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笔乔Ч朋鹧?。
每個人都需要有自己的根本,如果忘了根本,那一輩子就算虛度了。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我們都知道一句老話“做人要本分”,我認(rèn)為這就是強調(diào)人生的根本。
修身,是所有故事的起點。
你要得到什么東西,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自己配得上它。這就是修身的奧義,唯有修煉自己,才能在成功之前就做好準(zhǔn)備。
“修身”不是要你變成圣人,而是學(xué)會管住自己。北宋名臣范仲淹少年時家貧,寄居寺廟苦讀。他每天煮一鍋粥,冷卻后劃成四塊,早晚各吃兩塊,配點咸菜度日。這正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懷,正是這份在困頓中守住本心的定力,這跟他后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境界是一致的。
以一以貫之。修身即在無人監(jiān)督時,依然選擇自律;在誘惑面前,依然守住底線。
對現(xiàn)代人而言,不驕傲,不說謊,不欺負(fù)人……這些微小的選擇,日積月累,便筑成了人格的基石。還是那句話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齊家,是修身的試金石。
家,是最難演的舞臺。對外人彬彬有禮,對家人卻橫眉冷對?這絕非真正的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