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據(jù)多家官方媒體證實,安徽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胡大喬不幸離世,年僅43歲,從訃告中獲悉,胡大喬教授是因為突發(fā)疾病去世,走的十分匆然。
病發(fā)之際,她還在教授給學生們上課。
事發(fā)后,一些與教授相熟的學生,透露了更多細節(jié)。
突然摔倒
2025年9月21日,安徽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教室里,100多名新生正在學習《分離工程》課程。
講臺上,43歲的胡大喬教授手持激光筆,在投影幕布上圈畫著分子結構圖,為學生們答疑解惑。
在新生的眼中,胡教授的聲音清亮有力,精神看起來也不錯。
可突然之間,胡教授停止了講話,用右手猛地按住太陽穴,身形出現(xiàn)搖晃,她急忙扶住講臺邊緣,避免讓自己摔倒。
前排學生見情況不對,意識到教授可能身體不適,剛要起身確認情況,就看見她整個人如斷線木偶般向后栽倒。
學生們這才反應過來,急忙撥打急救電話。
可就在救護車的鳴笛聲出在校園的時候,這位去年剛晉升教授的青年學者,已經(jīng)因突發(fā)腦溢血永遠閉上了眼睛。
從桐城走出的“學霸教授”
胡教授雖然年僅43歲,但她的能力和履歷都毋庸置疑,是非常值得讓人敬佩的學者。
1982年8月,胡大喬出生于安徽桐城一個普通教師家庭。那座以“桐城派”聞名的文化古城,賦予了她骨子里的堅韌與書卷氣。
2003年,她以優(yōu)異成績從安徽大學化工系畢業(yè)并留校任教,彼時不過21歲的她或許未曾想到,自己的后半生都將在這里度過。
在接下來的幾年里,胡大喬從本科到博士,從助教到教授,她把每個階段都做到了極致。
2008年,完成了三連跳的胡大喬,獲得了安徽大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碩士學位。
2012年,她又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斬獲理學博士學位,2016年至2017年,她赴美國圣母大學高海峰教授課題組訪學,歸國后迅速成長為學科帶頭人。
憑借著淵博的知識儲備,以及數(shù)十年的授課經(jīng)驗,終于在2024年12月,42歲的胡大喬晉升教授,成為安大化學化工學院最年輕的女教授之一。
訃告中那句“主持及參與多項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培養(yǎng)研究生20余人”的評語,足以說明胡教授的實力。
她倒下時手里還攥著激光筆
可就是這樣一位不可多得人才,卻在課堂上倒下了。
那天胡老師穿了她最愛的藏青色套裝,頭發(fā)梳得一絲不茍,目睹全程的學生小王聲音哽咽。
她講到‘膜分離技術在工業(y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時,突然說,同學們稍等一下,我調(diào)下PPT。
可能就是那個時候,胡教授就已經(jīng)感覺到身體不對勁了。
監(jiān)控錄像顯示,19時47分,胡大喬轉身面向投影儀的瞬間,左手無意識地按了按后頸。
僅僅兩分鐘之后,她便急忙用右手扶住額頭,身體止不住的開始顫抖。
當時的學生由于不清楚老師的身體狀況,一個個都在猶豫著要不要幫忙。
19時51分,胡教授整個人向后仰倒,講臺上的激光筆滾落在地,發(fā)出清脆的撞擊聲。
突然的狀況讓教室亂作一團,細心的前排學生撥打了急救電話,但根據(jù)記錄顯示,胡大喬被送至安醫(yī)大一附院時,已出現(xiàn)深度昏迷和瞳孔散大。
醫(yī)生在手術中發(fā)現(xiàn),她腦部基底動脈區(qū)存在先天性血管畸形,長期高壓工作導致血管壁薄弱處破裂,出血量超過80毫升。
這種病例在40歲以下人群中極為罕見,主要誘因便是,持續(xù)疲勞、長期睡眠不足。
在學生們整理遺物時,發(fā)現(xiàn)胡大喬的辦公桌異常整潔。左側抽屜里整齊碼放著20本備課筆記,每頁都標注著日期和修改痕跡。
右側抽屜里塞滿潤喉糖和降壓茶,包裝袋上的生產(chǎn)日期橫跨2023至2025年,電腦屏幕上還開著未完成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書,光標在“研究意義”段落最后一行閃爍。
胡教授的突然離世,最痛苦的莫過于她的家人。
丈夫陳宇是合肥某高校教師,兩人育有兩個兒子——大兒子12歲,剛上初中,小兒子僅8歲,還在讀小學二年級。
在鄰居印象中,胡大喬是“會魔法的時間管理者”:早上6點起床給家人做早餐,送孩子上學后直奔實驗室;中午在食堂匆匆扒飯時還在回復學生郵件;晚上等孩子入睡后,又悄悄起身寫論文。
殊不知,她的魔法全都是用自己的身體健康換來的。
胡教授一路走好
在安大校園的悼念墻上,學生們用便簽紙拼出巨大的“DNA雙螺旋”圖案,每張紙上都寫著對胡老師的思念:
“您說‘做學問如耕田’,可您忘了給自己留片休息的田埂?!?br/>“那天您倒下時,我多想沖上去扶住您,就像您曾經(jīng)扶起我實驗失敗時的信心?!?br/>“胡媽媽,天堂沒有項目申報書,您終于可以好好睡一覺了?!?br/>
胡大喬的導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周教授在追思會上哽咽道:“她總把‘責任’二字掛在嘴邊,對學生、對家庭、對科研都問心無愧。
可這個社會,是否也該對像她這樣的‘拼命者’多些溫柔?”
9月23日,胡大喬生前最后講授的《分離工程》課程如期開課。
講臺上,代課教授王明將一束白菊放在講臺中央。投影幕布上,胡大喬生前制作的PPT仍在循環(huán)播放,最后一頁定格著那句她常對學生說的話:“科研如登山,重要的不是征服的高度,而是沿途的風景?!?/p>
這一刻,胡教授仿佛從未離開。
結語
胡教授的驟然離世,讓太多人感到惋惜和遺憾,但也讓我們意識到一個問題:為了事業(yè)上的晉升,即使付出生命也值得嗎?
作為一個母親,她還有兩個孩子;作為一名妻子,她還有丈夫;而作為子女,她還有父母。
愿敬愛的胡大喬教授一路走好,同時奉勸廣大同胞一定要以身體為重。
信息來源:澎湃新聞2025-09-22《安徽大學教授胡大喬突發(fā)疾病去世,年僅43歲》
魯網(wǎng)2025-09-22《安徽大學女教授胡大喬因突發(fā)疾病去世,年僅43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