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70后、80后的骨子里,已經(jīng)有了一個概念:家貧走他鄉(xiāng)。
老家方圓幾十里,階層已經(jīng)固化,能賺大錢的,也就是那么幾個人,富有的家庭就那幾個,大概率不存在“風水輪流轉”。
走出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人多的地方,還有可能沖出去,到更高的層次。
事實證明,一大批70后、80后,從外出打工開始,混到了自己開店鋪,城里定居,或者做技術員等,打了個翻身仗。
但更多情況是,身邊很多中年人,非常拼命,但不見有什么起色。甚至有人到了四五十歲,沒有房子,沒有婚姻孩子,未來很迷茫。
現(xiàn)在呢?輪到90后、00后開始闖世界了。
做父母的,怎么著也要把自己的經(jīng)驗傳遞一下,不要讓子女在老一輩的坑里,再掉一次。
說一說選擇城市這件事,人生有四次選擇的機會,千萬別大意了。
02
人生會面臨四次選擇城市,每一次都可以改變命運。
第一次,上學。
第二次,第一份工作。
第三次,找對象,結婚。
第四次,養(yǎng)老。
我的一個老表,出生在湘南的山溝里。
本地的村小已經(jīng)撤離了,要到鄉(xiāng)里的中心學校讀書。從村里到鄉(xiāng)里,有十里路的樣子。
老表家一合計,索性到縣城租房,然后老表在縣城讀了小學。
小學期間,老表的成績非常好,家里人考慮,縣城的教育還是相對落后,就送老表到市里讀初中。按照地方政策,市里一所新學校,是可以到縣城選擇學生的,因此老表轉學,憑借成績,算是很順利。
市里讀完高中之后,老表考入東北的一所大學。
在填報高考志愿的時候,很多過來人就勸說:“你去東北讀書,還不是要回到南方就業(yè),還不如到南方讀書。”
老表執(zhí)意去東北。畢業(yè)之后,無法在東北就業(yè),就到湘中的某個電子公司。公司混了三年多,覺得沒有前途,辭職,再去深圳。
對于農村家庭來說,深圳的房價高得嚇人,加上老表的工資不高。日子過得很苦。
還好,老表找了一個對象,岳陽的。這下子,就考慮到長沙結婚定居。但是他們到了長沙,一切都要重頭來,也舉步維艱。
老表快四十歲的時候,才摸著門道,步入正軌。在長沙,也有了房子,找了一個不錯的公司上班。
可以說,老表在三四十年里,都在流動,流動的軌跡雜亂無章。期間浪費了很多時間,也把錢花光了。
還有另一個朋友,他安排兒子在本地讀書,到省會上大學,然后考入本地的社區(qū)工作者,又考入事業(yè)編,也在本地找對象結婚,房子車子,都是父母留下的。
這朋友家,非常穩(wěn)定。不出意外的話,幾代人都在本地,慢慢老去。
對比之后,就會看到,我的老表和我朋友的兒子,走過的城市不同,辛苦的程度、未來的發(fā)展、對子孫的影響力、晚年的生活,都不同。
命運的好壞,看似循序漸進地改變,其實就在人生的關鍵節(jié)點上。
03
怎么選才能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一步錯步步錯,反之亦然。
如果一個人把選擇城市,和自己未來幾十年的發(fā)展,獲取利益的方法聯(lián)系起來,那就頭腦非常清晰了。
讀大學,選擇專業(yè),和就業(yè)有直接的聯(lián)系。一部分專業(yè),就是為本地的某些工廠設定的。你非要另外謀業(yè),可能你根本沒有對口的工作可找。
比方說,納米技術,不是滿世界都需要,就業(yè)是比較狹隘的。
還有,省會城市、地級市讀大學,區(qū)別是很大的;東北、西北、南方、西南,也是不同的。
城市大了,區(qū)域優(yōu)勢明顯了,就業(yè)的資源就豐富了。這就給大學生更多的機會。
一部分家庭,是本地有資源,那么在哪里讀大學,不重要,專業(yè)和家庭資源對口,更重要。到底,他還是回到家庭所在地為最好。
很多年輕人不信邪,對父母的資源不屑一顧,以為靠自己可以闖出名堂。結果傷痕累累了,才想起父母的安排。大概率晚了一些。
再說第一次就業(yè),我們以為是“過渡”一下,其實不是的。很多人就是一選定終生。特別是體制內的工作。
你以為可以考走,到喜歡的城市。小地方的位置是跳板。事實上,不是隨隨便便可以考走,很多人一輩子無法走,怎么折騰都沒有用。
選擇自己喜歡的地方的體制內,也很重要。也許競爭壓力很大,但想一下哪里不是使勁競爭。
再有就是,很多人以為自己闖一闖,比體制內收入高。回頭,到了一定年紀,發(fā)現(xiàn)還是體制內香。但年紀的問題,回頭沒有余地了。
根據(jù)自己的專業(yè),內心的喜好,鎖定目標城市,找一個相對穩(wěn)定工作,這真的很重要。
至于結婚,找對象,這涉及到以后孩子的養(yǎng)育,自己的養(yǎng)老等方方面面的問題。也不是非要到大城市不可,而是看夫妻在某地,有多少資源。
家庭的資源,真的可以幫助到孩子很多。比方說,換班級。
最關鍵的選擇方法——就是你在城市里,能夠有把握,拿到多少有用的資源。
有效的資源,才會讓你混得風生水起。不要帶著無盡的勇氣,認為自己白手起家,會成為土豪。還是把自己定為普通人群為好。
04
有人說:“選擇城市,就是第二次投胎?!?/p>
城市,大概率會成為你的第二故鄉(xiāng),教育、就業(yè)、政策、養(yǎng)老、買房等,都存在紅利,關鍵看你是否可以拿到。
年輕人要學會量體裁衣,也不是別人混得好的地方,自己就去。
年輕人也要和父母多商議,爭取一家人一起努力。
父母在托舉,子女在提升,城市在滋養(yǎng),就沒有過不好的。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wǎng)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