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柳白】才吹噓完“陣風”戰(zhàn)機“擊敗了中國導彈”,印度就被曝向中國產PL-15導彈取經以研發(fā)自身武器。
據(jù)《印度斯坦時報》10月18日報道,有知情人士透露,在對巴基斯坦戰(zhàn)機發(fā)射的一枚未爆炸導彈進行詳細技術分析后,印度國防研究與發(fā)展組織(DRDO)決定將中國PL-15空對空導彈的先進特性融入國產“阿斯特拉 - 2”(Astra Mark-2)導彈項目。
報道稱,5月9日,一枚PL-15E導彈在印度旁遮普邦霍希亞普爾附近的田野中被完整回收,為印度國防科學家提供了難得的情報契機。
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表示,這款中國先進超視距導彈的出口型號射程達145公里,由于缺乏自毀機制而未爆炸。據(jù)稱,這枚導彈由巴基斯坦空軍的JF-17或殲-10C戰(zhàn)斗機發(fā)射,未能擊中目標,最終墜落在印度境內約100公里處。
上述知情人士之一稱,盡管DRDO對其提交給國防部的分析報告守口如瓶,但此次檢測已發(fā)現(xiàn)這款中國武器的多項卓越特性,包括配備可維持超過5馬赫速度的先進推進劑、微型有源相控陣(AESA)雷達,以及精密的抗干擾能力。所有這些先進技術(尤其是雷達技術)正被納入印度國產“阿斯特拉”導彈的研發(fā)項目。
航展上的殲-10C掛載霹靂-15和霹靂10空空導彈 IC Photo
今年5月7日凌晨,印度空軍發(fā)動“朱砂行動”,對巴基斯坦境內的“恐怖主義設施”發(fā)動襲擊,兩軍還一度爆發(fā)空戰(zhàn),巴軍稱殲-10C使用PL-15E導彈擊落了5架印度戰(zhàn)機,其中包括3架“陣風”,但印度方面始終未予正面回應。
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注意到,空戰(zhàn)不久前的4月下旬,巴基斯坦空軍公開展示了搭載PL-15導彈的JF-17戰(zhàn)斗機,并稱其為“巴空軍的強力重拳”。
有意思的是,談及“陣風”被擊落的原因,英媒采訪的兩名印度官員和三名巴基斯坦官員均表示,“陣風”的性能并非其被擊落的核心原因,印度情報部門對殲-10發(fā)射的中國產PL-15E導彈射程存在誤判。
印度官員稱,錯誤的情報讓“陣風”飛行員產生了虛假的安全感,以為自己處于巴基斯坦的火力范圍之外。他們認為PL-15E導彈射程僅約150公里。
為了給“陣風”挽尊,還有印媒一度稱,該戰(zhàn)機憑借先進的“頻譜”電子戰(zhàn)系統(tǒng),“成功全面壓制了中國的PL-15E空空導彈”。
分析稱,數(shù)十年來,外界一直認為中國產空空導彈是西方設計的仿制品。但巴基斯坦空軍的PL-15E再次提醒人們:中國空空導彈系統(tǒng)的性能優(yōu)勢,加之其日益壯大的先進戰(zhàn)斗機群,已不容忽視。
有評論指出,PL-15導彈已非中國最先進空空導彈,一款被稱作PL-16的導彈借鑒了PL-15的服役情況,且比PL-15更為緊湊,但射程卻更遠,展示了中國不斷擴充的超視距導彈家族中的下一代成果。
一位印度知情人士表示,朱砂行動后,巴基斯坦正尋求擴充其武器庫,還計劃從中國采購針對大型機的射程更遠的PL-17導彈,從土耳其購買2000架YIHA自殺式無人機,并已向美國提交了一份高科技武器需求清單。
上述知情人士之一還堅稱,印度國產武器在朱砂行動中表現(xiàn)出色,印軍裝備的俄印聯(lián)合研制的“布拉莫斯”和法制“風暴陰影”導彈也展現(xiàn)出優(yōu)異性能。
不過,印度國防規(guī)劃者正計劃為“陣風”戰(zhàn)斗機采購更多“流星”空對空導彈,以確保印度空軍在未來的作戰(zhàn)中不會受導彈庫存掣肘。同時,射程800公里的新一代“布拉莫斯”導彈也在研發(fā)中,該導彈的射程幾乎可覆蓋巴基斯坦全境。
就在10月18日,印巴兩國再度互撂狠話。印度國防部長辛格公開威脅稱,“布拉莫斯”導彈能夠覆蓋“巴基斯坦的每一寸領土”,5月的朱砂行動“只是預告片”。巴基斯坦陸軍總參謀長穆尼爾同一天表示,巴方絕不會被嚇倒,也不會被言辭脅迫,即便面對輕微挑釁,也會毫不猶豫地作出果斷反擊。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