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
"李明,你確定要買這個破水塔?"中介老張看著眼前這個瘦削的年輕人,滿臉不解。
"確定。"李明握著手里僅有的8000元現(xiàn)金,聲音很輕但很堅定。
七年后,當拆遷辦的工作人員拿著補償通知書站在他面前時,李明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
"這個數(shù)字...不可能..."他喃喃自語,雙腿開始顫抖。
01
李明大學畢業(yè)那年,正趕上金融危機的尾巴。
找工作比登天還難。
每天早上六點起床,穿上那件洗得發(fā)白的白襯衫,踏著晨露去各個寫字樓投簡歷。
簡歷投出去幾百份,回音寥寥。
偶爾有個面試機會,面試官看他一眼就問:"你有工作經驗嗎?"
沒有。
"那不好意思。"
李明住在城中村的一間地下室里,月租800塊。
地下室潮濕陰暗,夏天悶熱,冬天陰冷。
最要命的是,房東總是催房租。
"小李啊,下個月房租要漲到1200了,你看著辦吧。"房東是個胖大嬸,說話時眼睛都不正眼看他。
1200塊,李明身上總共就剩下8000多塊錢了。
這點錢交了房租,吃飯都成問題。
李明坐在地下室的床上,看著天花板上的水漬,想著要不要回老家算了。
"回去干什么?種地嗎?"他自言自語。
老家在山區(qū),父母都是農民,供他讀大學已經掏空了家底。
回去就是認輸。
李明不服氣。
轉機來得很意外。
那天李明在網吧投簡歷,遇到了高中同學王濤。
王濤在省城混得還不錯,在一家建筑公司當項目經理。
"老同學,聽說你還在找工作?"王濤拍拍李明的肩膀,"要不要聽個消息?"
李明抬起頭,眼睛里有了光。
"城郊有個老水塔,荒廢很久了,產權有點復雜,一直沒人要。"王濤壓低聲音,"有個中介想處理掉,價格很便宜。"
"能住人嗎?"
"能住,但條件肯定不會太好。"王濤搖搖頭,"關鍵是便宜啊,幾千塊錢就能搞定。"
李明心動了。
幾千塊錢,總比每個月交1200房租強。
"你幫我聯(lián)系一下那個中介。"
王濤看著李明認真的表情,愣了一下:"你真要買?"
"真要買。"
中介老張是個五十多歲的老油條。
見面地點約在城郊的一個小飯館。
老張穿著皺巴巴的西裝,手里夾著煙,看起來不太靠譜。
"小伙子,你真要買那個水塔?"老張上下打量著李明。
"能住就行。"
"住是能住,但那地方挺偏的,周圍也沒什么人。"老張彈彈煙灰,"而且產權這塊兒比較復雜,我也說不太清楚。"
李明心里一緊:"什么意思?"
"就是手續(xù)不太全,但能住,這個沒問題。"老張擺擺手,"8000塊錢,一口價,要不要?"
李明看著老張,猶豫了幾秒。
8000塊,是他全部的家當。
買了這個水塔,如果有問題,他連后悔的機會都沒有。
但不買,下個月就得滾蛋。
"我要看看實物。"
"行,走吧。"
老水塔在城郊的一片荒地上。
遠遠看去像個巨大的火柴盒,灰白色的混凝土外墻,斑駁得像個老人的臉。
走近了看,水塔比想象中要大一些。
直徑大概十來米,高度有三層樓那么高。
"這原來是個工廠的水塔,工廠倒閉了,水塔就廢了。"老張一邊爬梯子一邊解釋,"里面的空間挺大的,你可以自己改造。"
李明跟著爬上去。
水塔內部是個圓柱形的空間,中間有個大水箱,但已經銹得不成樣子。
除去水箱,周圍的空間確實不小,起碼有四五十平米。
"水電都能接,這個不用擔心。 "老張指著墻上的幾個洞,"就是需要你自己裝修一下。 "
李明在水塔里轉了一圈。
雖然簡陋,但確實能住人。
而且這地方安靜,沒人打擾。
"多少錢?"
"8000,一分不能少。"老張很堅決。
李明掏出錢包,數(shù)了數(shù)里面的鈔票。
正好8000。
"成交。"
搬進水塔的第一個晚上,李明躺在自己帶來的行軍床上,聽著外面的風聲。
水塔的隔音不太好,風吹過時會發(fā)出呼呼的聲音。
但李明覺得很踏實。
這是他在這個城市的第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地方。
第二天開始,李明就著手改造水塔。
先是把那個廢水箱拆了,費了整整三天。
接著鋪地板,裝電路,通水管。
李明不懂裝修,全靠網上查資料,一點點摸索。
有時候搞到半夜,手上全是傷口,但他不覺得累。
一個月后,水塔變了樣。
地面鋪了便宜的木地板,墻壁刷了白漆,裝了幾盞吊燈。
雖然簡陋,但有了家的感覺。
李明還在水塔外面種了幾盆花,生活開始有了色彩。
住進水塔后,李明的求職運氣也開始好轉。
可能是有了穩(wěn)定的住處,整個人的精神狀態(tài)都不一樣了。
面試時不再那么緊張,說話也有了底氣。
02
三個月后,李明在一家小公司找到了銷售的工作。
工資不高,但夠生活了。
每天早上,李明從水塔出發(fā),坐一個小時的公交車去上班。
晚上回來,爬上水塔,看著遠處城市的燈火,感覺生活充滿希望。
周圍的鄰居都覺得這個住水塔的小伙子很特別。
"那個小伙子挺有意思的,住水塔還種花。"
"聽說是個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才住這兒的。 "
"年輕人有想法,挺好的。 "
李明不在意別人的議論。
他只知道,自己終于在這個城市站穩(wěn)了腳跟。
時間過得很快。
一轉眼,李明在水塔里住了三年。
工作越來越順利,從小公司跳到了大公司,工資也翻了幾倍。
水塔內部被他裝修得越來越舒服。
添了空調,買了電腦,裝了寬帶。
甚至還搞了個小廚房,能做簡單的飯菜。
朋友們偶爾來做客,都說這地方挺有創(chuàng)意的。
"李明,你這水塔改造得不錯啊,比我的公寓還舒服。"
"是啊,而且安靜,沒人打擾。"
李明笑笑不說話。
其實他已經有能力搬到更好的地方了,但舍不得水塔。
這里有他太多的回憶。
而且,他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
第四年,李明遇到了小雨。
小雨是他的客戶,在一家廣告公司工作。
第一次見面,小雨就對李明印象很深。
"你跟其他銷售不一樣。"小雨說。
"哪里不一樣?"
"不那么急功近利,很踏實的感覺。"
兩人聊得很投機。
李明約小雨吃飯,小雨爽快地答應了。
慢慢地,兩人走到了一起。
但李明一直沒敢?guī)∮耆ニ?/p>
他怕小雨接受不了他住在水塔里這個事實。
"你家在哪兒?什么時候帶我去看看?"小雨問。
"再等等,我現(xiàn)在正在裝修。"李明找借口推脫。
小雨雖然有些疑惑,但也沒追問。
第五年的時候,小雨終于知道了李明住在水塔里。
那天李明加班到很晚,小雨擔心他,一路跟著公交車到了城郊。
看到李明爬上水塔的一幕,小雨驚呆了。
"你住在這里?"
李明站在水塔上,看著下面的小雨,知道瞞不下去了。
"對,我住在這里。"
小雨沉默了很久。
李明以為她會轉身就走,心里已經做好了失戀的準備。
"我能上去看看嗎?"小雨問。
李明愣了一下,然后笑了。
小雨爬上水塔,看著李明精心布置的家,眼睛里滿是驚訝。
"這里...很溫馨。"
"你不覺得奇怪嗎?"
"有什么奇怪的?"小雨坐在沙發(fā)上,"只要是家,住哪里都一樣。"
那一刻,李明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第六年,周圍開始有變化。
城市發(fā)展得很快,李明所在的這片區(qū)域也開始繁華起來。
原來荒涼的空地上建起了商場和住宅樓。
李明的水塔顯得越來越突兀。
"你那個水塔挺有意思的,很多人路過都會看一眼。"小雨說。
"是嗎?"
"還有人專門來拍照呢,說很有藝術感。"
李明笑笑:"我就是想有個住的地方,沒想那么多。"
但他心里清楚,隨著周圍的發(fā)展,水塔可能住不了太久了。
城市規(guī)劃總有一天會涉及到這里。
第七年春天,拆遷的消息傳來了。
最先聽到風聲的是對面小區(qū)的住戶。
"聽說這一片要拆了,要建商業(yè)綜合體。"
"真的假的?"
"政府內部消息,錯不了。"
李明聽到這些議論,心里五味雜陳。
一方面,他知道這一天早晚會來。
另一方面,他真的舍不得水塔。
七年了,水塔已經不只是住的地方,更像是他的精神家園。
小雨安慰他:"拆就拆吧,我們可以買新房子。"
"不是舍不得房子,是舍不得這種生活。"李明看著水塔內部,"我在這里從一個一無所有的畢業(yè)生,變成了現(xiàn)在的樣子。"
小雨理解他的感受。
"那就好好珍惜剩下的時間吧。"
夏天的時候,政府正式發(fā)布了拆遷公告。
李明所在的區(qū)域確實在拆遷范圍內。
周圍的鄰居有的高興,有的擔憂。
高興的是那些有正規(guī)房產證的住戶,拆遷補償不少。
擔憂的是那些手續(xù)不全的住戶,不知道能不能得到補償。
李明屬于后者。
當年買水塔的時候,老張給的手續(xù)確實不太全。
只有一份簡單的買賣合同,連正式的產權證都沒有。
"我去找老張問問情況。"李明決定把事情搞清楚。
但老張的電話已經停機了。
中介公司也早就關門了。
李明有些慌。
如果拆遷時得不到補償,七年的心血就白費了。
03
秋天,拆遷評估組來了。
幾個穿制服的工作人員拿著測量儀器,對每個建筑進行評估。
輪到水塔的時候,工作人員都愣了一下。
"這是什么建筑?"
"水塔,有人住在里面。"另一個工作人員說。
"住人的?那得按住宅標準評估。"
"可是沒有房產證啊。"
"先測量吧,回去再研究。"
李明站在一邊,心里忐忑不安。
工作人員在水塔周圍轉了一圈,又爬上去看了看內部。
"面積不小啊,周圍這塊地也挺大的。"
"是的,當年買的時候就是這個范圍。"李明說。
工作人員記錄了數(shù)據(jù),然后離開了。
李明不知道結果會怎樣。
等待的過程最煎熬。
每天李明都在想,萬一得不到補償怎么辦?
水塔被拆了,他和小雨住哪里?
雖然現(xiàn)在有經濟能力買房子,但心里還是不踏實。
小雨勸他:"別想太多了,船到橋頭自然直。"
"我就是擔心這七年白費了。"
"不會白費的,至少我們相遇了。"小雨握著李明的手,"而且你學會了那么多東西,改造了這么大一個水塔,這些都是財富。"
李明看著小雨,心里暖暖的。
不管結果怎樣,至少還有她。
冬天快到的時候,拆遷辦的工作人員來了。
那天下午,李明正在水塔里工作,聽到有人在下面喊他的名字。
"李明先生在嗎?"
李明從水塔上探出頭:"在的,什么事?"
"拆遷辦的,有事找你談談。"
李明的心跳加速。
關鍵時刻終于到了。
他爬下水塔,看到兩個穿制服的工作人員站在門口。
其中一個拿著厚厚的文件夾。
"李明先生是吧?關于您這個水塔的拆遷補償問題,我們需要跟您確認一些情況。"
"好的,什么情況?"
"主要是產權問題,我們調查了一下,發(fā)現(xiàn)情況比較復雜。"
李明的心沉了下去。
果然,沒有房產證就是麻煩。
"能具體說說嗎?"
工作人員翻開文件夾:"根據(jù)我們的調查,您當年購買的不僅僅是水塔的使用權..."
說到這里,工作人員停了一下,又仔細看了看文件。
"您購買的是包括這個水塔在內的整塊土地的產權。"
李明愣住了。
什么意思?
"我不太明白。"
"簡單說,您是這塊地的合法所有者。"工作人員指著周圍,"這塊地大概有2000平方米,按照現(xiàn)在的拆遷標準..."
他翻到文件夾的最后一頁。
李明看到了一個數(shù)字。
一個讓他完全沒有心理準備的數(shù)字。
李明感覺頭暈目眩,雙腿開始發(fā)軟。
他緊緊抓住身邊的梯子,生怕自己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