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后期找月子中心時,我跟老公跑了好幾家,要么擠在酒店樓層里,要么衛(wèi)生細節(jié)讓人不放心,直到走到吉福寶那棟獨棟樓前,心里才算有了點踏實感。進門先測體溫、手消毒,專屬電梯不用跟外人擠,這點對剛生完娃怕交叉感染的我來說,真的很重要。
推開套房門的時候更驚喜,地面是那種不容易藏灰的防水材質,墻角沒有一點霉斑,窗戶對著小花園,陽光能直接照進來。最貼心的是護理床,喂奶時能一鍵調到舒服的角度,不用老公在旁邊費勁墊枕頭;還有寶寶專用的小洗衣機,不用跟大人的衣服混洗,我這種有點潔癖的人,看到這些細節(jié)就忍不住點頭。
生完娃最擔心的就是 “自己不會帶娃”,但在吉福寶的這些天,工作人員把細節(jié)照顧到了骨子里。寶寶夜里餓了,會輕手輕腳抱去育嬰室喂奶,喂完拍嗝、換尿布全程沒聲音,我居然能睡上整覺 —— 要知道孕前我可是一點動靜就醒的人。
有次我疼得直皺眉,按鈴沒多久,護理人員就拿著溫敷袋過來了,手法特別輕柔,邊處理還邊教我怎么預防。連我半夜起來喝水,都能看到護士站的燈亮著,走廊里走過去時,她們還會小聲問 “要不要幫忙”,那種被時刻關注的感覺,比在家坐月子省心太多。
以前總聽人說月子餐是 “黑暗料理”,但在吉福寶的這一個月,我居然愛上了這里的餐食。每天三正餐三加餐,從來沒重過樣,早餐的雜糧粥熬得糯糯的,午餐的清蒸魚沒一點腥味,下午的銀耳羹甜度剛好,不會齁得慌。
最讓我意外的是,營養(yǎng)師會根據我的恢復情況調整餐單。剛入住時我恢復慢,餐里多了不少促進愈合的食材;后來想控制體重,又換成了低脂高蛋白的搭配,出所時稱重,居然比孕前還輕了兩斤。每次去可視化廚房路過,都能看到師傅們在新鮮備菜,食材上的溯源標簽清清楚楚,吃著也放心。
看著工作人員給寶寶做護理,我才知道自己之前學的 “皮毛” 有多不夠。每天早上,她們會給寶寶測體溫、量黃疸,連吃了多少奶、拉了幾次臭臭都記在小本子上,還會跟我分享 “今天寶寶比昨天多吃了 10 毫升”“黃疸又降了一點”。
寶寶臍帶沒脫落那幾天,護士每次護理都用無菌棉簽輕輕擦,動作慢得像怕碰疼寶寶;有次寶寶有點脹氣,她們抱著寶寶做排氣操,哼著輕柔的兒歌,沒一會兒寶寶就不哭鬧了。每周還有熟悉寶寶照護的專業(yè)人員來看寶寶,會跟我講接下來該注意什么,慢慢地,我也跟著學會了不少帶娃技巧。
以前總覺得坐月子是 “熬日子”,但在吉福寶的這些天,我居然找回了點輕松的感覺。不用操心寶寶的喂養(yǎng)、護理,不用糾結今天該吃什么,甚至連衣服都有人幫忙洗 —— 每天護士會把換下來的衣物收走,洗干凈疊好送回來,還帶著淡淡的陽光味。
偶爾心情有點低落時,護理人員會坐下來跟我聊天,分享其他寶媽的小故事,還會組織插花、手工這類小活動,跟其他寶媽一起做做手工,聊著帶娃的趣事,不知不覺就忘了產后的焦慮。出所那天,護士還特意給我整理了一本小本子,記著寶寶的喂養(yǎng)習慣、常見問題處理方法,連我該怎么循序漸進做產后恢復都寫得清清楚楚,那種被用心對待的感覺,真的很難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