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田崎史郎為代表的日本眾多政治評論家錯了,寄望小泉進次郎穩(wěn)健財政政策提前買入股票的金融資本錯了,做了大量顯示小泉領先的民意調(diào)查的日本媒體也錯了。183:164!在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第二輪投票中,原本不被看好的高市早苗擊敗小泉進次郎,當選為自民黨創(chuàng)黨以來的第一位女性總裁。
10日,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在該黨總部與公明黨黨首齋藤鐵夫會談后,向記者團講話
不過,就在高市早苗當選自民黨新任總裁的當天,執(zhí)政集團內(nèi)部的裂痕就不可避免地顯現(xiàn)出來。不到一周后的10月10日,高市早苗不正面回應友黨訴求、一味回避質(zhì)疑的策略,最終造成了有著26年歷史的自公聯(lián)盟在10月10日宣告破裂。親手把公明黨推到對立面后,高市早苗角逐首相的形勢隨之急轉(zhuǎn)直下。高市早苗要想成為日本史上首位女首相,自民黨必須付出極高代價拉攏擁有坐地起價資本的幾個右翼政黨。
10月14日,自民黨召開兩院議員懇談會,高市早苗向該黨議員說明了公明黨脫離執(zhí)政聯(lián)盟的經(jīng)過,稱“對此承擔責任,向大家表示歉意”。當天晚些時候,高市早苗在一場演講中又稱“絕對要當上首相”,并表示當選后將強化日本經(jīng)濟。
10月10日,日本自民黨新任總裁高市早苗(右)與公明黨黨首齊藤鐵夫在日本國會舉行會談。當日,自公聯(lián)盟宣告破裂 圖/視覺中國
選情突變
就在一年前,高市早苗還在總裁選舉中展現(xiàn)出極強競爭力,將小泉擠到第二輪投票之外,怎么到了今年,面對同樣的對手,她卻成了需要奮起直追的黑馬?
原因就在于2024年的眾議院選舉。當時岸田文雄之所以提前辭去首相職位,就是因為日本國內(nèi)彌漫著懲罰鬧出黑金丑聞的自民黨的情緒。黑金丑聞的核心人物其實是已遇刺身故的安倍晉三。高市早苗雖然不是安倍派成員,但在政治上卻多受惠于安倍。
兩次總裁選舉中,高市早苗一直打著繼承安倍政治的旗號。安倍派成員自然是高市早苗的鐵桿擁躉??墒墙?jīng)歷過兩次以懲罰涉及黑金政治議員為主軸的逆風選舉,自民黨在眾參兩院的議席都有所減少,安倍派議員更是落選大戶。這種情況下,高市早苗的鐵票與去年相比必然有所減少。高市早苗在第一輪選舉中獲得了64張議員票,低于去年的72張,體現(xiàn)的便是這種選情變化。
根據(jù)此次自民黨總裁選舉制度,第一輪中每張國會議員票記1分,295張國會議員票合計295分,而事先收集的全國黨員票同樣合計295分,即議員票和黨員票比重為1:1。如果沒有候選人在第一輪投票中獲得半數(shù)以上分數(shù)從而進入第二輪投票,基層民意的選擇只能靠在選舉現(xiàn)場的地方黨代表代投,日本全國47個都道府縣共計47分,議員票的計分卻維持不變,議員票和黨員票比重變?yōu)?95:47。這種情況下,顯然“得議員票者得自民黨總裁”。對于被預計會在議員票部分領先的小泉進次郎來說,這樣的選舉制度無疑更為有利。
不少媒體形容這一次自民黨總裁選舉為“2024年總裁選舉的敗者復活賽”。五名候選人全部參加過上次選舉,且都躋身首輪前七。不過,這種看法忽略了自民黨的政治底色和運作機制。
從政治上的“左中右”論,以“中道保守”為主流的自民黨大概可以說是“中右”標桿。去年總裁選舉第二輪中,石破茂和高市早苗的對決,如同中道自由派和右翼保守派的對決。雙方背后則是三位前首相,即中道自由派的岸田文雄、中右穩(wěn)健派的菅義偉,以及右翼保守派的麻生太郎。雖然石破茂在自民黨內(nèi)顯得有些左傾,但從日本政壇整體光譜看仍不失自民黨的底色,再加上岸田文雄和菅義偉的加持與牽制,石破茂還是比高市早苗更能代表傳統(tǒng)自民黨。這也是石破茂最后獲勝的原因。
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10月14日在自民黨兩院議員懇談會上發(fā)言 圖自日媒
而今年,不僅小泉進次郎是比石破茂更為接近“中右”的人選,新祭出嚴管外國人旗號的高市早苗更趨近“極右”。在這場“中右”對“極右”的對抗中,小泉進次郎本應獲得相較于去年的石破茂更大的優(yōu)勢,畢竟“中右”的小泉進次郎更容易左右逢源,吸收在第一輪落選的其他候選人的議員票。但結果卻是得到菅義偉支持的小泉進次郎在第一輪選舉中獲得了最多的80張議員票,而出身舊岸田派的林芳正雖然沒有進入第二輪,但獲得的72張議員票也超過了高市早苗。
按照“岸田文雄+菅義偉vs麻生太郎”的模型,小泉進次郎只要全盤接收林芳正的議員票,他能拿到的152票就超過了295票的半數(shù)。哪怕以小林鷹之為首的少壯派議員全部投給高市早苗,“中右”的茂木敏充第一輪的議員票也有一部分是可以爭取的。如果選情照著這個態(tài)勢發(fā)展,小泉進次郎基本立于不敗之地。
變數(shù)恰恰出現(xiàn)在了議員票上。第二輪議員票部分小泉連152票的基本盤都沒有守住,只拿下145票,反而是高市早苗一舉拿下149票逆襲成功。選舉結果出爐后,不僅85歲的麻生太郎被委以自民黨副總裁的重任,他的小舅子鈴木俊一也接任了自民黨內(nèi)重要性僅次于總裁的干事長。一直視自己為“造王者”的麻生太郎固然對高市早苗的勝選有功,但只有43名議員的麻生派加上50名的舊安倍派議員仍不足以捧出高市總裁。
高市早苗此次勝選背后,真正的推手是特朗普再度就任美國總統(tǒng)后急劇變化的日本民意。2024年的眾議院選舉中,丟了56席的自民黨自然是最大輸家,贏家則是增加了50席的中道政黨立憲民主黨。到了今年7月的參議院選舉,立憲民主黨的席位維持不增不減,最大贏家已經(jīng)是效仿特朗普提出了“日本人第一”的極右民粹政黨參政黨。特朗普高舉關稅大棒對日本的打壓不僅沒有引發(fā)日本民粹派的對立,反而啟發(fā)他們在日本掀起了民粹主義浪潮。
自知在總裁選舉中居于劣勢的高市早苗關注到了這一趨勢,進而把迎合民粹視為逆轉(zhuǎn)的關鍵。遭惡意剪輯的外國人虐鹿視頻風波不僅出現(xiàn)在高市早苗的競選演說中,甚至還是高市早苗堂而皇之提出要嚴管在日外國人的理由。極右翼政黨在參議院選舉中的獲勝以及網(wǎng)絡世界里民粹主義者對高市早苗的熱捧,使得原本猶豫不決的議員陷入恐慌,擔心把票投給對手會遭到民粹攻擊,最終做出了“違心的選擇”。
“當家鬧事”
自民黨雖然喪失了對眾參兩院的控制權,但依靠和公明黨長達26年的合作仍然保住了執(zhí)政黨的地位。對于執(zhí)政黨來說,“當家不鬧事”是執(zhí)政的基本原則。可惜上述原則對于需要奇跡的高市早苗來說是無效的。她采取的是毫不顧忌后果的激進打法,提出自相矛盾的政策吸引眼球。高市早苗一方面要擴大軍費支出滿足民族主義者的強軍夢想,一方面又要降低稅收討好民眾。為使自身嚴管外國人的主張合理化,她甚至不惜煽動對外國人的仇恨。
深諳日本政壇運作原理的學者和政治評論家之所以大跌眼鏡,是因為按常理,為了國家穩(wěn)定,自民黨需要在國會尤其是眾議院與在野黨實現(xiàn)合作。即便閱歷尚淺的小泉進次郎并非首相的最合適人選,但他仍然比高市早苗更適合團結其他黨派,如果上臺很可能還會維持自民黨內(nèi)幕后大佬共治的局面。一定意義上,這次預測的集體失敗,只是大家沒有想到自民黨以“集體自殺”的方式完成了換屆。
高市早苗當選新任總裁的當天,執(zhí)政集團內(nèi)部的巨大裂痕就不可避免地顯現(xiàn)出來。圍繞高市早苗在競選期間提出的一系列右傾政策,作為自民黨長期執(zhí)政伙伴的公明黨提出三點疑問,要求高市早苗盡快予以回答:其一,能否禁絕金錢對政治干預;其二,是否可以保證就任首相后不參拜靖國神社;其三,能否保障外國人的合法權益。這三點疑問直指高市早苗的招牌政策,而高市早苗采取的不正面回應友黨訴求、一味回避質(zhì)疑的做法,最終導致執(zhí)政聯(lián)盟的破裂。
其實,自民黨黨內(nèi)并不缺少清醒的政治家。就在高市早苗自毀執(zhí)政聯(lián)盟的同一天,日本歷任首相里少有的“學問人”石破茂發(fā)表了關于戰(zhàn)后80周年的首相見解,頗有深意地指出正是被政府放任的狹隘民族主義將日本推向了那場必敗的戰(zhàn)爭。
包括宣揚對外國人仇恨在內(nèi)的一系列極右政策,已經(jīng)摧毀了自民黨和公明黨執(zhí)政聯(lián)盟。如果日本政壇繼續(xù)過度迎合狹隘民族主義,誰能保證石破茂的見解不會變?yōu)轭A言呢?
(作者系四川大學世界史系副研究員,中華日本學會理事,教育部高校國別和區(qū)域研究備案中心日韓研究院兼職研究員)
發(fā)于2025.10.20總第1208期《中國新聞周刊》雜志
雜志標題:高市早苗的“開門黑”
作者:李若愚
編輯:徐方清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