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光陰
所有內(nèi)容皆有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中及末尾
國民黨主席選舉越來越有看頭了,曾經(jīng)握有地方派系、軍系大佬等眾多資源的郝龍斌,本以為這次選舉是十拿九穩(wěn)的"降維打擊",卻沒料到半路殺出個程咬金。
最新民調顯示鄭麗文以30%的支持度位居第一,遙遙領先于郝龍斌的17.4%,這個結果讓郝龍斌和他的幕僚團隊措手不及,之后郝龍斌在10月14日突然召開記者會公布兩岸政策,呼吁大陸宣示"臺灣不獨,大陸不武"。
這次的國民黨主席選舉用"劇情反轉"來形容再合適不過,這次選舉將于2025年10月18日舉行,正值臺灣政壇動蕩、社會對民主信心下滑的關鍵時刻,因此這場選舉不僅是黨內(nèi)權力的交接,更關乎國民黨未來的路線方向。
郝龍斌起初手握多張王牌,有侯友宜、張善政等多位縣市長公開背書,還有趙少康這樣的鐵桿盟友助陣,甚至連馬英九也給了他"你這里不用擔心"的承諾,按理說這樣的配置應該是穩(wěn)操勝券,可現(xiàn)實卻打了他的臉。
鄭麗文這匹"黑馬"的崛起,完全出乎意料,她在基層黨員中的人氣節(jié)節(jié)攀升,不僅支持度領先,就連喜好度也達到了驚人的數(shù)據(jù)。
相比之下,郝龍斌的優(yōu)勢正在一點點流失,更讓他難受的是原本屬于自己的票倉開始松動,基層自主黨員紛紛倒向鄭麗文陣營,這種局面下,郝龍斌團隊開始慌了。
先是趙少康頻繁召開記者會,聲稱"大陸不要介入選舉",試圖給鄭麗文扣上"紅統(tǒng)"帽子,可這種老套路在今天已經(jīng)不靈了,反而讓更多人看清了這種抹黑手段的本質,進一步降低了郝龍斌的形象分。
眼看著這招不管用,郝龍斌只能親自上陣,拋出包括在北京、上海設立國民黨辦事處、舉辦兩岸論壇等"五大政見",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他呼吁大陸宣示"臺灣不獨、大陸不武"這一主張。
這個表態(tài)乍一聽似乎是在展現(xiàn)"和平誠意",實際上卻暴露出郝龍斌對兩岸局勢的誤判,他依然停留在"維持現(xiàn)狀"的思維框架里,認為只要臺灣不搞獨立,大陸就應該承諾不動武,可問題是如今的兩岸關系早就已經(jīng)不是簡單的獨或統(tǒng)的二元選擇。
鄭麗文和張亞中在多場辯論中都明確表示,臺灣不可能永遠維持現(xiàn)狀,兩岸關系必須有更清晰的走向,郝龍斌的這番言論,反而讓人看出他仍然是那個"又老又弱"的國民黨既得利益者代表。
國民黨內(nèi)部一直存在著改革派和保守派的博弈,而郝龍斌顯然站在了保守陣營,他的背后是那些希望維持現(xiàn)有權力格局的地方派系大佬,這些人支持他的初衷,也許正如外界所說:年齡大了,不會對2028年的選舉構成威脅。
但基層黨員和普通民眾要的不是這樣一個"過渡性"主席,他們需要的是能夠帶領國民黨走出困境、重新贏回執(zhí)政權的領導者。
朱立倫的態(tài)度也開始微妙轉變,有消息稱朱立倫已經(jīng)開始轉向支持鄭麗文,這對郝龍斌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連昔日的盟友都開始動搖,足見郝龍斌的選情已經(jīng)岌岌可危,而羅智強更是在看到民調后一度表示要退選,雖然后來又改變主意,但這種搖擺不定也反映出整個選戰(zhàn)格局已經(jīng)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
距離10月18日的投票日只剩幾天時間,郝龍斌能否憑借最后的沖刺扭轉局面?從目前的態(tài)勢來看,恐怕難度不小。
他的"臺灣不獨、大陸不武"呼吁更像是病急亂投醫(yī),既無法爭取到深藍選民的支持,也難以打動那些渴望改革的基層黨員,國民黨這次主席選舉,或許真的要迎來一個新時代了。
這場國民黨主席選舉,表面上是人的競爭,實質上是路線之爭,郝龍斌代表的舊勢力與鄭麗文代表的新氣象,誰能笑到最后,10月18日見分曉。
無論結果如何,國民黨都到了必須做出改變的時刻,因為臺灣民眾需要的不是維持現(xiàn)狀的保守派,而是能夠帶來新希望的領導者。
信息來源
郝龍斌: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基礎與陸對話 中評網(wǎ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