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是偷走時間的賊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
想學一門新技能,
資料收藏了一堆,
卻遲遲沒有點開第一個視頻;
計劃早起跑步,
鬧鐘響了又按掉,
安慰自己 “明天再開始也不遲”;
接到新任務,
反復琢磨從哪入手更好,
拖到截止前才匆匆趕完。
我們好像總在等一個更好的時機,等自己更有狀態(tài),等一切準備就緒。
結果等著等著,熱情退了,焦慮來了,機會也溜走了。
那些真正高效的人,不是從不猶豫,而是懂得——先開局,再破局。
01
等,是內耗的開始。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決策疲勞”:
意思是我們在做決定上花費的能量越多,行動力就越低,內耗就越嚴重。
很多人都有“完美開局”情結:如果沒有十足把握,寧可按兵不動。
結果往往是,越想準備得萬無一失,越遲遲無法開始。
有個自媒體人,曾分享過她的經歷。
她一直想運營一個讀書分享賬號,卻整整拖延了半年。
起初是因為不知道選哪個平臺更好,每個都研究了一遍,還是下不了決心。
確定平臺后,又開始糾結內容形式——是拍視頻還是寫圖文?做深度解讀還是輕松推薦?
好不容易決定拍視頻,又卡在了設備上:手機拍攝不夠專業(yè),買相機又超預算……
半年過去了,她的賬號依然停留在構想階段。
而當時和她同時有做賬號想法的朋友,已經積累了上萬粉絲。
朋友告訴她:“我一開始就用手機拍,內容也很簡單,就是分享最近讀的書。后來才慢慢升級設備、優(yōu)化內容。”
等待,不會讓事情變容易,只會讓困難在想象中不斷放大。
正如美國作家安妮·拉莫特所言:“完美主義是夢想家的天敵?!?/p>
你等待的“完美時機”,可能永遠也不會來。
02
先開局,再破局
谷歌公司有一條著名的行為準則: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完成勝過完美)
這不是鼓勵粗制濫造,而是強調——只有先完成,才有機會完美。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在《我的職業(yè)是小說家》中透露了自己的寫作秘訣:
“我每天清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坐到書桌前寫稿。不管有沒有靈感,都必須寫出十頁稿紙的內容。”
他坦言,大多時候寫出來的內容都很平庸,甚至糟糕。
但正是這種不管好壞,先寫下來的習慣,讓他能夠持續(xù)產出,并在修改中不斷完善作品。
所有精彩的開場,都有一個不夠完美的開始。
美國亞馬遜公司創(chuàng)始人杰夫·貝佐斯有一個“70%原則”:
當你掌握了70%的信息時,就應該做出決定,而不是等到90%或100%。
因為等待更多信息所花費的時間和機會成本,往往超過那20%的額外信息帶來的價值。
很多時候,我們不需要萬事俱備,只需要有開始的勇氣。
03
三招告別等待,立即行動
如何打破等待的魔咒?
以下三個方法希望能幫到你,第三步我親測過,很有效!
1. 最小行動法:
從最簡單的一步開始
?想健身?
不要一開始就計劃每天跑步5公里,先從穿上運動鞋下樓走一圈開始。
?想讀書?
不必要求自己一天讀完一本,每天讀5頁就好。
《微習慣》作者斯蒂芬·蓋斯就是從“每天一個俯臥撐”開始,最終練出了好身材。
他說:
“微小的行動不會有任何阻力,它們能騙過大腦的防御機制,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習慣。”
2. 定時器法則:
給自己一個開始的信號
科學家發(fā)現,大腦對“開始”的抗拒,往往大于“持續(xù)”。
也就是說,啟動最難。
?可以嘗試使用定時器:
設定5分鐘,告訴自己“只做5分鐘就好”。
5分鐘后,你可以選擇繼續(xù)或停止。
但大多數時候,一旦開始,你就會愿意繼續(xù)做下去。
這被稱為“牛頓第一定律”的心理版:
靜止的物體傾向于保持靜止,而運動的物體傾向于保持運動。
3. 公開承諾:
借助外部監(jiān)督
人都有維護自我一致性的心理傾向。
一旦向他人做出承諾,我們就會更傾向于履行它,以避免認知失調。
?可以找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監(jiān)督,或者在社交媒體上公開你的目標。
外部監(jiān)督不僅能提供動力,還能在你想要放棄時給你支持。
美國作家弗洛斯特在《未選擇的路》中寫道:
“林中有兩條路,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那一條,這一切造就了完全不同的人生?!?/p>
最后嘮叨幾句:
人生沒有萬全的準備,只有不斷的前行。
不要等完美時機,不要等準備充分,不要等更有狀態(tài)。
最好的開始時間,永遠是現在。
從這一刻起,選擇行動,而非等待;選擇開始,而非徘徊。
因為唯有行動,是破解內耗的利刃;唯有開始,是抵達遠方的起點。
??點個推薦
開始行動起來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