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民生無小事工作室】
民生周刊記者 嚴碧華 鄭智維
舞者托舉銅壺,旋身如風。8月18日傍晚時分,龜茲小巷,一群身著亮麗民族服飾的舞蹈演員為游客帶來薩瑪瓦爾舞、頂碗舞表演。
龜茲小巷位于新疆庫車市薩克薩克街道庫其艾日克社區(qū)人民路九巷。作為庫車老城區(qū)晚清和民國初期街巷格局保存最完整的街區(qū),龜茲小巷是庫車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區(qū)。
漫步小巷之中,游客們可體驗庫車獨有的古城記憶:非遺工坊、龜茲樂舞劇場與特色民宿鱗次櫛比,浙派庭院與維吾爾族花廊相映成趣,巷中飄著烤馕與羊肉的香氣……
幾年前,龜茲小巷還是個一下雨就泥濘不堪的“泥巴巷”,很多房屋年久失修,道路殘破不堪,居民紛紛搬離……
從2023年起,寧波市援疆指揮部深入貫徹浙江文旅援疆“雙珠”計劃,先后投入援疆資金3000多萬元,與當?shù)馗刹咳罕娨黄鹣?、一起干、一起苦、一起樂,讓龜茲小巷從“雜物亂堆的舊巷”蛻變?yōu)椤懊褡鍒F結(jié)示范窗口”。
從謀劃施工到改造完成,薩克薩克街道文旅辦主任張斌全程參與?!皬淖畛醮蛟?00米到1.2公里,龜茲小巷串聯(lián)起眾多優(yōu)質(zhì)文旅體驗點,構(gòu)建起‘文化傳承、生活體驗和時尚創(chuàng)意’相結(jié)合的新時代街區(qū)景象?!彼f。
破敗的“泥巴巷”煥發(fā)新生
“那時候,小巷平日里基本見不到人影,一刮風就滿是塵土,一下雨就到處是泥巴,用水用電都不方便,到了晚上更是漆黑一片。”回憶起龜茲小巷改造前的情形,薩克薩克街道居民艾合買提·喀斯木說。
因為居住條件差,居民紛紛搬出龜茲小巷。2023年,薩克薩克街道決定改造小巷,以3萬元啟動資金開啟一期200米的建設(shè)。清運垃圾,墻面重新粉刷,巷道裝飾一新……
當這200米改造完成后,效果出乎所有人意料?!袄铣沁€有這么美的一條巷子呢?”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聞訊而來。欣喜之余,游客們也有遺憾:“200米太短,不夠逛?!?/p>
在寧波市援疆指揮部的大力支持下,龜茲小巷又進行了整體改造提升。改造中,龜茲小巷堅持“微改造、精提升”的原則。
在保留庫車老城肌理的基礎(chǔ)上,龜茲小巷改造中還注重深化“浙阿文化互嵌”,將浙江文創(chuàng)理念與龜茲文化元素融合,打造出“浙派庭院+維吾爾族花廊”共生景觀。
艾合買提的老屋毗鄰庫車民歌傳承大師尼沙汗·阿布都外力的故居??吹叫∠锶招略庐惖淖兓?,尤其是尼沙汗故居得以修繕,他決定加固維修自家的老屋,重新搬回小巷居住。利用修繕好的老屋,他不僅開起了茶館,還在門口售賣日常小百貨和特色服飾。
龜茲小巷(圖/吳勇)
看到來龜茲小巷的游客越來越多,同是小巷居民的阿布都卡德·買木提明也把自己的房子收拾出來,開了一家茶館。
讓阿布都卡德意外的是,他的茶館漸漸成了小巷里的“網(wǎng)紅茶館”。每天都有不少居民圍坐在茶桌旁,一邊品茶一邊彈琴。很多時候,遠道而來的游客也會主動加入,感受這份熱鬧。
如今,這家茶館不僅是休閑場所,更成了集理論宣講、收集社情民意、調(diào)解鄰里糾紛于一體的社區(qū)治理新空間?!吧鐓^(qū)工作人員也經(jīng)常來這里,和居民們談笑風生間,了解社區(qū)里的大小事?!卑⒉级伎ǖ抡f。
在龜茲小巷的改造中,寧波市援疆指揮部推動建立“群眾議事—援疆支持—落地實施”快速響應機制,召開小巷議事會34場,解決落實文旅發(fā)展中群眾提出的“關(guān)鍵小事”,形成“援疆扶智扶資、群眾共建共享”的生動局面。
培植各類業(yè)態(tài),年接待游客突破100萬人次
9月10日,在龜茲小巷的巾幗創(chuàng)業(yè)工坊內(nèi),努日古麗·買買提和馬小艷坐在廊檐下,正一起商量著如何早日交付一筆地方特色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訂單。
為帶動本地群眾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寧波市援疆指揮部謀劃打造了一批庫車民生樣板示范項目,其中“巾幗創(chuàng)業(yè)工坊”于2025年4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除努日古麗的“艾德萊斯手工作坊”和馬小艷的“龜茲萬象非遺工坊”外,巾幗創(chuàng)業(yè)工坊內(nèi),還有一家名為“香香古麗”的民族特色飲品店。
努日古麗曾在庫車新城街道經(jīng)營著一家裁縫店??吹叫∠锶藲馔?,且巾幗創(chuàng)業(yè)工坊內(nèi)的設(shè)施環(huán)境十分優(yōu)越,她與社區(qū)簽訂了租賃合同——工坊實行零租金政策,僅收取少量衛(wèi)生費。
據(jù)努日古麗介紹,自今年5月1日正式開業(yè)以來,店鋪每天能接待游客三四百人,節(jié)假日時游客更是絡(luò)繹不絕,每月營業(yè)額可達1萬多元。起初,她只帶著2名師傅干活,后來又陸續(xù)招收了3名學徒。
“如今,本地群眾用艾德萊斯布料制作禮服的人越來越多,店鋪生意越來越好。非常感謝庫車市政府和寧波援疆團隊,他們通過直播引流、直接介紹客戶等方式,讓工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迸展披愓f。
在龜茲小巷的改造中,同步實施“拯救老屋行動”。通過對尼沙汗故居、庫車第一女子師范學校舊址等街區(qū)內(nèi)歷史建筑進行搶救性修繕與展陳提升,打造了“甬庫巷”“古麗之家”等豐富文旅業(yè)態(tài)。
經(jīng)過兩年時間,龜茲小巷原先200米的破舊巷道已擴展為1200米的文旅街區(qū),引入33家多業(yè)態(tài)商戶,撬動社會投資7000萬元,打造“一步一景”的沉浸式體驗空間。2024年,龜茲小巷游客接待量突破100萬人次,直接創(chuàng)造300多個就業(yè)崗位。
讓文明得以傳承、文化得以延續(xù)
漫步在龜茲小巷中,隨處可見往來游客打卡拍照、探秘古民居、欣賞龜茲樂舞的身影。
看到網(wǎng)友對龜茲小巷的推介后,秦書和約幾位朋友從四川自駕來到庫車打卡小巷。走進龜茲小巷,也踏上了了解龜茲文化的旅程,通過實地體驗,他感受到了龜茲文化的獨特魅力。
在這里,一步一景,一街千年。
庫車古稱“龜茲”,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交通樞紐?!稘h書·西域傳》中記載:“龜茲國,王治延城,去長安七千四百八十里……”
作為歷史上著名的“西域樂都”,龜茲是琵琶、箜篌等樂器傳往中原的關(guān)鍵節(jié)點,對隋唐燕樂乃至后世中華音樂體系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龜茲樂舞是源遠流長的中華音樂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張斌說,挖掘和活化龜茲樂舞,極大地增強了本地群眾的文化自豪感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
如何讓瀕臨失傳的技藝得到傳承?如何培養(yǎng)新一代的傳承人?確保文化血脈永不中斷?在龜茲小巷改造過程中,這些問題擺在了改造者面前。
今年5月23日,在寧波市援疆指揮部的積極推動下,方錦龍龜茲國樂名家工作室、琵琶傳習館落戶庫車。當天下午,方錦龍五弦琵琶少兒國樂團成立,學員向方錦龍行入門禮,接下傳承五弦琵琶、重振西域樂都重任。
在張斌看來,工作室、傳習館搭建了一座連接古代龜茲與當代中華國樂的橋梁。通過大師課、工作坊、公益演出等形式,可將古老的龜茲樂舞從歷史的記載中“請”出來,變?yōu)榭筛小⒖蓪W、可參與的當代生活實踐。
為更好地保護和挖掘龜茲人文密碼,龜茲小巷不拆建只添置,下足“繡花”功夫進行微改造。在張斌看來,這種微改造的方式,保留了老城街區(qū)巷子的歷史脈絡(luò)肌理,活化利用了老街區(qū)巷子的歷史、人文,讓文明得以傳承、文化得以延續(xù)。
(庫車市融媒體中心記者王紅麗參與采寫)
原文刊載于2025年第20期、9月29日出版的《民生周刊》雜志
原標題:《(引題)從“雜物亂堆的舊巷”變?yōu)椤懊褡鍒F結(jié)示范窗口”(主題)龜茲小巷蝶變記》
本文來自【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民生無小事工作室】,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fā)布及傳播服務(w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