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親戚就是鐵打的靠山,隨禮這件事上,隨便來,遲早得翻車。
多少人自詡親情深厚,遇到婚喪嫁娶,還不是被禮金攪得一地雞毛?
人情社會就是這么冷酷,哪個臉皮薄一點,就成了被薅的那只“羊”。
誰若把隨禮當(dāng)交心,結(jié)果十有八九都是自討苦吃。
說穿了,親戚之間的關(guān)系再好,都得在隨禮這個問題上守住分寸。
不守規(guī)矩,難免落人口舌,或者被人當(dāng)成“提款機”。
能走到最后的關(guān)系,看的不是嘴上的熱絡(luò),而是底下的原則。
以下這三條,老少皆宜,句句見血。
01
禮數(shù)要有分寸,別盲目攀比跟風(fēng)
有些人隨禮,把份子錢當(dāng)成自家財力炫耀的資本。
別人五百,他上千,仿佛不砸大鈔票就沒面子。
其實,這全是給別人抬轎子,最后只留下自家心疼。
幾個親戚請酒連著來,誰能扛得住幾場“燒錢”?
一個不小心,辛苦工資全補人家圓子。
我認(rèn)識的一個朋友,早些年因為親戚面子,隨禮從不落人后。
小到搬家,大到喬遷、滿月酒,件件都包重禮。
最后換來什么?別人養(yǎng)成了依賴,以后有什么大事小事都“惦記”著他。
錢沒少花,情分也沒見多深,落得“該你就得多給”的口碑。
到自己有點事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自己連別人隨份子的錢都沒人記在心上。
隨禮要有分寸,給多少自家得掂量掂量。家底厚薄自知,千金難買心安。
真把錢全砸出去了,只會讓自己變得被動,也讓親情變成了數(shù)字游戲。
禮到情到,分寸拿捏好,才是最實用的智慧。
02
時機要把握好,別踩紅線討人嫌
隨禮看著簡單,其實是門大學(xué)問。
有人喜歡在事情發(fā)生后一段時間才補份子,覺得遲點也無妨。
其實這做法最讓人心里不舒服。
熱騰騰的喜事,結(jié)果隔三岔五才上門,人家只覺得你不夠上心。
有個鄰居就是這個典型。
親戚家結(jié)婚,他家外出不在,回來后隔了一個月才去送禮。
結(jié)果親戚表面感謝,背后早就不樂意,傳出去的風(fēng)言風(fēng)語都是“這人不上道”。
從此后兩家有事都生疏多了。
時間就是情分,禮錢不在多少,關(guān)鍵在于那份尊重。
該到的時候不現(xiàn)身,不如不去。親情這個東西,說穿了靠的就是彼此的體面。
別用自己的拖拉傷了關(guān)系,等你有事時,別人未必還給你面子。
03
內(nèi)容要真誠,別打太多小算盤
隨禮最忌諱什么?
就是打著人情的幌子,實際琢磨著“回本”與否。
有人給重禮,其實是想著日后自己有事時“連本帶利”討回來。
有人份子錢給得少,專等著占點便宜。
這種精明,人人心知肚明。
到頭來,親情變了味兒,小賬本里記著一分一毫,最后感情全成了流水賬。
我有個親戚,平時跟大家都挺親熱。
可但凡隨禮,總愛悄悄問別人這次流行多少、最近行情是什么價,做不到真心實意,唯恐吃點虧。
結(jié)果來他家的場合,大家的份子錢也水漲船高,小氣氣氛誰都不舒服。
隨禮并非投機交易,而是有事相幫、沒事走心。
別把禮錢當(dāng)計較的資本,該給多少,給得舒服;吃得起小虧,換得來的是一份親情。
不必盤算太多,情誼怎么都有回音。
結(jié)語
最后說一遍,親戚再鐵,隨禮再多,沒了原則就全是空話。
份子錢是人情的“溫度計”,分寸、時機、真心,三樣缺一不可。
把握好分寸,別攀比,不拖沓,別算計,親情才能細(xì)水長流。
否則,不管關(guān)系多鐵,一場隨禮下來,大家心里都只剩冷漠和算計。
這世道,面子是給懂分寸的人的,其余的,不過是自討沒趣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