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推背圖》有言:“中國而今有圣人,雖非豪杰也周成?!?/strong>
千百年來,關(guān)于紫微圣人降世的預(yù)言,始終是亂世之中百姓最后的希望。
傳說每當(dāng)天道循環(huán)至末法時代,邪魔并起,四海動蕩,便會有一位應(yīng)運而生的圣人,手持乾坤,再造太平。
時至今日,世間災(zāi)厄頻發(fā),人心浮躁,種種異象似乎都在預(yù)示著什么。
于東海之濱,終南山深處,一位潛心修道多年的老者,觀星象之變,終于在冥冥之中,得到了一絲天啟。
01.
終南山,云深不知處。
靈虛道長已經(jīng)三天三夜沒有合眼了。他站在觀星臺上,白色的道袍在夜風(fēng)中獵獵作響,滿頭銀發(fā)猶如寒霜。他的目光,死死地鎖定在夜空的正北方那片星域。
那里,帝星“紫微”正綻放出前所未有的光芒,璀璨奪目,幾乎要將周圍的星辰都壓得黯淡無光。然而,在這極致的光亮外圍,卻纏繞著一縷若有似無的黑氣,如同毒蛇一般,死死地鎖住帝星的光輝,讓那光芒顯得焦躁而沖突,仿佛是在進行一場無聲的吶喊。
“帝星高照,本是盛世之兆,為何……為何會有如此兇煞之氣糾纏不休?”靈虛道長喃喃自語,他布滿皺紋的手指在空中虛點,飛快地推演著天干地支,可每一次推演的結(jié)果,都是一片混沌。
天機,被一股強大的力量徹底蒙蔽了。
他修行一百二十余載,自問早已心如止水,可此刻,一種前所未有的心悸感卻牢牢攫住了他。這不是為他自己,而是為這天下蒼生。
近幾年來,世間的怪事越來越多。南方百年不遇的洪澇,北方千年一見的旱災(zāi),東海之上無故掀起滔天巨浪,西域之地莫名出現(xiàn)大地流火。人間更是怪病橫行,許多人無病無災(zāi),卻突然精神萎靡,言行癲狂,仿佛精氣神被什么東西吸走了一般。
百姓們在苦難中掙扎,焚香叩拜,祈求神佛,卻似乎得不到任何回應(yīng)。
靈虛道長明白,這絕非尋常的自然災(zāi)害。這是天地秩序?qū)⒁髞y的征兆,是末法時代的劫數(shù)。若無力挽狂瀾之人出現(xiàn),恐怕人間將化為煉獄。
那閃耀的帝星,究竟是最后的希望,還是絕望的開端?
他長嘆一聲,收回了目光。觀星臺下的煉丹爐中,爐火正旺,可他此刻卻再無心煉那長生之丹。若天地傾覆,生靈涂炭,縱有萬載壽命,又有何意義?
不行,他不能再等下去了。
天機被蒙蔽,人力已然無法窺探。想要知道答案,唯有去求問那真正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存在。
靈虛道長的眼中閃過一絲決然。他轉(zhuǎn)身走下觀星臺,回到簡樸的道觀中,從箱底取出一雙早已磨破的芒鞋,鄭重地穿在腳上。
“師祖,弟子靈虛,為天下蒼生,今日欲往南海一行,叩問觀音大士?!?/p>
他對著供奉的祖師牌位,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而后,他拿起一根竹杖,推開觀門,沒有絲毫留戀,一步一步地走入了茫茫的夜色與山霧之中。
此行,不問歸期。
02.
從終南山到南海普陀,路途何止千里。
靈虛道長沒有施展任何神通,他就如一個最普通的行腳僧,用雙腳丈量著這片他守護了一生的土地。他走得不快,每一步都踏得很穩(wěn)。他不僅是在趕路,更是在用自己的眼睛,去印證心中的猜測。
越是向南走,他所見的景象便越是觸目驚心。
他路過一個村莊,村口的河水早已干涸,龜裂的河床像一道丑陋的傷疤。田地里,莊稼枯黃,大片大片地死去。村里的人們臉上沒有一絲生氣,眼神空洞地坐在家門口,仿佛對一切都已麻木。
靈虛道長上前詢問,才知這里已經(jīng)整整一年沒有下過一滴像樣的雨了。
他又行至一座繁華的城鎮(zhèn)。這里倒是車水馬龍,看似一片太平??芍灰约恿粢猓隳馨l(fā)現(xiàn)人們的眉宇間都藏著一股揮之不去的戾氣。茶館里,人們?yōu)榱艘稽c雞毛蒜皮的小事就能拍桌子對罵;街道上,車夫因為一點小小的剮蹭就扭打在一起。
那股暴戾、怨懟之氣,幾乎凝結(jié)成了實質(zhì),盤旋在城鎮(zhèn)的上空。
靈虛道長為腹中饑餓的孩童施舍過丹丸,為病入膏肓的老人誦經(jīng)過往生咒,也曾出手懲戒過幾個占山為王的妖邪??伤?,這都是治標(biāo)不治本。
他救得了一個人,救不了一座城。他誅殺了一個妖,卻有更多的魔在人心之中滋生。
這片大地的病,病在根上。
一日黃昏,他行至一處渡口,準(zhǔn)備乘船渡江。江面上,晚霞如血,景色瑰麗??山叺臍夥諈s無比壓抑。一群衣衫襤褸的災(zāi)民跪在地上,對著江水不斷地磕頭,神情悲愴而絕望。
在他們面前,一個用木頭倉促搭建的祭臺上,竟綁著一個七八歲的女童。女童穿著一身紅衣,臉上滿是淚水,卻不敢哭出聲,只是瑟瑟發(fā)抖。
“你們這是在做什么!”靈虛道長手持竹杖,厲聲喝道。
災(zāi)民中一個看似頭領(lǐng)的老者回頭,看到靈虛道長的道士打扮,嘆了口氣,臉上滿是悲戚:“道長,您有所不知。這江里的河神發(fā)了怒,已經(jīng)三個月沒有漁船敢出江了。前幾日,好不容易有大膽的后生想去試試,結(jié)果船剛到江心,就翻了,人再也沒上來。我們請了法師來看,說是河神需要新娘,否則,就要讓這大江改道,淹了我們這百里八鄉(xiāng)啊!”
靈虛道長聞言,抬頭望向江心。只見江水表面看似平靜,水下卻有一股濃郁的黑氣在盤旋翻滾,其中隱隱有無數(shù)冤魂在哀嚎。
這哪里是什么河神?分明是一只成了氣候的水妖,在借“河神”之名,吸食生人魂魄,以增進修為!
他不再多言,將竹杖往地上一插,口中默念法訣。只見那竹杖瞬間青光大盛,化作一道流光飛入江心。隨即,江水劇烈翻滾,如同煮沸了一般,一聲凄厲至極的慘叫從水下傳出,震得所有人耳膜生疼。
不過片刻,江面重歸平靜,那股盤踞的黑氣也消散得無影無蹤。竹杖“嗖”的一聲飛回,重新落入靈虛道長手中,依舊是那副樸實無華的模樣。
災(zāi)民們看得目瞪口呆,隨即反應(yīng)過來是遇到了高人,紛紛跪地磕頭謝恩。
靈虛道長解開女童身上的繩索,看著她撲進父母懷中嚎啕大哭的場景,心中卻無半點喜悅。他只是輕聲對那老者說道:“真正的神佛,慈悲為懷,絕不會索要生人祭祀。記住,能讓你們獻出生命的,只有妖魔。”
說完,他便轉(zhuǎn)身離去,留下身后一片感恩戴德之聲。
他走得更加堅定了。妖魔橫行,人心愚昧,這世道,真的已經(jīng)到了不破不立的境地。
他必須盡快趕到普陀山,他需要一個答案。
03.
又行數(shù)月,靈虛道長終于望見了那一座海天佛國——普陀山。
遠遠望去,整座島嶼籠罩在氤氳的佛光之中,梵音陣陣,海浪聲聲,仿佛能洗凈人世間一切的污穢與塵埃。踏上島嶼的那一刻,靈虛道長便感覺到一股溫暖而祥和的力量包裹了全身,連日來奔波的疲憊與心中的郁結(jié),都瞬間消散了不少。
這里的香火依舊鼎盛,前來朝拜的信徒絡(luò)繹不絕。他們臉上帶著虔誠,眼中帶著期盼,一步一叩首,向著山頂?shù)钠諠U寺而去。
靈虛道長沒有去主寺,他繞過人群,獨自一人來到后山的潮音洞前。
這里是傳說中觀音菩薩顯化真身的地方。洞外海濤拍岸,聲若雷鳴,洞內(nèi)卻幽靜深邃,別有洞天。
他尋了一處干凈的巖石,盤膝而坐,五心向天,很快便進入了物我兩忘的禪定之境。
他不求,不問,亦不念。他只是將自己的心神,完全沉浸在這片佛國凈土之中,將自己一路行來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化作一道最純粹的意念,與這天地間的慈悲產(chǎn)生共鳴。
一天,兩天,三天……
日月交替,潮起潮落。靈虛道長如同一尊石像,紋絲不動。許多香客都注意到了這個奇特的道士,但見他寶相莊嚴(yán),不敢上前打擾。
直到第七日的清晨,當(dāng)?shù)谝豢|紫氣從東方升起,照耀在海面之上時,異變陡生。
原本轟鳴的潮水聲,在這一刻突然完全靜止。整個世界仿佛被按下了暫停鍵。緊接著,一朵巨大的金色蓮花,緩緩從潮音洞深處綻放開來。
蓮花之上,霞光萬道,瑞彩千條。一位身著白衣,手持凈瓶楊柳,面容慈悲莊嚴(yán)的法相,緩緩顯現(xiàn)。祂的目光,仿佛蘊含著宇宙間所有的智慧與慈悲,溫柔地注視著盤坐在洞口的靈虛道長。
正是救苦救難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你,終于來了。”
一個無法分辨男女,卻又無比宏大、無比溫柔的聲音,直接在靈虛道長的神識之中響起。
靈虛道長緩緩睜開雙眼,眼中沒有絲毫驚詫,仿佛早已預(yù)料到這一幕。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道袍,對著那莊嚴(yán)法相,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道家的稽首禮。
“終南山靈虛,為天下蒼生,叩見大士?!?/p>
04.
觀音菩薩的法相虛空而立,周身佛光流轉(zhuǎn),將整個潮音洞映照得宛如琉璃世界。祂的眼神平靜而深邃,仿佛早已洞悉了靈虛道長的來意。
“你從終南山而來,一路所見,心中可有答案?”菩薩的聲音再次響起,溫和而又直指人心。
靈虛道長躬身答道:“弟子愚鈍。只見妖魔橫行,人心浮動,災(zāi)厄四起,怨氣沖天。亦見帝星晦暗,天機混沌。弟子窮盡所學(xué),也無法看透這亂世的根源與終局。故特來請大士開示,這天下,究竟怎么了?”
觀音菩薩輕輕頷首,手中的楊柳枝微微一拂,一滴甘露從枝頭落下,滴入下方的海面。剎那間,海面上金光一閃,仿佛有無數(shù)生靈得到了凈化。
“非是天道無情,而是劫數(shù)已至?!?/p>
菩薩的聲音帶著一絲嘆息,“天地運轉(zhuǎn),自有其法度。盛極而衰,否極泰來,乃是定數(shù)。如今,正值三界濁氣最盛,萬魔最狂之時。人心之中的貪、嗔、癡、慢、疑,便是滋養(yǎng)這一切的土壤。土壤不凈,魔便不除,劫便不止。”
靈虛道長聞言,心中一凜。他知道菩薩所言不虛。這一路行來,他所斬殺的妖魔,其根源無一不是源自于人的欲望與邪念。
“敢問大士,”他再次稽首,語氣中帶著一絲急切,“此劫可有解法?蒼生何辜,要受此涂炭之苦?那夜空中閃耀的紫微帝星,又預(yù)示著什么?”
這才是他此行最想問的問題。
觀音菩薩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時空,望向了那遙遠的星空深處。
“萬物皆有一線生機。劫數(shù)之中,亦伴隨著希望。”
“你所見的紫微星,便是此番天地大劫的‘生門’所在?!?/p>
菩薩的話,讓靈虛道長的呼吸猛地一滯,他激動地抬起頭,眼中精光爆射。
“大士的意思是……預(yù)言是真的?真有紫微圣人降世?”
“然也?!庇^音菩薩的聲音無比肯定,“當(dāng)此末法之時,天道慈悲,不忍眾生盡毀,故而降下圣人,應(yīng)劫而生。他將身負大氣運,手持大智慧,以無上威德,蕩盡群魔,重塑乾坤,開啟一個全新的太平盛世。天下,將因他而大治。”
“太好了!太好了!”靈虛道長激動得難以自持,修行百年的心境,此刻也泛起了巨大的波瀾。只要有希望,那一切就都還有挽回的余地!
他強行平復(fù)下激動的心情,提出了最后一個,也是最關(guān)鍵的問題:“大士慈悲!既有圣人降世,我等修道之人,自當(dāng)傾力輔佐,以助天道。還請大士明示,我等該去何處尋訪這位圣人?他……他有何特征?”
問出這句話后,靈虛道長屏住了呼吸,整個心神都提到了極致。
他知道,這或許是他此生所能聽到的,最重要的天機。
05.
潮音洞內(nèi),一片寂靜。
觀音菩薩慈悲的目光,靜靜地落在靈虛道長的身上。那目光似乎能看透他的過去,他的未來,以及他心中那份為蒼生的赤誠之心。
良久,菩薩的法相微微點頭,似乎是認(rèn)可了他的請求。
“天機不可盡泄,但你道心純正,為的亦非一己之私,告訴你也無妨?!?/p>
靈虛道長的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他全神貫注,不敢錯過接下來任何一個字。他知道,這關(guān)系到整個天下的未來。
菩薩的聲音變得比之前更加莊嚴(yán)、肅穆,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天地法則的律動,深深地烙印在靈虛道長的神魂深處。
“那紫微圣人,乃是應(yīng)運而生,身合天道。他降世為人,隱于塵世,與常人無異。但其身上,卻有五種與生俱來、無法磨滅的先天特征。這既是他的身份印記,也是他力量的根源?!?/p>
“世人愚昧,不識真圣,只會以貌取人,以財勢論英雄。你們?nèi)粝胝业剿?,萬不可執(zhí)著于外相,只需認(rèn)準(zhǔn)這五種特征即可。”
靈虛道長連忙躬身,語氣無比恭敬:“請大士開示!”
觀音菩薩看著他,那雙蘊含著無盡智慧的眼眸中,似乎閃過了一絲極其復(fù)雜的光芒。
“這五種特征,乃是天地間的靈氣所化,玄妙非常。如今,我便將這個秘密,告訴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