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張楠楠刑事律師團隊再傳捷報——由張楠楠律師、李嘉誠律師代理的一起詐騙罪二審案件,經有效辯護,二審法院最終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為由裁定撤銷原一審判決,發(fā)回重審。這起一審判處十年三個月有期徒刑的案件,在張楠楠刑事律師團隊二審介入后“扭轉乾坤”,迎來了關鍵轉機。
一、案件背景
2024年7月,被告A某因生意周轉,需要資金,向某助貸公司申請貸款,但助貸公司告知A某信譽不足,需要信譽好的親朋好友來擔保,于是找來了B某,并順利取得貸款。但A某后來才知道助貸公司是用B某的名義向銀行借的款,于是A某和B某商量,繼續(xù)由B某還款,A某每月按時向其轉錢。7月底A某因為心情不好,有3天沒有接B某的電話,B某遂報案,A某被刑拘。
一審法院最終認定A某構成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三個月。
A某不服一審判決,堅決提起上訴。A某家屬當即委托張楠楠刑事律師團隊,律師團隊介入后,通過會見當事人、調查取證、申請關鍵證人出庭等一系列精細化工作,先后會見當事人十余次,法官當面聽取辯護人意見2次,電話溝通無數(shù),提交書面辯護意見4份,最終推動二審法院作出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為由發(fā)回重審的裁定。
二、爭議焦點與破局
團隊接手后馬上開展研判,發(fā)現(xiàn)本案的爭議焦點實際上在一審判決中都沒有回應,反而將一起普通的民間借貸糾紛錯誤地推定為詐騙犯罪,其判決核心基礎存在重大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錯誤。
團隊經研討后認為,一審判決的問題在于:未能遵循罪刑法定原則和刑法謙抑性原則,混淆了民事違約與刑事犯罪的界限,未能查清核心事實,并錯誤地推定上訴人A某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主觀故意。
本案的第一個爭議焦點在于,一審法院將A某在短期借款中因客觀原因導致的“未能立即還款”和極短時間(不超過四天)的“沒有及時回復消息”行為,錯誤地等同于詐騙罪構成要件中的“非法占有目的”和“逃避債務”。事實上,無論是對B某還是C某的借款,均未明確約定還款日期,且債權人催款時距最后一筆借款發(fā)生僅過去十幾天,如此短暫的時間間隔,要求A某立即全額償還數(shù)十萬元債務,既不符合《民法典》關于無固定期限借款的規(guī)定,也嚴重脫離生活常理。更關鍵的是,在控告人B某聲稱的所謂的“失聯(lián)”前后,A某還在持續(xù)向B某和C某進行部分還款,甚至在報案前夕仍有還款行為 。這種客觀、持續(xù)的還款行為,足以從根本上否定其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意圖和客觀上存在“逃避債務”的行為。
此外,辯護人還和A某的家屬一起詳細梳理了A某到案前的行動軌跡,發(fā)現(xiàn)A某曾經主動到派出所說明情況,是因為警官暫時不在派出所所以先離開,回家之前還一起和家人到菜市場買菜,還讓家人拍攝了短視頻上傳到網絡上。這種極具生活氣息的行動軌跡更是能夠說明A某沒有刻意逃避債務或者隱匿行蹤的意圖,一審法院最終認定A某有非法占有目的根本是毫無來源的臆斷。
第二個核心爭議焦點是,一審法院未能查明涉案數(shù)十萬元貸款的真實法律關系,存在嚴重的程序違法。該筆巨額貸款是通過一家助貸公司以B某名義辦理。一審法院對該助貸公司收取高達18%服務費、可能存在誘導或協(xié)助欺詐的重大嫌疑視而不見,既未依職權調取關鍵貸款申請材料,也未對該公司的具體角色進行審查。辯護團隊認為,此舉導致案件基本事實不清,遺漏了可能構成犯罪的主體。本案的真相或許并非A某詐騙B某,而可能是助貸公司、B某與A某共同涉嫌騙取銀行貸款的另一個法律關系。這一關鍵事實的缺失,直接構成了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事實不清”的發(fā)回重審法定事由。
綜上,團隊的破局思路正是圍繞上述兩個核心爭議焦點展開:一是通過證據鏈條和生活常識,全面論證A某的行為不符合詐騙罪“非法占有目的”的主觀要件,將案件回歸其民間借貸糾紛的本質;二是從程序正義角度切入,指出一審法院未依法查明關鍵事實,遺漏了可能存在的犯罪主體,為二審法院發(fā)回重審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依據。正是這一精細化、多維度的辯護策略,最終推動二審法院依法作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發(fā)回重審裁定,為A某爭取到了糾正錯誤的寶貴機會。
三、案例啟示
這一裁定結果,為A某案件量刑帶來了新的轉機,也彰顯了我國司法體系中二審糾錯機制的重要價值。案件發(fā)回重審,意味著后續(xù)將重新對案件事實和證據進行全面梳理和審查,A某有了重新獲得公正判決的希望。
目前,本案已進入一審重審程序。張楠楠刑事律師團隊將繼續(xù)圍繞案件事實與法律適用,為當事人爭取公正裁判。這起案件也再次證明:在刑事辯護中,每一個細節(jié)的核查、每一份證據的挖掘,都可能成為扭轉案件走向的關鍵。堅守專業(yè),方能為當事人在法律框架內爭取最大權益!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件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事后,律師的專業(yè)表現(xiàn)獲得了委托人的高度認可,委托人專程向兩位律師贈送錦旗。
張楠楠律師團隊在刑事辯護領域深耕多年,積累了豐富的實戰(zhàn)經驗。本案的圓滿結局再次證明,面對復雜的刑事案件,只有依托扎實的法律功底、敏銳的證據分析能力和堅定的辯護決心,才能為當事人爭取到最佳權益。未來,團隊將繼續(xù)以高水準的法律服務,為更多客戶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讓每一個案件都能在法律的框架內得到公正地對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