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p>
有時候自己一句無心的話,就會激起別人的敵意,一句傷人的話,讓彼此的關(guān)系難以恢復(fù)如初,甚至一句太過炫耀的話,招來對方的嫉恨。
在與熟人相處時,我們總覺得彼此關(guān)系好,于是就放松了警惕,以為不管說什么都沒關(guān)系。
如果存有這樣的想法,往往到最后會讓自己追悔莫及,因為越是最親近的人越容易被你的言語所傷。
與熟人相處,一定要親密有間,熟不逾矩。
請記得,以下4句話,請不要在熟人面說,切記!
1 不要過度炫耀自己的成就
看過這樣一句話:
“現(xiàn)實生活中,那些真正會嫉妒你的人,不是陌生人,而是與你相熟的人?!?/p>
確實如此。
人性使然,越是熟悉的人看到你過得比自己好,心中越會產(chǎn)生嫉妒與不滿,甚至有些人還會背地里使壞。
看過一個慘痛的真實例子。
在一個農(nóng)莊里,一戶人家的女兒考上了省里重點的大學(xué),父親非常高興,覺得這是光耀門楣的大事。
不管遇到誰都會說到這件事,還夸獎自己的家庭教育優(yōu)秀,才會培養(yǎng)出這么有出息的孩子。
就這樣沒多長時間,整個村莊都知道了這件事,有很多人給予祝福,但是有的熟人卻心生妒忌。
他們隔壁的孩子也今年考試,但是考得一塌糊涂,聽到別人考得那么好,看到自家孩子考得這么差,心里憤憤不平。
每每想起就難以平復(fù)心情,最終在山上看到優(yōu)秀的女孩時,竟然情緒失控失手掐死了對方,真是讓人心痛。
說實話,越是熟人越會心生妒忌,在自己想要分享喜悅、成就的時候,可以說自己“很幸運”而不是“我很厲害,你不如我”,用謙虛的態(tài)度淡化優(yōu)越感。
真正的成就不需要向他人來證明,懂得低調(diào)才是成熟,過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最聰明的選擇。
2 不要批評對方的家人與朋友
《莊子·逍遙游》中寫道:
“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p>
這就是越俎代庖的來歷,表面意思是廚師雖然不下廚,但是主祭的人不能超越權(quán)限而代行廚子的工作。
換言之,與人相處要有分寸、有尺度,與陌生人相處是如此,與熟悉的人在一起更要如此。
千萬不要仗著彼此熟絡(luò)、關(guān)系好,就可以沒有絲毫顧慮地批評對方的家人和朋友,以為對方能夠理解自己的初衷,到最后只會讓兩個人的關(guān)系越來越差。
有這樣一個故事。
小王與小李是好朋友、好同事,平日里兩個人走得很近,不管心里有什么話彼此都會聊一聊。
有一次,小王聽到小李說自己與婆婆關(guān)系不太好,她就開始指責(zé)小李的丈夫在中間不作為,也批評小李的婆婆故意為難她。
小李聽完立即變臉,說自己老公也很不容易,自己與婆婆雖然偶有爭執(zhí),但是對方平日也很關(guān)心自己。
僅僅因為這件事,讓兩個人的關(guān)系變得非常尷尬,再也無法回到最初的無話不說。
自己沒有分寸地批評對方的家人、朋友,其實就是否定對方的判斷與選擇,對別人也是一種打擊。
況且,自己不是事件的當(dāng)事人,過分插手對方的事情,看似是站在對方的角度,實則是在傷害別人之間的關(guān)系。
3 不要輕易承諾卻做不到
俗話說: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p>
做人要有誠信,一旦承諾了就要兌現(xiàn),絕對不能出爾反爾,否則只會被人嫌棄。
與熟悉的人在一起更要如此,千萬不要覺得彼此關(guān)系好,答應(yīng)別人的事轉(zhuǎn)頭就忘,等到真正問起來的時候,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妥,而是告訴對方自己做不到。
說實話,也是熟人之間的信任越是脆弱,尤其會體現(xiàn)在一些承諾的事上。
當(dāng)一個人向你托付了一件事,你不假思索地滿口答應(yīng)一定能辦到,那么對方就會沒有懷疑地相信你。
結(jié)果卻因為自己的能力不足,或者是一時疏忽忘記了,帶給對方的傷害就是巨大的,會認為你不靠譜、沒誠信,漸漸影響彼此之間的關(guān)系。
如果是陌生人來說,哪怕對方求了一件事,其實心里也沒指望著你真正能做到,哪怕有了失望也是情理之中。
但是對于熟人而言,正因為信任才會求助于你,聽到你的承諾之后心里百分百會覺得事情已經(jīng)穩(wěn)妥,但是沒想到最后換來的卻是失望。
所以對于自己能辦到的事情可以承諾且一定要兌現(xiàn),對于自己沒有能力或者沒把握的事情,絕對不要輕易承諾,而是敢于拒絕。
否則最后自己幫不上忙,還會讓人失望,只會讓兩人的關(guān)系越來越壞。
4 不要揭人傷疤和短處
心理學(xué)上有一個“疤痕效應(yīng)”:
一個人過往的創(chuàng)傷經(jīng)歷會在心里留下永久印記,不管什么時候被觸及都會引發(fā)強烈地情緒反應(yīng)。
正因為如此,千萬不要覺得彼此關(guān)系熟就肆無忌憚地拿別人的傷疤、短處開玩笑,以為這是一種活躍氣氛的方式,實則只會帶給別人痛苦。
我之前有一個同事就是這樣的人。
有一次同事聚會,聊得正高興的時候,他突然對身邊另一個同事說:
“你還記得當(dāng)年因為你一個失誤被老板痛罵后大哭的樣子嗎?”
有些人聽完之后哈哈大笑,但是這個同事卻臉色蒼白,因為那件事給他造成了巨大困擾,一度否定自己,用了很長時間才走出陰影。
說實話,拿別人的痛苦取樂,暴露的是自己的修養(yǎng)與無知,更是缺乏同理心的表現(xiàn)。
千萬不要以為彼此關(guān)系熟悉,隨便拿別人的傷疤、短處開玩笑無所謂,其實就是對他人的一種傷害。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軟肋以及不愿提及的往事,真正高情商的人從來不會用這樣的事情開玩笑,而是懂得照顧別人的感受。
有句話說:
“智者先思而后言,愚者先言而后思?!?/p>
愿我們在言語上多有智慧,都帶著溫度與分寸,既能照亮自己,也能溫暖他人,讓自己活成社交關(guān)系中的聰明人。
圖片來源攝圖網(wǎ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