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情節(jié)皆為虛構,人物、地點、事件是基于藝術表達的創(chuàng)作,與現實無關。所用圖片并非真實人物影像,僅作輔助敘事。本文借虛構故事傳遞積極價值觀,呼吁讀者遵紀守法,弘揚友善、正義等正能量,共建和諧社會。
“師兄,此番下山,你我身負絕學,必將名揚天下!只是不知,你我二人,究竟誰會是那最終的勝者?”
他對面的師兄,只是溫和一笑,并未作答。
古書上說,云夢山鬼谷門下,皆是經天緯地之才。
可這同門學藝,既是緣分,也是劫數。
尤其是當師傅鬼谷子為其中一人卜算天命時,那命運的齒輪,便在冥冥之中,伴隨著一句讖語,開始緩緩轉動了……
01.
說的是戰(zhàn)國那會兒,群雄并起,天下大亂。在野狼嚎、猿猴啼的深山里,有個地方叫“鬼谷”。
住在這里的先生,人稱鬼谷子。這位先生,神龍見首不見尾,通曉古今,能掐會算,是個了不得的神人。他身邊的兩個徒弟,一個叫龐涓,一個叫孫臏。
這龐涓,腦子靈光,學什么都快,尤其精通排兵布陣。但他心高氣傲,總覺得師傅偏心,把更厲害的本事都偷偷傳給了師兄孫臏。
孫臏呢,是兵圣孫武的后人,為人敦厚,不爭不搶,可那兵法謀略,一看就通,一學就會,確實比龐涓要高出那么一截。
這天,龐涓在鬼谷子門下學藝滿了三年,自覺本事已經學到了家,再待在山里頭,就要發(fā)霉了。于是,他打點行裝,向師傅辭行,準備下山求個功名富貴。
臨行前,鬼谷子把他叫到跟前,那雙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眼睛,靜靜地盯著他。
“徒兒,你此去紅塵,名利皆可得,但為師要送你八個字,你要牢牢記住?!?/p>
龐涓一聽,趕緊跪下磕頭:“請師傅指點!”
鬼谷子捻著胡須,一字一頓地說道:“遇羊得榮,遇馬而瘁?!?/p>
說完,他又從袖子里摸出一卷用蠟封好的竹簡,遞給龐涓:“這里面有一道錦囊妙計,不到你生死關頭,萬萬不可打開?!?/p>
龐涓接過竹簡,心里琢磨著那八個字。他只想著“遇羊得榮”的好事,至于那后半句,早被他拋到了九霄云外。功名就在眼前,誰還管什么馬不馬的!
他拜別了師傅和師兄,雄心萬丈地,下山去了。
02.
龐涓下了山,一路打聽,聽說魏國正在招賢納士,國君魏惠王是個有雄心的人。他便直奔魏國都城大梁而去。
說來也巧,他進入魏國地界后,路過一道山坡。這山坡漫山遍野都是牧羊人,成群的綿羊像天上的云彩一樣。當地人管這地方叫“羊角坡”。
龐涓心里“咯噔”一下,想起了師傅的話。
“遇羊得榮……莫非我的好運,就要從這魏國開始了?”
他頓時覺得渾身充滿了力氣,腳下的步子也輕快了不少。
到了大梁城,他求見魏惠王,在朝堂之上,將自己胸中的兵法謀略一一道來。從天下大勢,到行軍打仗,說得是頭頭是道,天花亂墜。
魏惠王聽得連連點頭,當場拍板,拜龐涓為大將軍,執(zhí)掌全國兵馬。
這一下,龐涓可真是春風得意。他也沒辜負魏惠王的信任,上任之后,立刻操練兵馬,東征西討。不出幾年,就帶著魏國的軍隊,打得周邊的幾個小國哭爹喊娘,為魏國開疆拓土,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
此時的龐涓,官拜大將軍,手握重兵,名震天下。魏惠王更是對他言聽計從,榮華富貴,享之不盡。
“遇羊得榮”,師傅的箴言,果然應驗了。他站在將軍府的高臺上,看著眼前的萬里江山,心中豪情萬丈。
03.
人在高處,心里的影子也就越長。
龐涓雖然功成名就,但心里總有一塊石頭壓著,讓他睡不安穩(wěn)。這塊石頭,就是他的師兄,孫臏。
他太清楚孫臏的本事了。自己會的,孫臏都會;自己不會的,孫臏也會。他時常在夜里驚醒,夢見孫臏投靠了別的國家,在戰(zhàn)場上把自己打得落花流水。
“不行,我絕不能讓這種事發(fā)生!”
嫉妒,就像一條毒蛇,日日夜夜啃噬著他的心。他想,只有把孫臏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讓他一輩子都無法出頭,自己才能高枕無憂。
于是,他心生一計。
他親自給遠在鬼谷的孫臏寫了一封信,信里話說得懇切極了。他說自己如今在魏國當上了大將軍,但一個人實在太累,身邊連個說知心話的人都沒有。他萬分想念師兄,希望師兄能趕緊下山,來魏國幫他,兄弟二人聯手,共創(chuàng)一番霸業(yè)。
孫臏是個老實人,接到信后,感動得熱淚盈眶。他以為師弟是真心實意地惦記著自己,便立刻辭別了師傅,滿心歡喜地趕往魏國都城大梁。
他哪里知道,自己這一腳踏出去的,不是通往功名的陽關大道,而是通往地獄的鬼門關。
04.
孫臏一到大梁,龐涓就舉行了盛大的宴會,又是接風,又是洗塵,表現得比親兄弟還親。
可就在孫臏對未來充滿憧憬的時候,一張看不見的大網,已經悄然收緊。
龐涓背地里模仿孫臏的筆跡,偽造了一封孫臏寫給齊國國君的“密信”。然后,他拿著這封信跑去向魏惠王告狀,說孫臏“身在魏營心在齊”,是個吃里扒外的奸細。
魏惠王對龐涓本就深信不疑,一聽這話,勃然大怒,立刻下令將孫臏抓了起來。
可憐孫臏,還沒明白過來是怎么回事,就成了階下囚。
龐涓假惺惺地跑到監(jiān)獄里去看他,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訴,說是自己沒本事,在魏王面前保不住他。
孫臏信以為真,還反過來安慰他。
幾天后,判決下來了。魏王念在孫臏是個人才,饒他不死,但要處以“臏刑”和“黥刑”。
所謂“臏刑”,就是挖掉雙腿的膝蓋骨,讓人終身殘廢,再也無法站立。所謂“-刑”,就是在臉上刺上字,讓你一輩子都背著罪犯的烙印。
這是當時最殘酷的刑罰之一,它不僅毀掉你的身體,更要摧毀你的尊嚴。
龐涓的目的,就是要讓孫臏變成一個既不能帶兵打仗、又無臉見人的廢人。這樣,他就可以放心地把師兄留在身邊,騙取他腦子里的兵法了。
行刑那天,鬼哭狼嚎。當孫臏被從刑場上拖回來時,已經成了一個血肉模糊的廢人。
也就在那幾天,龐涓的將軍府里,開始出一些怪事。他最心愛的一匹戰(zhàn)馬,好端端地在馬廄里,自己撞斷了腿。他掛在墻上的寶劍,夜里會無緣無故地發(fā)出“嗡嗡”的哀鳴。
不祥的預感,開始像一片小小的烏云,飄在了龐涓的心頭。
05.
孫臏在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后,終于從一個下人的口中,得知了全部的真相。
原來,這一切都是他最信任的師弟,龐涓,一手策劃的。
巨大的悲痛和憤怒,讓他幾乎昏死過去。但他沒有倒下,為了復仇,他必須活下去。于是,他開始裝瘋賣傻,在地上打滾,吃豬食,弄得自己人不人鬼不鬼。
龐涓見他瘋了,便放松了警惕。
恰好這時,齊國派遣一位使者出使魏國。使者暗中聽說了孫臏的遭遇和才能,便偷偷將他藏在馬車里,帶出了大梁城。
等龐涓發(fā)現孫臏不見了的時候,齊國使團的馬車,已經駛出了百里之外。
龐涓氣得暴跳如雷,立刻派人去追,同時把當天負責看管使團馬廄的馬夫抓了過來,嚴刑拷打。
“說!齊國使者的馬車,究竟有什么不尋常的地方?孫臏到底是怎么逃走的?”龐涓的佩劍,已經架在了馬夫的脖子上。
那馬夫嚇得魂不附體,渾身抖得像篩糠一樣。
“大……大將軍饒命!小……小的真的不知道啊……”
“再不說,就讓你人頭落地!”
馬夫嚇得屁滾尿流,突然想起了什么,結結巴巴地說道:“小……小的想起來了!那天……那天小的給使團的馬喂料時,無意中聽到,齊國使者……稱呼那個趕車的車夫為……‘馬夫子’!”
龐涓心頭一震,“馬”!
他追問道:“還有呢?還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馬夫哆哆嗦嗦地從懷里摸出一個小東西,高高舉過頭頂。
“還有這個!這是……這是小的從那‘馬夫子’的馬車輪子底下……撿到的……”
龐涓一把奪了過來。
那是一個用黑木頭雕刻的小玩意兒,只有巴掌大小。雕的是一匹馬,但詭異的是,這匹馬的馬蹄,竟然是羊的蹄子!
龐涓死死地盯著手心里這個“羊蹄馬”,只覺得一股寒氣從腳底板,瞬間竄上了天靈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