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
"明明,這房子應(yīng)該歸我們老兩口住。"
父親李建國看著剛落成的三層小樓,臉上帶著理所當然的表情。
"畢竟我們才是你的親生父母。"母親王秀芳在一旁點頭附和。
姑姑李慧珍握著鋤頭的手微微顫抖,25年前那個被拋棄的3歲孩子,如今成了所有人爭奪的對象...
![]()
01
李明坐在工地的磚頭上,看著眼前即將竣工的三層小樓。
陽光透過腳手架灑在水泥地面上,形成斑駁的光影。他點了支煙,深深吸了一口。
25年了。
他記得那個下午,父親李建國和母親王秀芳在客廳里吵架。聲音很大,鄰居都能聽見。
"你帶著孩子,我怎么重新開始?"父親的聲音冷得像冰塊。
"我也要去廣東打工,帶個拖油瓶干什么?"母親的話更直接。
3歲的李明躲在門后,不敢出聲。他不知道什么叫拖油瓶,但知道他們在說自己。
最后是姑姑李慧珍站出來的。
"我來養(yǎng)。"她說得很輕,但很堅定。
那時候姑姑才25歲,在縣城小學當代課老師。月工資300塊,連自己都養(yǎng)不好。
父親和母親對視了一眼,都松了口氣。
"那就這樣吧。"父親說完,轉(zhuǎn)身收拾行李。
"孩子就交給你了。"母親也沒多說什么。
他們走得很干脆,連回頭都沒有。
李明記得姑姑那天哭了很久。他不知道怎么安慰,只是靜靜地坐在她旁邊。
從那以后,他們相依為命。
姑姑白天在學校教書,晚上回來做手工活。那種串珠子的手工,一顆珠子一分錢。
李明6歲的時候,已經(jīng)會幫著穿針引線了。他的手很小,但很靈巧。
"明明真乖。"姑姑總是這樣夸他。
李明不覺得自己乖,只是不想讓姑姑太累。
鄰居王大娘經(jīng)常說:"慧珍啊,你這是何苦呢?自己的終身大事都不考慮了。"
姑姑總是笑笑不說話。
李明知道有人給姑姑介紹過對象,但都因為他的存在而告吹。
那些男人都說:"帶個孩子,以后麻煩。"
姑姑從來不怪他,反而更加疼愛他。
小學的時候,李明成績很好。每次考試都是全班第一。
姑姑會把他的試卷貼在墻上,就像展示什么珍寶一樣。
"我們明明最聰明了。"她的眼睛里有光。
李明知道這是姑姑最大的驕傲。
初中的時候,李明考上了縣里最好的中學。學費比小學貴了不少。
姑姑開始接更多的手工活。她的手指經(jīng)常被針扎破,貼著創(chuàng)可貼繼續(xù)干。
李明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姑姑,我不上學了。"他說。
"胡說什么?"姑姑難得發(fā)火,"你必須上學,這是我最大的心愿。"
李明不再提不上學的事,但更加努力地學習。
他知道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
高中的時候,李明考上了市里的重點高中。這意味著要住校,花費更大。
姑姑瞞著他去工廠打夜班。白天教書,晚上做工,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
李明發(fā)現(xiàn)的時候,姑姑已經(jīng)瘦了一大圈。
"姑姑,你這樣身體會垮掉的。"
"不會的,姑姑身體好著呢。"她強撐著笑。
李明知道姑姑在撒謊,但他選擇相信。
02
高三那年,李明的成績更好了。老師說他有希望考上重點大學。
姑姑高興得像個孩子,逢人就說:"我們明明要考大學了。"
![]()
李明確實考上了省城的一所重點大學。
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天,姑姑哭了。
"明明,你真的要上大學了。"她的聲音在顫抖。
"嗯,我要上大學了。"李明也哭了。
大學四年,李明沒有伸手要過一分錢。他打工、做家教、申請獎學金。
每個月還會給姑姑寄點錢回去。
姑姑總是說:"明明,你不用寄錢,姑姑有工資。"
但李明知道,姑姑的工資根本不夠花。
畢業(yè)后,李明在省城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
工作三年后,他跳槽到一家科技公司,收入大幅提升。
李明開始每月給姑姑寄更多的錢。
"姑姑,你來城里吧,我養(yǎng)你。"
"不用,我在這里習慣了。"姑姑總是拒絕。
李明知道姑姑不愿意離開熟悉的環(huán)境,于是想了另一個辦法。
給姑姑蓋一棟新房子。
這個想法一產(chǎn)生,就再也控制不住了。
李明開始存錢,計劃著房子的設(shè)計。
他要給姑姑蓋一棟最好的房子,讓她后半輩子過得舒服。
去年春天,李明請了長假回到縣城。
他找了當?shù)刈詈玫慕ㄖ?,要求用最好的材料?/strong>
"小伙子,這房子得花不少錢吧?"包工頭問。
"錢不是問題,質(zhì)量要好。"李明說。
姑姑知道后,又哭了。
"明明,你這是何苦呢?花這么多錢。"
"姑姑,這是我應(yīng)該做的。"
施工開始的時候,姑姑每天都要來工地看幾次。
她的臉上總是帶著幸福的笑容。
鄰居們都說:"慧珍,你這輩子值了。"
姑姑聽了,笑得更開心。
李明在房子里特意給姑姑設(shè)計了一個小花園。
"姑姑喜歡花,以后可以種很多花。"
工人們都夸李明孝順。
"現(xiàn)在這樣的年輕人不多了。"
房子一層層地長高,姑姑的笑容也越來越燦爛。
李明知道,這是姑姑這輩子最開心的時候。
房子即將完工的時候,李明和姑姑在商量裝修的事。
"客廳鋪什么磚好?"
"隨便什么都行,不用太貴的。"
"姑姑,該用好的就用好的。"
![]()
他們正說著,門外傳來汽車的聲音。
一輛黑色轎車停在門口。
車門打開,下來兩個中年人。
李明一眼就認出來了。
25年了,他們還是那么熟悉。
父親李建國穿著筆挺的西裝,頭發(fā)梳得很整齊。
母親王秀芳戴著金項鏈,手上的鉆戒閃閃發(fā)光。
他們看起來生活得很好。
姑姑的臉瞬間變得蒼白。
她緊緊握住李明的手,手心全是汗。
"明明。"母親王秀芳的聲音有些顫抖。
"兒子。"父親李建國也開口了。
李明看著他們,沒有說話。
25年了,他們終于回來了。
"明明,媽媽來看你了。"母親走上前,想要抱他。
李明后退了一步。
"你們來干什么?"
"我們是來看你的。"父親說,"聽說你有出息了。"
"還給你姑姑蓋了這么好的房子。"母親看著三層小樓,眼里有種復(fù)雜的光芒。
李明沒有接話。
鄰居們聽到動靜,都圍過來看熱鬧。
"這不是建國和秀芳嗎?"
"25年了,終于回來了。"
"人家明明都長這么大了。"
父母聽到鄰居們的議論,臉上有些不自然。
"明明,我們找個地方坐下談?wù)劇?父親說。
"就在這里說吧。"李明的聲音很冷。
"明明,爸爸媽媽這些年過得也不容易。"
"是啊,我們一直想你。"
李明聽了,差點笑出聲。
"想我?25年了,你們想過我嗎?"
"那時候我們年輕,不懂事。"父親解釋。
"現(xiàn)在我們知道錯了。"母親也說。
姑姑一直沒有說話,只是緊緊握著李明的手。
"明明,你看這房子蓋得真不錯。"父親忽然轉(zhuǎn)移話題。
"三層樓,得花不少錢吧?"
李明點點頭:"花了不少錢。"
"明明真孝順。"母親也夸獎。
李明覺得有些奇怪,但沒有多想。
"明明,我們有話要跟你說。"父親的表情變得嚴肅。
"什么話?"
父親李建國深吸一口氣,忽然說:"明明,這房子應(yīng)該歸我們老兩口住,畢竟我們才是你的親生父母,而且你也該盡贍養(yǎng)義務(wù)了,我們年紀大了需要人照顧。"
母親王秀芳也跟著說:"你姑姑一個外人住這么好的房子算什么?血濃于水,你不能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