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秋天,中文互聯(lián)網(wǎng)上發(fā)生了一件極其魔幻、又極其合理的事。
一個我們這邊認證的、鐵桿“臺獨”分子、民進黨籍的民意代表王世堅,一個在臺灣地區(qū)“立法院”靠咆哮、跳海、賭咒發(fā)誓為生,日?!胺曛斜胤础钡恼稳宋?,突然之間,在大陸的B站和抖音上,成了現(xiàn)象級的“頂流”。
這一切,都來自一首神曲——《沒出息》。
“本來應該從從容容、游刃 有余,現(xiàn)在是匆匆忙忙、連滾帶爬!”“你在哽咽什么,你在哭什么啊哭,沒出息
大陸的網(wǎng)友們,用他們堪稱“化腐朽為神奇”的二創(chuàng)手藝,把王世堅早年那些歇斯底里的質詢視頻,配上魔性的鼓點,精準地卡上了每一個“破防”的瞬間。
這首歌的殺傷力是核彈級的。
大陸這邊,網(wǎng)友們直接把“堅哥”當成了快樂源泉,評論區(qū)全是段子:“問世堅情為何物,綠了幾十年,今年紅了?!薄耙郧爸挥X得他是個小丑,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他是個‘深喉’,一句話罵醒了所有人?!?/p>
你以為這就完了?不,真正讓這事兒“封神”的,是這把火以燎原之勢,燒回了臺灣島內。
比我們這邊更狠,島內網(wǎng)友的反應,才叫真正的“殺人誅心”。
他們用這首歌,去給賴清德的每一個尷尬瞬間配樂;用這首歌,去嘲諷臺南的臺風水災;用這首歌,去評論花蓮的洪水土淹。
島內論壇上的高贊評論是這樣的:“數(shù)典忘祖、背信棄義、卑躬屈膝的賴清德就是沒出息!”“堅哥這首神曲,完美道出了執(zhí)政者的最佳寫照!”“民進黨不敢認祖先來自大陸,只想當日本人,真的沒出息
這事兒邪門不?太邪門了。
一個“反中”的急先鋒,成了兩岸青年“反向統(tǒng)一”的文化圖騰。
這下,民進黨當局徹底坐不住了。昨天(10月15日),他們和親綠媒體又故技重施,聲嘶力竭地跳出來,說這是大陸的“統(tǒng)戰(zhàn)”,是“認知作戰(zhàn)”,是“糖衣炮彈”,呼吁臺灣民眾“不要看”、“不要聽”,甚至要“立法”封殺大陸的社交平臺。
但臺灣《聯(lián)合報》14號的評論,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他們的尷尬:“若果真如此(是統(tǒng)戰(zhàn)),豈會有綠委被大陸網(wǎng)友二創(chuàng)、傳唱,當成偶像?民進黨以政治解讀流行文化,根本是庸人自擾。”
他們越是跳腳,就越顯得“沒出息”。
很多人把這事兒當成一個娛樂事件看,那可就看淺了。這不是娛樂事件,這是一次極其重大的“政治信號”,是一場蓄謀已久的“文化陽謀”在無意識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它就像一根鋼針,精準地戳破了民進黨當局二十多年來,用“人造恐懼”和“意識形態(tài)”吹起來的那個巨大毒氣球。這場狂歡背后,藏著“臺獨”分裂勢力最大的恐懼,也揭示了一個我們這邊必須看懂的底層邏輯。
一、當“人設崩塌”遇上“集體泄憤”
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爆款”。
所有現(xiàn)象級的傳播,都不是它“創(chuàng)造”了情緒,而是它精準地“點燃”了早已存在、卻無處發(fā)泄的情緒。
《沒出息》這首歌,就是那顆火星。它點燃的,是海峽兩岸民眾心中,那股積壓已久的,對“人設崩塌”的共同嘲諷。
咱們一層一層剝。
先說我們大陸這邊,我們?yōu)槭裁从X得好笑?
因為這首歌,完美印證了我們對“臺獨”分子的一貫認知——虛偽、懦弱、色厲內荏
王世堅在質詢里吼的那句“本來應該從從容容、游刃有余”,對應的,是民進黨當局天天掛在嘴邊的“民主燈塔”、“亞洲典范”、“主權獨立”的“人設”。他們試圖在全世界面前,裝出一副“我很強、我很好、我不需要大陸”的體面樣子。
但現(xiàn)實呢?
現(xiàn)實就是神曲的下半句——“匆匆忙忙、連滾帶爬”。
只要我們這邊稍微有點動作,比如“圍臺”軍演,他們就“連滾帶爬”;我們取消個ECFA,他們的經(jīng)濟就“連滾帶爬”;我們拿掉他幾個所謂的“邦交國”,他們的“國際空間”就“連滾帶爬”。
這種巨大的反差,就是我們快樂的源泉。我們通過嘲笑王世堅,來嘲笑整個“臺獨”群體的“紙老虎”本質。他們越是拍桌子,我們就越是想笑。
但是,這事兒如果只在大陸火,那殺傷力頂多算個“手榴彈”。真正把它升級成“巡航導彈”的,是臺灣島內民眾的“共鳴”。
這才是問題的核心:臺灣老百姓,為什么也覺得民進黨當局“沒出息”?
因為他們是“人設崩塌”最直接的受害者。
民進黨當局靠著“抗中保臺”上了臺,許諾給民眾一個“擺脫大陸”的“美好未來”。結果呢?
他們拿到了權力,然后呢?然后就是無休止的“擺爛”和“內耗”。
他們吹噓“能源轉型”,結果是全島大停電,工業(yè)用電和民用電“二選一”;他們吹噓“數(shù)字發(fā)展”,結果是幾百億新臺幣的預算,連個像樣的反詐系統(tǒng)都做不出來,成了“數(shù)位發(fā)展部”給自己人分錢的“小金庫”;他們吹噓“經(jīng)濟自主”,結果是島內物價飛漲,年輕人連雞蛋都快吃不起,史稱“雞蛋之亂”。
當大陸的城市在搞“新基建”、“人工智能”、“量子計算”、“星辰大海”的時候,臺灣當局在干什么?在為了“進口雞蛋”和“本地雞蛋”的破事,在“立法院”打了整整一年!
這種治理上的全面潰敗,讓臺灣民眾,尤其是那些曾經(jīng)被他們忽悠的年輕人,積攢了滿肚子的怨氣。
他們發(fā)現(xiàn),民進黨當局許諾的“從從容容”,換來的卻是自己“連滾帶爬”的生活。
所以,當《沒出息》這首歌出現(xiàn)時,島內民眾的怨氣,找到了一個完美的“泄壓閥”。
大陸網(wǎng)友的二創(chuàng),無意中遞過去一把刀。而島內網(wǎng)友接過了這把刀,精準地捅向了賴清德當局的心窩子。
你看島內那些評論:“臺南臺風水災,看到的表現(xiàn)就是沒出息!”“花蓮洪水,看到的表現(xiàn)就是沒出息!”
在“鄙視民進黨當局執(zhí)政無能”這件事上,兩岸民眾,達成了驚人的、高度的、完全一致的共識。
這就是這首歌能跨越海峽,引爆兩岸的“底層邏輯”。
二、當“文化引力”碾壓“人造仇恨”
如果說,這首歌的內容,是戳破“人設”的第一刀。
那么,它的“傳播路徑”,就是捅向民進黨“意識形態(tài)”的第二刀,而且是更狠的一刀。
這個路徑是這樣的:臺灣地區(qū)的素材 — 大陸網(wǎng)友的二創(chuàng) — 兩岸共同的狂歡。
這個路徑,徹底宣告了民進黨當局二十多年來,苦心經(jīng)營的“去中國化”和“意識形態(tài)防火墻”,在文化層面上,已經(jīng)徹底破產(chǎn)
咱們得搞明白,民進黨當局為了在島內塑造“反中”氛圍,花了多大的力氣。
從李登輝到陳水扁,再到蔡英文和現(xiàn)在的賴清德,他們幾十年如一日,干的就是“去中國化”。改教科書,不讓提“中國史”,改成“東亞史”;不讓說“兩岸一家親”,只準說“一邊一國”;他們利用手中的媒體和網(wǎng)軍(1450),日復一日地丑化大陸,把大陸塑造成一個“落后”、“野蠻”、“沒有創(chuàng)意”、“水深火熱”的地方。
他們試圖在臺灣島和大陸之間,挖出一條“精神上的海峽”,建立一道“意識形態(tài)的防火墻”。他們天真地以為,只要把官方的交流渠道一關,把大陸的電視劇、新聞一禁,臺灣的年輕人,就會自然而然地變成他們想要的“天然獨”。
但他們算錯了一件事,一件最根本的事。
那就是,他們可以改變教科書,但他們改變不了“中文”;他們可以丑化新聞,但他們阻擋不了“好玩”。
《沒出息》的爆火,就是一次教科書式的“文化破壁”。
第一,它證明了民進黨的“信息繭房”就是個紙糊的。
他們以為靠著那幾家親綠媒體,就能“一手遮天”。他們萬萬沒想到,真正的“破壁人”,不是我們的官方文件,而是抖音的魔性旋一律、是B站的鬼畜視頻、是大陸網(wǎng)友那些充滿幽默感的“梗”。
這種源自民間的、以“娛樂”和“好玩”為最高追求的文化交流,是任何行政命令都攔不住的。當臺灣的年輕人,都在用大陸的APP,都在玩大陸的梗,都在傳唱大陸二創(chuàng)的“神曲”時,那堵“墻”,事實上就已經(jīng)塌了。
第二,它更殘酷地證明了:在當下的流行文化創(chuàng)造力和傳播力上,大陸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碾壓式”的反超。
這才是民進黨當局最恐懼,又最不愿承認的地方。
王世堅的那些“名場面”,在臺灣的視頻網(wǎng)站上也躺了十幾年了,為什么臺灣本土沒有誕生這樣的“神曲”?
反而是大陸的網(wǎng)友,拿過這些“邊角料”,用更成熟的剪輯技術、更懂傳播心理學的“造梗”能力,把它變成了一個現(xiàn)象級的文化產(chǎn)品,然后再“反向輸出”回臺灣,讓全島的年輕人都為之折服。
這說明什么?
這說明,大陸的文化市場,已經(jīng)龐大到可以形成一個“內循環(huán)”,并且其“溢出效應”已經(jīng)開始反向定義臺灣地區(qū)的流行文化。
當民進黨當局還在那兒可憐巴巴地高呼“這是統(tǒng)戰(zhàn)”,呼吁民眾“不要看”的時候,他們就已經(jīng)輸?shù)玫籽澏疾皇A恕?/p>
因為他們根本沒搞懂,我們這邊最強大的“統(tǒng)戰(zhàn)”,早已經(jīng)不是他們想象中那些刻板的口號了。
我們最強的“統(tǒng)戰(zhàn)”,就是我們14億人“熱氣騰騰的生活”本身,就是這種生活衍生出來的、碾壓一切的“文化引力”。
你試圖靠政治命令去對抗這種“文化引力”,就像螳臂當車,除了把自己碾碎,沒有任何別的可能。
三、為什么“娛樂化”是“臺獨”最怕的解藥?
這事兒聊到這,咱們就得挖到最深的那一層了。
民進黨當局,他們真的只是怕一首歌嗎?他們真的只是怕“王世堅”被嘲笑嗎?
不是。
他們真正怕的,是“臺獨”這件被他們奉為“神主牌”的東西,被“解構”了。
他們怕的是,“反中”這門生意,被“娛樂化”給徹底攪黃了。
咱們要明白一個底層邏輯:民進黨當局的統(tǒng)治合法性,是建立在什么之上的?
不是經(jīng)濟,不是民生,他們搞得一塌糊涂。他們的合法性,只建立在兩根柱子上:第一,是“恐懼”;第二,是“仇恨”。
他們必須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在島內制造“大陸威脅論”,讓臺灣民眾“恐懼”大陸;同時,他們必須不斷地挑起事端,制造摩擦,讓臺灣民眾“仇恨”大陸。
只有在“恐懼”和“仇恨”的氛圍下,他們才能把自己打扮成“保衛(wèi)臺灣”的“勇士”,才能勒索到選票,才能維持他們那套“臺獨”的“神圣”敘事。
所以,他們最怕什么?他們最怕臺灣老百姓“不怕”了,“不恨”了。
而《沒出息》這首神曲,恰恰就是干這個的。
它用“娛樂”消解了“仇恨”,用“狂歡”取代了“恐懼”。
當一個“臺獨”的“急先鋒”,一個本應該在“恐嚇”敘事里扮演“勇士”的人,被兩岸網(wǎng)友共同“二創(chuàng)”成了一個“搞笑素材”,一個“表情包”;
當“臺獨”這個本來“神圣”的議題,變成了一個可以被隨意調侃的“梗”;
當大陸網(wǎng)友和臺灣網(wǎng)友,在同一個評論區(qū),用同樣的中文,爆發(fā)出同樣的笑聲,一起嘲笑民進黨當局的“沒出息”時……
“恐懼”和“仇恨”的敘事,就破產(chǎn)了。
你不可能去“恐懼”一個你天天拿來當表情包的人;你也不可能去“仇恨”一群和你一起“哈哈哈哈”的同胞。
這就是“娛樂化”和“解構”的力量。這是比任何軍機繞臺、任何官方喊話,都更讓“臺獨”分子膽寒的東西。
因為這直接挖了他們的“根”。
他們需要的是“嚴肅的對抗”,是“劍拔弩張”的氛圍。而兩岸的網(wǎng)友,用一場“沒出息”的狂歡,直接把他們的“神臺”給掀了,把他們“神圣”的“反中”外衣扒了下來,露出了里面那個“連滾帶爬”的、狼狽不堪的“沒出息”的內核。
四、結語
《沒出息》的爆火,絕不是一個孤立的偶然。它是“大勢”在文化領域的一次集中爆發(fā)。
這個“大勢”是什么?
是民進黨當局的“人設”再也裝不下去了。是“去中國化”的“防火墻”再也攔不住兩岸的文化引力了。更是兩岸同胞同文同種、血脈相連這個事實,再也無法被政治操弄所掩蓋了。
這首歌,就是一面鏡子。
民進黨當局從鏡子里,看到了自己“匆匆忙忙、連滾帶爬”的丑態(tài)。他們驚恐萬狀,下意識地想把鏡子砸碎,然后指著大陸高喊“這是統(tǒng)戰(zhàn)”。
但他們忘了,歷史的車輪,從來不會因為幾聲犬吠而停止。
民心不可違,大勢不可逆。
搞“臺獨”分裂,是注定“沒出息”的。而試圖靠“封堵”和“恐嚇”來對抗民心和潮流的當局,才是這個時代,最沒出息的那一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