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暴擊:這些排氣取氣坑你踩過嗎??
上次幫粉絲看實驗視頻,發(fā)現(xiàn)有人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結(jié)果點燃時連火苗都沒反應(yīng) —— 全白忙活!其實排氣取氣法就像給氣體 “找座位”,找對方法才能精準(zhǔn)收集,今天手把手教你一次搞定~?
一、先搞懂:排氣取氣法的核心邏輯?
說白了就是 “用氣體趕空氣”,利用目標(biāo)氣體與空氣的密度差,把空氣從集氣瓶里 “擠出去”。但有兩個硬性要求必須滿足:?
? 不與空氣中的成分反應(yīng)(比如一氧化氮會和氧氣反應(yīng),絕對不能用)?
? 密度和空氣差異大(相對分子質(zhì)量≠29,氮氣這類 “中間派” 直接放棄)?
二、兩大分類:向上還是向下?看這招就夠?
1. 向上排空氣法:“重氣體往下沉”?
適用場景:收集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相對分子質(zhì)量>29),比如氧氣、二氧化碳、氯氣。?
舉個例子:實驗室制二氧化碳時,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yīng)生成的 CO?,密度是空氣的 1.5 倍,會沉在瓶底把空氣往上推。?
操作關(guān)鍵:?
① 集氣瓶瓶口朝上正放,導(dǎo)管要伸到瓶底(不然氣體混在瓶口,空氣排不干凈)?
② 驗滿技巧:CO?用燃著的木條放瓶口,熄滅就滿;O?用帶火星木條,復(fù)燃即滿。?
2. 向下排空氣法:“輕氣體往上飄”?
適用場景:收集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相對分子質(zhì)量<29),比如氫氣、氨氣、甲烷。?
踩坑提醒:氫氣密度只有空氣的 1/14,要是瓶口朝上,剛收集就飄走了!?
操作關(guān)鍵:?
① 集氣瓶瓶口朝下倒置,導(dǎo)管同樣伸到瓶底?
② 驗滿技巧:氨氣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lán)就滿;氫氣可以用燃著的木條放瓶口,聽到 “噗” 聲說明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