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資料來源:《阿閦佛國經》
圖片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內容來源于佛經記載與傳統(tǒng)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傳播封建迷信,請讀者朋友保持理性閱讀。
在佛陀住世的年代,毗耶離城中有一位居士,名喚維摩詰。
此人雖身居俗世,卻智慧辯才無礙,神通示現自在,便是佛陀座下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
在他面前也常常詞窮理屈。這位居士曾在毗耶離城中示現病相,接引無數天人前來探望。
藉此宣說大乘妙法,度化眾生無量。
可奇怪的是,當維摩詰功德圓滿之時,竟無人知曉他的去向。
![]()
有人說他入了涅槃,也有人說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然而,當佛陀為眾人揭示真相時,連自詡見多識廣的舍利弗也大為震驚。
原來,維摩詰所去的那個凈土,其殊勝莊嚴遠超眾人想象,便是阿羅漢用盡神通也難以測度其邊際。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世界?為何說它比舍利弗所知的凈土更加不可思議?
那一年,維摩詰居士忽然稱病,臥床不起。消息傳遍毗耶離城,前來探病的人絡繹不絕。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婆羅門修行者,乃至諸天天人,皆來問疾。然而誰都不知道,這場病,實則是維摩詰為度化眾生而特意示現的方便。
在那間方丈斗室之中,維摩詰為來訪者宣說身體無常、世間虛幻的道理。他說:"此身如泡沫,不得久立;此身如芭蕉,中無有實。"每一位來探病的人,都在他的開示中有所領悟。有人因此放下執(zhí)著,有人因此發(fā)菩提心,還有人當場證得了羅漢果位。
佛陀在祇園精舍聽聞此事,心知維摩詰正在行菩薩道。于是他對弟子們說:"汝等可去探望維摩詰居士。"
可誰料想,佛陀點名的第一位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這位尊者卻面露難色。他對佛陀說:"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
憶念往昔,我曾在林間樹下宴坐修禪,維摩詰居士前來對我說:'唉,舍利弗,宴坐并非你現在這樣坐著。真正的宴坐,是不于三界現身意,是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當時我被問得啞口無言,竟不知如何作答。"
佛陀又點名神通第一的目犍連,這位尊者同樣推辭。他說起自己曾在街市為居士說法,維摩詰突然出現,當眾指出他為在家人說法的方式不對,說應當觀眾生空、法空,以空法度化眾生。目犍連當時也是無言以對。
接著,持戒第一的優(yōu)波離、解空第一的須菩提、說法第一的富樓那,乃至諸大菩薩彌勒、光嚴童子、持世菩薩,竟無一人敢去探望維摩詰。每個人都有被維摩詰難倒的經歷,都深知這位居士的智慧深不可測。
最后,文殊師利菩薩應命前往。當這位智慧菩薩來到維摩詰的居所時,只見室內空無所有,僅有一床、一人。維摩詰斜臥在床榻之上,神色憔悴,卻目光炯炯。
文殊菩薩問:"居士此病,何因緣而起?"
![]()
維摩詰答:"從癡有愛,則我病生。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眾生得不病者,則我病滅。菩薩為眾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則有病。若眾生得離病者,則菩薩無復病。"
這番對話,道出了大乘菩薩的悲心。維摩詰的病,不是四大不調,而是因眾生之病而病。這是何等的境界!
隨文殊菩薩一同前來的,還有八千菩薩、五百聲聞、數百天人。他們擠滿了維摩詰的方丈小室。奇怪的是,這間看起來不過一丈見方的房間,竟能容納如此多的人,而且毫不擁擠,每個人都有足夠的空間。這便是維摩詰的不可思議神通。
在那間神奇的小室中,維摩詰與文殊菩薩展開了一場精彩的辯論。他們談不二法門,談菩薩行,談如來種性。維摩詰的智慧辯才,令在場所有人嘆為觀止。
當談到不二法門時,維摩詰讓諸位菩薩各自說說什么是不二法門。三十一位菩薩依次發(fā)言,每一位都說得頭頭是道。最后輪到文殊菩薩,他說:"依我所解,于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
說完,文殊菩薩問維摩詰:"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
維摩詰默然無言。
這便是著名的"維摩一默"。在這無言之中,蘊含著最深的般若智慧。文殊菩薩贊嘆道:"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接下來,維摩詰展現了更多不可思議的神通。他向東方過三十二恒河沙佛土,從須彌燈王佛的眾香國,取來珍饌美食,供養(yǎng)在座大眾。那食物的香氣充滿毗耶離城,令全城百姓都生起了敬仰向往之心。
舍利弗在旁觀看,心中十分驚異。他想:維摩詰居士如此智慧神通,必定不是普通凡夫。他究竟是何來歷?將來又會去往何處?莫非他將來也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親近阿彌陀佛?
但舍利弗不敢開口詢問。他知道,以自己的智慧,恐怕無法理解維摩詰的境界。
就在眾人沉浸在維摩詰的神通示現之中時,佛陀忽然從祇園精舍放光,直照維摩詰的居室。
在那道金色的光芒中,傳來佛陀的聲音,他對文殊菩薩說:"你可知曉,維摩詰居士的來處?"
![]()
文殊菩薩合掌恭敬道:"弟子愿聞其詳。"
于是,一個令所有人震驚的秘密即將揭曉。
原來,維摩詰并非娑婆世界的眾生,他也不是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他來自的那個凈土,其殊勝莊嚴,遠超舍利弗等阿羅漢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