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月,經(jīng)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的彭老總點將,軍委一局局長童陸生跟隨周恩來一起到重慶,參與與國民黨當局的談判。
考慮到談判的需要,童陸生當時是以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少將高參的名義去的重慶。
應該指出的是,童陸生1946年以少將高參的身份去重慶參加談判,這個軍銜職務實際上是延續(xù)他抗戰(zhàn)時期在八路軍總部高參室的軍銜職務。
嚴格意義上講,童陸生抗戰(zhàn)時期兩次被授予少將,其實只能算一次,而不是算兩次。
不過也因為這個軍銜職務,童陸生在延安整風期間為此吃了不少苦頭。
1955年9月,童陸生被授予少將軍銜,這也是他第三次被授予少將軍銜。
一
從更為標準的意義上講,八路軍本身是沒有軍銜的。
八路軍本身是改編自紅軍,紅軍本身是不設軍銜的,畢竟我軍歷來就將就“官兵一致”,官兵同吃同住,沒有嚴格的等級劃分。
不過,因為要同國民黨軍打交道,特別是當時八路軍名義上還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下轄,因此凡是在編的八路軍將領,基本上都有軍銜。
比如朱老總就是中將加上將軍銜,彭老總是中將等等。
一般的時候,八路軍不佩戴軍銜,而佩戴軍銜的時候主要是為了方便在國統(tǒng)區(qū)行動以及與國民黨當局談判。
有時候八路軍會臨時授予需要的同志軍銜。
類似童陸生這種,很明顯是屬于臨時授予。
事實上,抗戰(zhàn)勝利后,為了同國民黨當局談判,凡是負責談判的八路軍代表,都是佩戴軍銜的,甚至還因為不懂鬧過笑話。
說回童陸生,他三次被授予少將,其實源于他特殊的革命經(jīng)歷。
1901年,童陸生出生于湖北黃陂一個富裕的地主家庭,父親童云程曾赴日本士官學校深造,回國后參與武昌起義、追隨孫中山,任廣州大元帥府少將參議,在民國時期長期從事軍事教育工作。
解放戰(zhàn)爭期間,中共代表團在南京還曾借用童云程的住房接待內(nèi)部工作人員。
建國后,童云程被安排在江蘇文史館任館員,1953年去世。
得益于父親的影響,童陸生上學時便傾向于革命,1919年曾參加五四運動,不久后考入云南講武堂韶州分校學習。
童陸生青年時代曾在武昌大華中學讀書,與當時在校教書的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惲代英、林育南相熟,這也是童陸生接觸馬克思主義的開端。
大革命時期,童陸生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023年冬),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同年被分配到了國民革命軍第二軍,這個軍是湘軍改編而來。
當時湘軍只有8個團,最缺的就是童陸生這種有學歷又有工作經(jīng)驗的人才,因此不久后,童陸生便出任第二軍第五師13團參謀長,后出任代團長。
1927年4月,蔣介石在上海發(fā)動反革命政變,童陸生也脫離了舊軍隊前往鄂西,不久后參加了李富春領導的鄂西革命委員會公安暴動,任公安(縣)暴動總參謀長
暴動失敗后,童陸生遵照黨的指示,利用關系出任李明瑞的作戰(zhàn)科長。
在土地革命期間,童陸生在黨組織領導下,利用舊的關系在國民黨軍中從事兵運,并負責秘密聯(lián)絡以及抗日救亡等工作。
1932年春,童陸生受邀到楊虎城部,負責起草憲兵團編制草案,楊虎城看后非常滿意,就留他在麾下,童陸生于是出任了楊虎城部憲兵團副營長,同年秋,童陸生在憲兵營建立起了黨的支部,并擔任支部委員。
1933年11月,十九路軍發(fā)動福建事變,童陸生以十七路軍代表的身份前往聯(lián)系。
1934年1月,童陸生調(diào)十七路軍總部上校參議。西安事變前,童陸生又被調(diào)到許權中部任參謀主任,許權中本身就是1925年入黨的老資格黨員,在許權中率領下,童陸生參與了西安事變,并負責領導了“西北特支”和“西救會”工作。
抗戰(zhàn)爆發(fā)后,童陸生參加了忻口會戰(zhàn),事后經(jīng)林伯渠介紹到山東,出任山東省委軍事部參謀,一面與地方官員建立統(tǒng)戰(zhàn)關系,一面秘密聯(lián)絡抗日力量。
1937年冬,黨組織與山東省第三區(qū)督查專員兼第三區(qū)保安司令張里元建立了聯(lián)系,童陸生、劉其人等人先后被組織委派去其部工作。
一直到1940年,童陸生才到了延安,在抗大三分校當起了教員。
二
也不難看出,童陸生早年革命經(jīng)歷,多數(shù)時候都是在不同陣營從事兵運工作,抗戰(zhàn)爆發(fā)后也多是以從事統(tǒng)戰(zhàn)工作居多。
童陸生在抗大當教員期間,發(fā)現(xiàn)我軍在軍事地圖上標注特別混亂,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以至于作戰(zhàn)時常常造成誤解,在他的建議下,我軍在標識軍用地圖時,以藍色鉛筆標注我軍,以紅色鉛筆標注敵軍,形成了統(tǒng)一標準。
也正因為是軍事科班出身,童陸生后來被朱老總看中。
1941年,八路軍成立高參室,負責研討國內(nèi)外戰(zhàn)局發(fā)展,朱老總調(diào)童陸生出任八路軍少將高參,負責戰(zhàn)略研究。
不過,在隨后延安整風運動中,童陸生因為“與國民黨當局有密切聯(lián)系”遭到了懷疑,加上他過去革命經(jīng)歷比較復雜,被打成了“特務”,童陸生不僅被開除軍籍,還被開除了黨籍。
好在當時朱老總親自出面,童陸生才幸免于難。
不久之后,童陸生恢復了黨籍、軍籍,仍然擔任高參室少將高參。
1945年8月,童陸生被調(diào)到中央軍委作戰(zhàn)部一局任副局長,不久后任局長,當時一局的主要任務是了解、分析和研究敵、我、友軍幾方 面的情況。
當時各地的電報到中央,中央和軍委的領導要一個個看,既麻煩,又費時間。童陸生改變了方法,先把每天收到的電報匯集、整理,畫一個略圖,向副總參謀長葉劍英匯報,爾后上報軍委和中央。
一局每周將情況匯編整理成綜合性 簡報,同時定期向中央和軍委領導作口頭匯報。
1946年1月,軍調(diào)開始后,根據(jù)雙方約定,周恩來可以攜帶一名將軍,朱老總推薦了童陸生,所以童陸生得以再一次佩戴少將軍銜,跟隨周恩來參與軍調(diào)工作,并出任代表團軍事組組長。
軍調(diào)失敗后,童陸生跟隨周恩來回到了延安,不久后調(diào)中央軍委四局工作,任副局長、代局長。期間周恩來曾帶童陸生與毛主席見面,毛主席還曾詢問過他有些民情。
1947年2月,中央撤離延安,童陸生率領王家坪部分工作人員轉(zhuǎn)移到了晉西北。
北平解放后,童陸生還兼任了北平軍事管制委員會軍政部部長兼財經(jīng)委員會副主任等職。
新中國成立后,童陸生陸續(xù)擔任了訓練總監(jiān)部軍事出版部副部長、軍事科學院副部長。
中央軍委四局局長兼軍事圖書館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訓練總監(jiān)部軍事出版部副部長,軍事科學院院務部副部長等職。
1955年9月,童陸生被授予少將軍銜,并被授予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應該指出的是,在開國少將中,童陸生的年齡也要算大的。
不過意外的是,四年后,即1960年,童陸生忽然落難,被開除黨籍、軍籍,并在次年發(fā)配至北大荒參加勞動。
有關童陸生落難,盡管有不同說法,但都和林彪有關。
當年在延安時,時任一局局長的童陸生偶然遇到了湖北老鄉(xiāng)林彪,因為童陸生的革命引路人中就有林育南,所以兩人談的很投機,后來林彪邀請童陸生一起到山東工作,但童陸生認為自己剛出任一局局長,不太方便辭職,于是就婉言謝絕了,林彪很不高興。
后來在一次會上,童陸生說了一些公道話,林彪聽說了這件事后很不高興,一打聽童陸生的情況,于是說了一句:“這樣的干部我們不能用!”
當時,童陸生為母親回鄉(xiāng)送葬,用母親的存款為當?shù)匦蘖艘粋€圖書館,因為其母親是地主成分,所以童陸生后來又被扣上了“右傾機會主義”和“階級異己分子”的兩頂帽子帽子,被開除黨籍、軍區(qū),并被安排到了黑龍江北大荒參加勞動。
三
盡管被安排到北大荒參加勞動時已經(jīng)58歲,但他并沒有為此感到氣餒。
1960年冬,童陸生從北京乘火車趕往黑龍江,在省委開出介紹信后,手持介紹信前往北大荒九三農(nóng)場,盡管是被安排到農(nóng)場研究所,但實際上干的都是體力活。
要知道北大荒的環(huán)境相當惡劣,其他季節(jié)還好,一到冬天,基本上就是天寒地凍,年輕人都忍受不了這里惡劣的環(huán)境,況且還是一個年近六旬的老人。
一開始,童陸生還和大家一起參加勞動,后來農(nóng)場的領導聽說此事后,出于照顧,就要求童陸生不要參加勞動了,但他卻并不肯休息,而是堅持和大伙一起參加勞動。
童陸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農(nóng)場上下對他的尊重。
在北大荒待的時間長了,童陸生也注意到了一些情況,他發(fā)現(xiàn)當?shù)厝藷o論男女老少,都極容易得感冒、關節(jié)炎,婦女們也極容易患病,大家都是長時間帶病參加勞動。
一打聽才知道,這都是北大荒的氣候環(huán)境造成的。
北大荒的冬天不僅冷,還特別長,一年時間里有差不多半年都是冬天,室外勞動,很容易患病,大家那時也不注意休息,經(jīng)常是帶病勞動,更加劇了病癥。
童陸生決心為農(nóng)場的職工解決這一問題。
一開始童陸生通過熬姜湯給大家喝,發(fā)現(xiàn)基本上不管用,后來沒辦法的情況下,童陸生決定自學中醫(yī),他托人買來一些中醫(yī)的書,一點一點的學習起中醫(yī)知識。
短短五個月的時間,童陸生就熟讀了中醫(yī)學著作,還記住了300多味中草藥性能和用途。
不過,中醫(yī)學里面最難掌握的其實是切脈,為此童陸生特意拜了一個老中醫(yī)為師,先是從自己的脈象開始分析,然后才試著為他人切脈,并掌握不同人群、不同病癥的脈象。
又花了半年時間,童陸生才掌握了切脈的技巧。
童陸生62歲時,開始嘗試為農(nóng)場職工看病開藥方。
一次,一個農(nóng)場職工來找他,他說自己四肢酸疼無力,整日嗜睡,童陸生通過“望聞問切”,發(fā)現(xiàn)這名職工是因風寒患了感冒,就給他開了“柴胡湯”。
開了藥以后,童陸生也十分緊張,生怕自己藥不奏效,后來聽那名職工說自己好了不少,心里才松了口氣。
更令人震驚的是,童陸生不光能治感冒,還能治一些疑難雜癥。
當時一個農(nóng)場職工的家屬,年過四旬還沒有孩子,后來去醫(yī)院治療,被診斷為不孕不育,后來夫妻兩人求到了童陸生門前。
一開始,大伙都不相信童陸生能治好不孕不育,但童陸生通過仔細詢問切脈后,又查閱了相關書記,最后給那對兒夫婦開了幾服藥。
沒想到藥喝下去以后,沒多久時間就傳來喜訊,那對夫婦后來生了個大胖小子。
經(jīng)此一事,童陸生“神醫(yī)”大名不脛而走。
1963年,童陸生接到命令要他回北京,臨走時農(nóng)場職工還對他依依不舍。
回到北京以后,童陸生沒有被分配工作,只能待在軍事學院大院的家里無所事事,所幸撿起來在北大荒學的醫(yī)學知識,為人免費看病。
1979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組織上為童陸生平反,恢復了黨籍、軍籍,組織上覺得他這么多年受委屈,考慮安排一個較高的職務給他,童陸生后來婉言謝絕:
“我年紀大了,占著職位沒用,還是給人看病實在。”
如果說對軍隊生活沒有留戀,那肯定是不可能,在恢復黨籍軍籍后,童陸生第一時間就是穿好軍裝,跑到照相館照了張相,但考慮到自己年事已高,最終還是決定退下來。
童陸生離休后,不是專研中醫(yī)學,就是給人看病,十幾年如一日,從不動搖,后來還被光明中醫(yī)函授學院等機構聘為顧問。
根據(jù)資料記載,童陸生一生為人診治疾病,前后差不多有兩萬人,但他沒收過一分錢。
1988年,童陸生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1989 年,童陸生被評為 “全國老有所為精英獎”,領獎時他說:
“我就是做了點能幫人的事,算不上什么精英?!?/p>
也許是晚年精研中醫(yī)學理論,童陸生的身體特別好。
2001年2月27日,童陸生病逝于北京,享年100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