多個維度對中國進行圍堵,來實現(xiàn)戰(zhàn)略目標。
2025年初,中美開啟新一輪戰(zhàn)略對話,美方提出的清單中,赫然寫著,放寬對美稀土及關鍵礦物出口限制,允許美國企業(yè)參與中國稀土精煉技術合作,降低對美高科技產(chǎn)品(如芯片)的反制關稅,以換取資源讓步。
發(fā)起的四輪談判,每一輪磋商都將稀土問題與芯片、能源合作緊密捆綁,通過這種利益交織的方式,迫使中國在稀土出口管制上做出讓步。
美方代表、國務卿馬可·盧比奧在閉門會議上直言:“美國不會接受一個由北京控制全球供應鏈的世界?!钡蟹綉B(tài)度異常堅決。
王毅外長在記者會上公開回應:“稀土是戰(zhàn)略資源,涉及國家安全,中國不會拿核心利益做交易。”
商務部更是在官網(wǎng)發(fā)布《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修訂草案,明確將鎵、鍺、鏑、鋱等17種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列入嚴格管控清單。
談判,徹底破裂,美國不僅沒拿到一克稀土,反而等來了一紙更嚴的出口管制令。
特朗普原以為,憑借美元霸權和盟友體系,可以輕松“圍剿”中國,但沒想到,自己先扛不住了。
英特爾公開警告,因鎵材料短缺,3nm芯片良率下降15%,預計2025年Q3將減產(chǎn),洛克希德·馬丁承認,F(xiàn)-35雷達系統(tǒng)的永磁體供應不穩(wěn)定,交付周期延長至18個月,特斯拉CEO馬斯克在推特上抱怨:“我們造得出火箭,卻買不到足夠的釹鐵硼磁體。”
更致命的是,美國試圖通過“友岸外包”重建供應鏈的努力也遭遇滑鐵盧,美國MP Materials公司在加州芒廷帕斯的礦山雖已重啟,但精煉環(huán)節(jié)仍需依賴中國技術。
“去風險”變成了“增風險”,“供應鏈安全”成了空中樓閣,特朗普的“稀土夢”,就這樣在現(xiàn)實面前碎得一地。
中波合作的驚喜 “反轉(zhuǎn)”
就在特朗普政府為稀土問題焦頭爛額、四處碰壁之時,中國外交突然打出一張“王炸” —— 中國與波蘭達成了稀土合作。
此次中波稀土合作,中國并非“免費贈送”稀土,而是在嚴格監(jiān)管下,推動“兩用物項合規(guī)貿(mào)易”。
所謂 “兩用物項”,根據(jù)中國《出口管制法》,指那些既可用于民用,也可用于軍事用途的技術與材料,如高端稀土、半導體、精密機床等。
中方在聯(lián)合聲明中強調(diào):“雙方將建立聯(lián)合審查機制,確保所有出口的稀土材料僅用于波蘭的新能源汽車、風電、智能制造等民用領域,不得用于軍事目的或轉(zhuǎn)口第三國?!?/strong>
這實際上是一種“有條件、有規(guī)則、可追溯”的合作模式,中國不是在“撒錢”,而是在用規(guī)則換信任,用監(jiān)管換市場。
中方還將建立一套先進的 “全流程追溯系統(tǒng)”,給每一份稀土產(chǎn)品貼上了一個獨一無二的 “電子身份證”,從稀土的開采、加工、運輸,到最終進入波蘭市場并應用于各個領域,整個過程都將被實時監(jiān)控與記錄。
一旦出現(xiàn)任何異常情況或違規(guī)行為,中方能夠通過追溯系統(tǒng)迅速定位問題源頭,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處理,這一系統(tǒng)的建立,極大地增強了中方對稀土貿(mào)易的管控能力,也讓波蘭方面在合作中感受到了中方的專業(yè)與負責。
中國之所以選擇與波蘭展開稀土合作,是因為波蘭是“一帶一路”在歐洲的關鍵節(jié)點,中歐班列超過80%的線路經(jīng)過波蘭,華沙、羅茲已成為中國商品進入歐盟的“第一站”,與中國合作,波蘭能快速升級工業(yè)體系;而中國則能借此深入歐洲腹地。
在俄烏沖突持續(xù)、美歐對華施壓加劇的背景下,波蘭拒絕跟隨美國對華全面脫鉤,反對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征高額關稅,還主動申請加入“金磚合作機制”觀察員國。
這種“不站隊、只合作”的務實態(tài)度,正是中國最欣賞的伙伴類型,向波蘭出口稀土,既能突破美國圍堵,又不會直接威脅中國安全,堪稱“精準破局”。
誰尊重中國,誰就能獲得穩(wěn)定供應,誰追隨美國打壓中國,誰就可能被“卡脖子”,這不再是“威脅”,而是一種新的國際規(guī)則。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