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實關聯(lián)
本文資料來源:《中陰身經》《地藏經》
圖片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本文純屬虛構,不傳播封建迷信,請讀者朋友保持理性閱讀。
人死后的第七天,民間稱之為"頭七"。
這一天,按照傳統(tǒng)習俗,家人要為亡者做法事,燒紙錢,擺供品,請僧人念經超度??珊苌儆腥酥?,頭七為何偏偏是七天?這七天里,亡者的靈魂經歷著什么?為什么必須要做法事?
佛經《中陰身經》記載,人死之后,神識不會立即離去,而是要經過一個過渡期。這個過渡期的第一個關卡,便是頭七。在這七天里,亡者的靈魂剛剛脫離肉身,意識混沌,對陽世還有著強烈的依戀。他會在家中游蕩,看著自己的身體被裝殮,看著親人為自己哭泣,看著曾經熟悉的一切漸行漸遠。
《地藏經》中說:"命終之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內,念念之間,望諸骨肉眷屬,與造福力救拔。"可見這頭七期間,亡者對家人的所作所為極為在意。若家人做得對,便能助他安心前行;若做得不對,觸犯了禁忌,反而會害了他。
相傳閻羅王曾告誡世人:靈魂離體的前七天,是最關鍵也最脆弱的時期。這七天里,有四個禁忌萬萬不可觸犯??蛇@四個禁忌究竟是什么?為何偏偏是這四個?違反了又會有怎樣的后果?
![]()
明朝年間,江南有個鎮(zhèn)子叫青石鎮(zhèn),鎮(zhèn)上有戶姓陳的人家,世代行醫(yī)。陳家當代的家主叫陳仁德,醫(yī)術高明,為人厚道,在方圓百里頗有名聲。
這年初冬,陳仁德突發(fā)風寒,本以為不過是小病,誰知拖了幾日竟然轉為肺癆。雖然他自己也是大夫,可自己的病自己最清楚,已經回天乏術。彌留之際,陳仁德把獨子陳明叫到床前,斷斷續(xù)續(xù)地說:"為父這一生,救人無數,從不敢言后悔。只是你娘走得早,我對你疏于管教……記住,為父去后,一定要請玄明寺的慧空方丈來主持頭七法事,切記,切記……"
說完這話,陳仁德便咽了氣。
陳明雖然傷心,但還算孝順,按照父親的遺愿,立即派人去玄明寺請慧空方丈。不料寺里小沙彌回話說,方丈正在閉關,要三日后才能出關。陳明心想,父親的頭七是第七天,三日后方丈出關,還來得及,便也沒多想。
可陳明沒想到的是,就在父親去世的當天晚上,麻煩就來了。
陳家有個遠房侄子叫陳大貴,平日里游手好閑,專門打聽哪家有白事,好去混吃混喝。聽說陳仁德去世,陳大貴立馬趕來了。他一進門就嚷嚷:"明哥,你一個人守靈多累啊,我來陪你!正好我最近手頭緊,你看能不能……"
陳明心里煩,但畢竟是親戚,也不好攆走,只好讓他留下。誰知這陳大貴當晚就在靈堂里鬧了笑話。
夜深人靜,陳明在靈前守著,困了就在旁邊的椅子上打個盹。陳大貴卻鬼鬼祟祟地摸到供桌前,看著供桌上擺的祭品,口水都要流下來了。那些祭品都是上好的,有燒雞、豬蹄、還有一整條鯉魚。
陳大貴左右看看,見陳明睡熟了,就伸手去抓那只燒雞。剛把雞腿撕下一只,準備往嘴里塞,突然聽到"啪"的一聲脆響。
陳大貴嚇了一跳,手里的雞腿掉在地上。他定睛一看,原來是靈位前的一根蠟燭突然炸裂了,蠟油濺了一地。
這下陳明也被驚醒了,看到地上的雞腿和陳大貴慌張的樣子,立刻明白發(fā)生了什么。他黑著臉說:"大貴,那是給我父親的供品,你怎么能偷吃?"
陳大貴訕訕地笑:"我這不是餓了嗎……再說了,死人又吃不了,放著也是浪費……"
話音剛落,屋外突然刮起一陣怪風,把靈堂的窗戶吹得"咣當"作響。兩人都嚇了一跳,陳大貴更是臉色發(fā)白。
陳明想起父親生前常說的一句話:"人死七日內,魂魄未離家,對家中之事最為敏感。"難道父親真的還在這里,看到了陳大貴的所作所為?
他趕緊跪下,對著靈位磕頭:"父親,是兒子管教不嚴,讓您受辱了。這就把他趕走!"
陳大貴這才害怕起來,連滾帶爬地跑出了靈堂。
第二天一早,鎮(zhèn)上開藥鋪的李老板來吊唁。李老板和陳仁德是多年好友,聽說老友去世,特意趕來??吹疥惷縻俱驳臉幼?,便關心地問:"你一個人守靈太辛苦了,要不要找?guī)讉€人來幫忙?"
陳明搖搖頭:"父親生前說過,頭七期間,外人不可過多進入靈堂,更不能亂動父親的遺物。昨晚那個不成器的大貴就犯了忌諱……"
![]()
李老板聽了,神色變得凝重:"你父親說得對。我年輕時曾在玄明寺住過一段時間,聽慧空方丈講過,頭七期間有許多講究。若是不懂規(guī)矩,很容易出事。"
陳明忙問:"李伯,您知道都有哪些講究嗎?"
李老板想了想,說:"我記得方丈說過,頭七期間最要緊的,是不能讓亡者感到被冷落。你父親去世的這七天里,靈前必須時刻有人守著,不能讓他孤單。這是第一條。"
"第二條,是供桌上的祭品不可隨意動。那些祭品是給亡者的,在頭七期間,他的靈魂還能感知到。若有人偷吃,就是對他的不敬。你那個大貴侄子,算是犯了大忌。"
陳明聽了,心里一沉。昨晚的事果然觸犯了禁忌。
李老板繼續(xù)說:"還有一條我記得很清楚,就是頭七當天,家人萬萬不可遠離。方丈說,頭七是亡者靈魂回家的日子。他的神識在這七天里一直在家中游蕩,到了第七天,會正式告別。如果這一天家人不在,他會覺得被拋棄了,心生怨念。"
陳明連忙點頭:"我記住了,李伯您放心,我這幾天哪都不去,就守著父親。"
送走了李老板,陳明更加謹慎起來。他親自守在靈前,不讓閑雜人等進入,也不動供桌上的任何東西。到了第三天,鎮(zhèn)上又來了一個人,是陳家的遠房親戚陳氏。
這陳氏是個潑辣的婦人,一進門就大聲嚷嚷:"明哥啊,你爹這喪事辦得太簡陋了!你看這靈堂,連個像樣的紙人都沒有。我家上次辦白事,請了二十個紙人,八抬大轎,排場著呢!"
陳明皺眉道:"嬸子,我父親生前不喜鋪張,喪事從簡就好。"
陳氏不依不饒:"什么從簡?你這是對你爹不孝!我跟你說,頭七法事也得辦大點,多請幾個和尚,多燒點紙錢,這樣你爹在陰間才能風光。對了,我認識個做法事的道士,收費不貴,要不要請來?"
陳明想起父親臨終前的囑托,堅定地說:"不必了,父親說要請玄明寺的慧空方丈主持頭七法事,我不能違背他的意愿。"
陳氏撇了撇嘴:"那老和尚架子大著呢,不一定肯來。你還是聽我的,找我那個道士朋友……"
話還沒說完,靈堂里突然響起"啪"的一聲,又是一根蠟燭炸裂了。陳氏嚇得閉了嘴,嘟囔了幾句就走了。
陳明看著靈位,心里默默說道:"父親,您放心,兒子一定按您的吩咐辦。"
到了第五天,陳明已經連續(xù)守了五天五夜,整個人憔悴不堪。鄰居王婆婆見他可憐,就勸他:"明哥,你這樣熬下去身體會垮的。不如回房間睡一會兒,我?guī)湍闶刂?
陳明想了想,確實困得不行了,便答應了。他回房間剛躺下,就聽到靈堂里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
陳明急忙起身,沖到靈堂一看,王婆婆正被什么東西嚇得瑟瑟發(fā)抖。她指著窗外說:"明哥,剛才有個黑影在窗外轉悠,我喊了一聲,它就不見了……"
陳明心里咯噔一下,難道是父親的魂魄真的回來了?他安慰了王婆婆幾句,讓她先回去,自己繼續(xù)守著。
這一夜,陳明再也不敢合眼。他坐在靈前,想著這幾天發(fā)生的種種怪事,心里既害怕又內疚。父親是不是對他的安排不滿意?是不是因為他沒守好這幾天,讓父親受委屈了?
第六天傍晚,慧空方丈終于出關了。他聽說陳仁德去世,立即趕到陳家??吹疥惷縻俱驳臉幼雍挽`堂里的布置,方丈嘆了口氣:"你父親是個有大智慧的人,他讓我來主持頭七法事,是有深意的。"
陳明忙問:"方丈,這幾天我總覺得父親還在,還發(fā)生了好幾件怪事……"
慧空方丈點點頭:"你父親的靈魂確實還在。頭七期間,亡者的神識未散,對陽世之事最為敏感。你這幾天做得不錯,但恐怕也有疏漏之處。"
陳明心里一緊:"方丈,我到底哪里做錯了?"
慧空方丈緩緩說道:"你父親讓我來主持頭七法事,是想讓我告訴你,頭七期間有四條禁忌,必須嚴守。這四條禁忌,關系到亡者能否順利度過頭七這道關卡……"
![]()
方丈話說到這里,突然停住了。他看著陳明,神情變得格外嚴肅。
"這四條禁忌,第一條你已經知道了,就是不能讓亡者孤單,靈前必須時刻有人守著。第二條,你那個大貴侄子已經替你觸犯了,就是不可偷吃供品??珊竺鎯蓷l……"
方丈頓了頓,抬頭看了看窗外的天色,又看了看靈位前搖曳的燭火,沉聲說:"后面兩條更為關鍵,一旦觸犯,不僅亡者受苦,就連家人也會跟著遭殃。這些年我見過太多人家,就是因為不懂這后兩條禁忌,結果……"
陳明急切地問:"方丈,到底是哪兩條?求您告訴我!"
慧空方丈看著陳明焦急的樣子,嘆了口氣:"也罷,你既然誠心求問,我就把你父親生前托付我的話都說給你聽。這后面兩條禁忌,說起來簡單,可做起來卻處處都是陷阱。不少人自以為做得對,其實恰恰犯了大忌……"