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近年來,安徽省巢湖市立足本地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緊貼人民群眾新需要,積極探索基層理論宣講新模式、新方法,精心打造“洗耳恭聽”理論宣講品牌,通過聽取群眾心聲、講透群眾所需,將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宣”出特色,“講”得透徹。
融合多元陣地,織密理論傳播“覆蓋網”。秉持“群眾在哪里、宣講陣地就在哪里”的理念,深挖激活特色陣地資源,推動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廣覆蓋的理論宣講陣地。固定陣地集中講。結合“洗耳恭聽”基層治理品牌,依托典故文化坐標洗耳池公園作為主陣地,將常態(tài)化宣講融入政策宣傳、健康義診、法律咨詢等文明實踐項目,受到居民的喜愛和歡迎。流動陣地靈活講。打造流動式宣講陣地,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市民廣場等接地氣、聚人氣的場所設置宣講點,推動理論傳播場景生活化。云端陣地融媒講。充分發(fā)揮“巢湖發(fā)布”“學習強國”巢湖融媒號等新媒體平臺作用,開設“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巢湖”“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等專題專欄,開展理論微宣講視頻展播,《父子聊變化》《巢湖邊的綠色課堂》等視頻全網閱讀量累計超5萬次。
淬煉精品內容,烹制理論供給“營養(yǎng)餐”。聚焦主題主線,結合宣講目標導向和群眾需求導向,開展對象化、分眾化宣講。精心謀劃主題。緊扣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最新理論成果,制定涵蓋民生政策、紅色黨史、優(yōu)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用知識科普等主題的“理論菜單”,確保宣講內容常講常新、與時俱進。強化量身定做。構建“群眾點單、組織派單、團員接單”的“定制式”宣講模式,根據不同群體重點關注領域,邀請基層干部、普法人員、反詐民警走進街頭巷尾,與群眾面對面宣講惠民政策、法律法規(guī)、電信安全知識,持續(xù)推動理論供給與群眾需求同頻共振。回應群眾關切。以理論宣講賦能基層治理,將居民需要的理論知識和政策解讀融入宣講內容,及時輸送“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惠民宣講大餐”,形成“聽民聲—應民需—解民惑”的宣講服務閉環(huán)。
探索鮮活形式,架起理論浸潤“連心橋”。積極探索理論宣講藝術化、大眾化新路徑,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更接地氣、入腦入心。創(chuàng)新傳播載體。推出“宣講+文藝”“宣講+惠民服務”等跨界融合模式,將宣講融入文藝表演、志愿服務、科技體驗、非遺技藝展示等沉浸式、體驗性的活動形式,變“理論灌輸”為“情境感悟”,使宣講“出新”又“走心”。轉化話語方式。引導宣講員將理論話語轉化為群眾語言,巧用身邊先進事跡、本土特色文化闡釋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創(chuàng)作推出《粽香里的紅色記憶》《以家之名 傳承紅色血脈》等一批既有思想深度、又具感情溫度的宣講精品,讓群眾坐得住、聽得懂、有觸動、有收獲。豐富互動模式。改“單向灌輸”為“雙向交流”,創(chuàng)新“對話式”“體驗式”宣講,將有獎問答、現場演示、實踐教學等互動環(huán)節(jié)有機嵌入宣講過程,激發(fā)現場聽眾參與的積極性,讓群眾在互動中深化理解、強化記憶。
聚合精干力量,建強宣講聯動“生力軍”。通過單位推薦、個人自薦、理論微宣講比賽選拔等方式,挖掘培養(yǎng)宣講人才,構建層級豐富、多域聯動的“1+4+N”的宣講矩陣?!?”個宣講團。突出“洗耳恭聽”宣講團的示范引領作用,重點做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等重大主題宣講?!?”支理論宣講方陣。從專家學者、好人模范、基層工作者等群體中遴選政治素養(yǎng)高、表達能力強的宣講人才,并結合隊伍特點和群眾理論需求,形成黨員先鋒講理論、業(yè)務骨干講政策、模范典型講文明、百姓名嘴講故事的多元化宣講梯隊。“N”支特色宣講小隊。廣泛動員全市各部門,整合團市委、婦聯、工會、檢察院等系統和基層專業(yè)力量,組建多支特色宣講隊伍,把黨的政策宣講融入解民憂、辦實事的具體業(yè)務工作,有效提升基層宣講的針對性和服務性。(程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