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在中歐班列剛恢復運行沒幾天,又突然把矛頭指向咱中國,這種反復操作,多少讓人有些看不懂。
中歐班列一直被視為貫穿歐亞大陸的“陸地動脈”,不僅是咱中國與歐洲貿(mào)易的關鍵紐帶,也是波蘭經(jīng)濟的“香餑餑”。可就在班列恢復后,波蘭外長又在國際輿論場上給咱中國扣了一頂大帽子。
波蘭背后的算計,咱中國外交部的回應
口岸剛開沒幾天,波蘭外長西科爾斯基又在美國媒體上公開喊話,說什么“只有中國能迫使俄羅斯結(jié)束烏克蘭危機,但中國不肯出手”。這話聽著像是在夸咱中國,實則是轉(zhuǎn)移責任,把俄烏沖突的鍋甩給咱中國。
外交部發(fā)言人郭嘉昆的回應就很有針對性,一句話就點破了關鍵:“不希望戰(zhàn)爭結(jié)束、不斷拱火澆油,甚至從中大發(fā)戰(zhàn)爭財?shù)牧碛兴?,不是中國?!?/p>
這不是空話。美國自俄烏沖突以來,已經(jīng)對烏克蘭提供了超過千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在歐洲的軍售也創(chuàng)新高。誰在這場戰(zhàn)爭里真正獲利,賬面一清二楚。
這件事的起因是在9月12號,波蘭突然以俄白軍演為由,直接關閉了和白俄羅斯接壤的口岸,大約有三百列中歐班列就這樣被堵在邊境。
這一關,直接把咱中國到歐洲的物流主干道卡了脖子,供應鏈立馬漲了超過一成半的綜合成本。歐洲的不少企業(yè)也跟著吃了苦頭。
有意思的是,就在波蘭關口岸之前,咱中國的外交部長王毅還特意去了一趟波蘭,雙方還共同簽署了保障中歐班列暢通的協(xié)議。協(xié)議墨跡還沒干,轉(zhuǎn)頭波蘭就來這么一出,可信度一下子打了折。
不過,波蘭的算盤其實挺明顯。作為北約東翼的前線國家,波蘭這些年在俄烏沖突里一直很活躍。
利用口岸控制權(quán),波蘭可以把經(jīng)濟問題政治化,試圖用這個“大殺器”向咱中國施壓,希望咱中國在俄烏問題上松口。但從長遠看,這種做法其實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波蘭為什么會在兩周后又“改口”重新開放口岸?原因很簡單,經(jīng)濟受不了。每年通過中歐班列,波蘭能賺到大約五億歐元的過境費,還帶動了馬拉舍維奇小鎮(zhèn)的物流產(chǎn)業(yè)和上萬人就業(yè)。一關口岸,這些收入就眼睜睜看著流失了。
更重要的是,波蘭靠著中歐班列,不只是賺個物流費那么簡單。它還是歐洲市場和咱中國工廠之間的“中轉(zhuǎn)站”,很多波蘭的制造業(yè)、組裝業(yè)都離不開咱中國的零部件。如果真和咱中國鬧僵,波蘭自身損失最大。
很多人只看到中歐班列是貨運通道,但這背后是更深層次的博弈。
咱中國這些年一直在推進多元化戰(zhàn)略,波蘭卡口子,咱中國馬上就有備選方案。比如剛剛開通的中歐北極快航,路線縮短、成本下降,還能繞開擁堵的馬六甲海峽。
還有“中間走廊”方案,可以不經(jīng)過俄羅斯,直接通過哈薩克斯坦、中亞和土耳其進入歐洲。哈薩克斯坦也主動邀請咱中國加大貨運過境,運能可以再翻一番。
這些布局說明,咱中國不會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波蘭想用中歐班列要挾咱中國,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自己其實不是不可替代的。
搖擺不定的波蘭,俄烏沖突中真正獲利的國家
回顧波蘭這些年的對華政策,可以說是一種“既要又要還要”的狀態(tài)。一方面,波蘭深知和咱中國合作能帶來實際利益。
咱中國是波蘭第二大進口來源國,很多波蘭制造業(yè)、特別是新能源產(chǎn)業(yè),都依賴中國的原材料、零部件和技術(shù)合作。比如波蘭唯一的新能源車自主品牌,就是靠咱中國企業(yè)幫忙才撐下來的。寧德時代還計劃在波蘭建超級電池工廠,供應整個歐洲市場。
但另一方面,波蘭又不愿意得罪美國和西方。為了刷存在感、爭取西方更多好處,波蘭經(jīng)常在國際事務上對咱中國“下絆子”。這次口岸風波,就是典型的“左右逢源”。
波蘭外長這次把俄烏戰(zhàn)爭的責任推給咱中國,看似有點“高帽子”的味道,其實是想讓咱中國背鍋。但實際情況是,俄烏危機的根本原因并不在咱中國手上。
歐洲地區(qū)安全格局長期失衡,俄羅斯的合理安全關切沒有被兼顧,這是沖突的根本癥結(jié)。
反觀美國,不斷加大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還在歐洲賣出了上千億美元的軍火。俄烏沖突以來,美國軍工企業(yè)賺得盆滿缽滿,美元回流,經(jīng)濟也被帶動。誰才是真正的“戰(zhàn)爭贏家”,誰在“拱火澆油”,一目了然。
咱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一直很清楚,既不是危機的制造者,也不是當事方,更沒有向任何一方提供武器。
咱中國提出了《關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派特使多次斡旋,推動各方對話,主張通過談判解決分歧。這些努力,得到了很多發(fā)展中國家的認可,也讓咱中國的國際形象更加正面。
關鍵是,咱中國始終堅持和平解決爭端,倡導構(gòu)建均衡、有效、可持續(xù)的歐洲安全框架。支持歐洲實現(xiàn)真正的戰(zhàn)略自主,不希望把地區(qū)安全問題交給外部勢力左右。這種態(tài)度,和某些國家一味拱火、謀取私利形成鮮明對比。
歷史上,波蘭多次在大國博弈中選邊站隊,最后都吃了虧。二戰(zhàn)前后,波蘭就是被列強出賣的典型。現(xiàn)在波蘭如果繼續(xù)一味追隨西方,充當反華棋子,最終可能又成為“棄子”,失去自己的主動權(quán)。
現(xiàn)實利益擺在眼前。中歐班列讓波蘭小鎮(zhèn)變物流樞紐,帶來數(shù)萬就業(yè)崗位,這是真金白銀的好處。如果為了短期政治利益,把這些合作基礎破壞掉,最終損失的還是波蘭自己。
波蘭這波“先關后開、再甩鍋”的操作,既暴露了它在國際局勢中的短視,也提醒了咱中國在全球貿(mào)易和地緣政治中的多元布局有多重要。
真正推動烏克蘭危機解決的鑰匙,掌握在那些能夠直接影響沖突的國家手里。把責任甩給咱中國,不僅不符合事實,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由于平臺規(guī)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后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參考資料:
波蘭外長稱中方不愿迫使俄羅斯結(jié)束烏克蘭危機 中方回應
2025-09-26 16:06·中國新聞網(wǎ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