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華爾街日報》9月19日消息,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在接受專訪時,就臺海問題向亞洲48國發(fā)出警告,臺灣問題是亞洲地區(qū)的“閃點”之一,也是“中國紅線中的紅線”。
黃循財指出,對于像新加坡這樣人口約600萬,國土面積僅相當于紐約市的小國,臺海危機對其構成巨大潛在威脅。
他認為,如果臺灣發(fā)生沖突,整個亞洲都無法置身事外,經濟、政治和安全領域都可能受到波及。并特別強調,美西方國家應調整策略,重點管控臺當局的“謀獨”行為,而非一味威懾中國大陸。
他明確表示,臺灣問題是中國大陸的核心紅線,任何挑釁都可能引發(fā)嚴重后果。
與此同時,中國大陸方面也釋放了明確的信號。
解放軍中將何雷在香山論壇上也表示,我們希望的是和平解決臺灣問題,所以不希望有所謂攻打臺灣地區(qū)的武器裝備。
但如果真到了只能動用武力來解決臺灣問題的那一步,那么大陸將遵循“最小代價、最少傷亡”的原則,取得最大的勝利
這一表態(tài)顯示,大陸已做好充分準備,但同時也警告外部力量不要輕易介入臺海問題。
而在臺當局方面,賴清德則展現(xiàn)出強硬立場。
他在公開演講中表示“臺軍不會投降”,并計劃將軍費提高至GDP的5%,以強化軍事能力。
此外,他還強調“朋友的重要性”,試圖通過外交手段尋求更多國際支持。
然而,亞洲多國的態(tài)度卻令臺當局倍感孤立。韓國總統(tǒng)李在明此前明確表示,只有“外星人入侵地球”時,韓國才會考慮介入臺海問題。而美國方面,因國內政治問題陷入困境,可能無暇顧及臺海局勢。
臺海問題不僅是兩岸之間的矛盾,更是國際社會博弈的焦點。
新加坡的擔憂、大陸的軍事表態(tài)以及臺當局的孤立處境,折射出這一問題的復雜性和緊迫性。
更重要的是,臺海沖突的潛在影響遠超地區(qū)范圍。作為全球半導體產業(yè)的重要基地,臺灣若陷入戰(zhàn)火,可能導致全球供應鏈中斷,對科技行業(yè)造成巨大沖擊。同時,沖突可能加劇中美博弈,對國際安全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正如何雷中將所言,我們希望和平解決問題,但也不排除武力的方式。
因此,臺海的未來走向,將取決于臺當局是否繼續(xù)“謀獨”,外部勢力的干擾是否會減少,這些問題的答案值得我們繼續(xù)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