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期,浙西有座天目山,山高林密,物產(chǎn)豐饒,山腳下散落著幾個小村莊,其中最大的是陳家坳。村里有個叫陳阿牛的獵戶,年近三十,生得高大魁梧,皮膚因常年在山林奔波曬成了古銅色,一雙眼睛格外明亮,能在密林中精準鎖定獵物的蹤跡。阿牛父母早逝,獨自一人生活,他為人正直善良,村里誰家有困難,他總會主動幫忙,打獵回來若是收獲多,也常把肉分給鄰里,因此在村里聲望很高。
這年冬天來得格外早,剛?cè)胧辉拢拖铝艘粓龃笱?,天目山被皚皚白雪覆蓋,山路變得濕滑難行。這天傍晚,阿牛背著弓箭、扛著一頭野豬從山里回來,剛走到村口,就看到一個身影蜷縮在村頭的老槐樹下。他走近一看,是個穿著灰色僧袍的尼姑,年紀約莫二十七八歲,身上的僧袍又薄又舊,還沾著雪水,凍得瑟瑟發(fā)抖,懷里緊緊抱著一個布包,臉色蒼白如紙。
阿牛心善,見她這副模樣,連忙放下肩上的野豬,脫下自己身上的粗布棉襖,披在尼姑身上,問道:“師父,這么冷的天,你怎么一個人在這里?是不是遇到難處了?”
尼姑緩緩抬起頭,露出一張清秀的臉龐,只是嘴唇凍得發(fā)紫,聲音微弱地說:“施主…… 貧僧法號慧明,自普陀山云游而來,本想翻過天目山去山那邊的普濟庵,沒想到遇上大雪,不小心摔到了腿,實在走不動了……” 說著,她咳嗽了幾聲,身子晃了晃,差點摔倒。
阿牛連忙扶住她,皺著眉說:“師父,這大雪天在外面待著,非凍壞不可!我家就在前面,你先跟我回家,暖暖身子,吃點東西,等雪停了再做打算吧?!被勖餮壑新冻龈屑ぶp手合十道:“多謝施主收留,貧僧感激不盡,只是…… 男女授受不親,貧僧一個尼姑,去施主家過夜,怕是會壞了施主的名聲……”
阿牛笑著擺擺手:“師父多慮了,我們村里人都實誠,知道我是好心收留你,不會說閑話的。再說,救人要緊,哪還顧得上這些虛禮?!?說完,他不由分說,扶著慧明就往家里走。
阿牛的家是一間簡陋的土坯房,屋里陳設(shè)簡單,只有一張木板床、一張桌子、幾個椅子,墻角堆著一些干柴和獵物皮毛。他把慧明扶到椅子上坐下,趕緊點燃灶火,燒了一鍋熱水,又拿出幾個紅薯放在灶膛里烤著。不一會兒,屋里就暖和起來,慧明喝了一碗熱水,臉色漸漸紅潤了些。
慧明看著桌上熱氣騰騰的紅薯,眼眶有些濕潤,雙手合十道:“施主心善,貧僧無以為報,只能為施主祈福。” 她餓了一整天,也顧不得客氣,拿起紅薯就吃了起來,又喝了兩米湯,身子徹底暖和過來,精神也好了許多。
吃完飯后,天已經(jīng)完全黑了,外面的雪還在下,風(fēng) “呼呼” 地刮著,拍打著窗戶,發(fā)出 “嗚嗚” 的聲響。阿牛看著窗外的大雪,皺著眉說:“師父,這雪下得這么大,山路肯定被封了,你今晚肯定走不了了。我家就這一間房,只有一張床,要不…… 你睡床上,我在地上鋪點干草,湊合一夜?”
慧明卻搖了搖頭,眼神堅定地說:“施主,不用麻煩了,今晚…… 貧僧與你同睡在一張床上?!卑⑴B勓?,頓時愣住了,手里的柴火差點掉在地上,他以為自己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